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乳寶寶腹瀉病因在媽媽

有不少小嬰兒反反復複地腹瀉, 各種方法都治過, 就是不見好轉, 多數只要停止母乳餵養, 寶寶的腹瀉就好轉。 這一類情況多是母親身體狀況所致, 是母親需要治病了。

一是母親飲食寒涼, 易導致乳兒腹瀉。 這種情況, 要讓母親的飲食做一些調整, 停掉各種寒涼性質的水果、蔬菜, 如西瓜、甜瓜、獼猴桃、香蕉、甘蔗、苦瓜、荸薺、冬瓜、絲瓜、空心菜、莧菜、藕、田螺、螺絲、河蚌、烏魚、綠豆、薏苡仁等, 多吃一些溫熱性質的食物, 如羊肉、牛肉、對蝦、基圍蝦、海魚、洋蔥、韭菜等。

也可進行食療, 用黃鱔1斤, 瘦豬肉半斤, 蔥2根, 薑一塊, 蒜一頭,

Advertisiment
再放入少量的八角、桂皮、料酒、鹽、醬油、醋、糖一起紅燒。 這道菜不但能補血補腎, 還能祛除腎寒暖胃腸, 每天吃一次, 母親堅持吃半個月, 孩子的慢性腹瀉自然就會好轉。

二是風寒型腹瀉。 這種因受涼引起腹瀉的孩子, 大便稀薄如泡沫, 色淡, 臭氣少, 伴有腸鳴腹痛, 或同時伴有發熱、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狀。 這種類型的腹瀉一是餵奶的母親本人受涼感冒傳染給寶寶, 二是寶寶自身受涼引起的拉肚子, 所以這時寶寶和母親都要進行治療。

餵奶的母親受涼感冒時最好不要吃感冒藥, 可用艾葉煮水泡腳。 泡腳時儘量用深一些的桶, 泡到全身出汗, 將寒氣排出, 然後再多喝些溫熱的白開水, 受寒涼較重的可以一天多泡幾次。

也可喝生薑紅糖水,

Advertisiment
受寒嚴重並伴有咳嗽時再加上幾頭大蒜一起煮水喝, 如果汗總是發不出來, 可以再加些大蔥一起煮, 祛寒發汗。 薑糖水要一日喝3次, 第二天可以一日2次, 第三天臨睡前再喝一次, 這樣才能鞏固療效, 徹底祛除寒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