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模仿能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心情

“誰都有不高興的時候, 雖然我還是個小嬰兒, 可是也會有不順心的時候。 不過, 每到這個時候, 只要媽媽沖我甜甜一笑, 我的那點不開心就一下子都被趕跑了。 媽媽可會變換臉上的表情了, 我總是忍不住要跟著學:她哈哈大笑, 我也趕緊跟著大笑;她把眼睛瞪得大大的, 我也儘量讓自己的小眼睛睜得圓一些。 除了這些面部表情之外, 媽媽的情緒我也能模仿, 她驚訝我就跟著驚訝, 她緊張我也害怕, 她生氣的時候我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去……一句話:模仿, 能讓我感受到媽媽的心情。 ”

科學真相

在人們模仿他人表情的同時,

Advertisiment
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就更容易了。 英國學者的一項最新研究也證賣了這一點。 他們發現4個月大的嬰兒就能識別人們的面部表情, 他們在會說話前已經懂得他人的非語言交際信號, 比如友好的微笑。

來自英國大腦和認知力發展研究中一心以及倫敦大學的學者們組成的研究小組對一些4個月大的嬰兒進行了測試, 一種情況是讓人與他們相互注視, 另一種情況是轉移注視他們的目光, 兩種情況後都作出抬高眉毛微笑的表情。 與此同時, 研究人員檢測嬰兒們的大腦血氧水準, 並使用近紅外線掃描嬰兒的腦部並拍照, 以及觀察他們的腦電波。

結果顯示, 嬰兒們能意識到別人的注視, 當他們看到自己被人注視時,

Advertisiment
大腦皮層會受到刺激, 而他們所使用的大腦區域和成人被注視時一樣。 研究人員表示, 這一能力是社會交際能力的基礎, 對社交能力的發展非常關鍵。

而神經生理學者則進一步發現, 大腦具有使人擁有模仿能力的神經細胞——鏡像神經元。 它不僅僅在做動作, 如用手抓撥浪鼓時活躍, 而且在觀察別人如何拿起撥浪鼓時也變得活躍。 大腦會模仿該動作, 同時會設想他人大腦中的意圖:他想拿起撥浪鼓晃動發出聲響。 鏡像神經元能讓人通過模仿推己及人, 從而更加體諒他人。 再簡單一點說, 通過對周圍人表情的模仿, 寶寶學會了善解人意。

鏡像神經元:是腦神經學研究者于1992年發現的。 在恒河猴的腦內, 發現有一群神經元,

Advertisiment
不只在猴子自己做動作時會活化, 在猴子只是看到別的猴子或別人做動作時也會活化。 之後證實在人類大腦裡也有鏡像神經元。 它主要是在腦中投射別人的行為或動作, 讓我們可以解讀別人的感受或情感意固。

有學者認為, 自閉症兒童之所以無法和別人溝通、分享想.擊和情緒, 有可能是因為他們的鏡像神經無功能受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