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杜絕孩子的四種壞習慣

良好習慣是人生巨大的財富, 好習慣一生受益。 培養優秀的孩子前提是要讓孩子建立起良好習慣, 締造健康人格, 成就美好人生。 值得家長注意的是孩子有些壞習慣, 看著可能很小, 往往容易被家長忽視, 而這些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了, 因此建議家長多觀察孩子日常中是否有以下習慣, 如有, 須糾正不能遷就, 避免養成陋習:

1、打斷講話或做事

家長們常常會遇到過孩子有時可能會跑過來很興奮想要告訴你一些事情, 他總是不管家長在與他人對話、講話或正在做著某些事情, 而是急匆匆地強行要馬上打斷你聽他說事;如果這時家長每次都允許他在你講話或做事的時候打斷你的話,

Advertisiment
可能會讓孩子感覺他是擁有特權去取得別人的注意, 不懂得尊重別人, 而且會出現不能忍受別人不理會他的情況, 以致以後成長可能會以自我為中心。

專家支招:如果孩子在你與他人對話、講話時跑過來纏著你講話, 你可以指示孩子到一邊的凳子坐著學會等待, 並且要求他在你結束講話前都要保持安靜;或者你要打電話或見朋友的話, 告訴孩子不要打擾並保持安靜, 然後給他安排另外的活動。 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 不隨意打斷別人談話做事, 你的目的是讓他知道, 如果中斷你的講話, 他就很難達到他的目的。

2、你跟他說話他卻裝作沒有聽到

Advertisiment

特別要注意孩子裝作沒有聽到你說話的這種情況。 日常中有些家長不斷給孩子重複或提醒大人的要求、指揮, 會讓孩子養成等待大人的提醒, 而不是留心你所說的話, 漸漸地會發展到不理會你說的話。 一旦這種習慣發展下去, 孩子往往會變得目中無人, 不會尊重別人。

專家支招:當你跟孩子說話談事情時, 要求孩子看著你, 並要有所反應。 儘量不要遠距離跟孩子說話, 或若無其事般要求孩子, 注意要走到孩子面前表達清楚你的要求。

3、態度輕浮

很多孩子尤其是小孩子會有這些行為, 那就是邊跟你說話邊做鬼臉或用很輕佻的態度跟你說話等情況, 他們的目的是要揣摩家長的反應。 很多家長往往容易忽視這些行為,

Advertisiment
覺得孩子還小, 需要過渡階段, 但家長要意識如果不多糾正孩子這種情況, 可能會造成日後態度輕浮, 影響與他人好好相處。

專家支招:家長多糾正並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當的。 比如孩子在你說話的時候翻白眼, 你要明確告訴他, 這種行為表明他不喜歡你所說的話, 你可以停止跟他說話並走開, 讓他明確改正後態度變好的時候才會跟他說話。

4、誇大事實或炫耀

還有需要家長注意的是:有時孩子誇誇其談偏離事實, 或者經常炫耀優勢, 又或者你會覺得孩子在別的孩子面前吹牛不是什麼大問題, 對於這些現象都應該儘早從源頭截住, 糾正孩子。 因為這類情況很快就會讓孩子養成經常講大話的習慣和推卸責任等。

Advertisiment

專家支如:當孩子炫耀時, 指出他優勢外的缺點;當孩子撒謊時, 家長應該解析說謊的壞處, 讓他明白大話講多了, 別人可能會不再相信他說的話。 同時還要瞭解清楚孩子說謊的目的, 要讓他明白不能通過說謊的方式達到目的。 糾正這種現象, 講故事分析是一種可行的教育方法, 尤其是對比較小的孩子。

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告誡孩子建立好習慣正確性, 抓住孩子的典型事例, 説明孩子體驗“好習慣嘗甜頭, 壞習慣吃苦頭”, 比如對別人做鬼臉等態度輕浮直接引起人家反感, 吹牛當眾被人揭穿等, 不妨培養孩子養成“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良好行為方式。

建立好習慣黃金表 自己製作一個簡單的登記簿,

Advertisiment
可擬定一個月為期限, 讓孩子把想在這個月養成的習慣寫上去, 然後讓孩子對應自己作評價, 像當天做到了, 就劃對號, 沒有做到, 就劃錯號。 月底跟孩子分析當月的情況, 體驗和感想。

制定親子契約 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出幾點要求, 孩子也可以給家長提出幾點要求, 相互約定做到了, 有什麼獎勵, 沒做到, 有什麼樣的懲罰, 孩子和家長按要求進行行為並相互監督。

習慣就像帶在身上的指南針, 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正確方向。 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做人的根基, 是人生的永久財富。 家長應從孩子平時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出發, 培養形成良好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