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英愛:森系媽媽,最好的愛是回歸自然

曾經, 一部電視劇《大長今》讓李英愛成為韓國民眾眼中, 像“泡菜一樣美和重要”的“國民女神”。 之後的她雖然淡出影視圈, 但仍然是民眾心目中的人生贏家, 因為她擁有了甜蜜的婚姻和一對龍鳳胎兒女。 她帶著兒女搬離市區高級住宅, 到郊區過起了田園生活, 成了一位溫潤如玉的森系媽媽。

婚後隱退, 做個溫暖的森系媽媽

就在李英愛的演藝事業如日中天時, 她選擇在2009年與相戀多年的美籍韓人鄭豪泳結婚。 已38歲的李英愛, 婚後專心為孕育寶寶做準備。 2011年2月, 她在首爾自然分娩生下一對龍鳳胎, 取名為鄭承權、鄭承彬。

Advertisiment

孩子出生後, 李英愛跟鄭豪泳商量, 她想搬到鄉下去生活。 因為, 對於從小在城市裡長大的李英愛來說, “伴隨著鳥鳴睜開眼睛, 跟各種昆蟲玩, 在石頭上放各種野花和雜草玩過家家”, 是她心底最深的嚮往。 她一直都有一個夢想, 給自己的孩子一個長大後可以回憶的童年和家鄉。 鄭豪泳非常贊同李英愛的想法, 在京畿道楊平汶湖裡買了一幢別墅。 別墅周圍綠樹環繞, 有森林小溪。 為了孩子們能盡情地奔跑, 院子裡沒有種一棵樹。 為了防止孩子們摔倒後受傷, 李英愛也幾乎沒置辦傢俱, 僅在地板上鋪了卡通圖案的軟墊。 客人們第一次到她家, 都會大吃一驚:家裡僅有的傢俱是餐桌和書桌。

除了給孩子清新自然的環境,

Advertisiment
在餵養方面, 李英愛也決定做個“森系媽媽”, 堅持母乳餵養和科學飲食搭配。 “比起‘最佳女演員’, 我更喜歡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這個稱呼。 ”李英愛每當提到孩子, 都難掩幸福。

手作羹湯, 做個真正的大長今

孩子1歲時, 兒子成功斷奶, 但女兒還沒戒掉。 母乳提供的營養顯然已不夠, 輔食的選擇成為李英愛的又一項重要任務。 她堅持孩子們吃的所有食物都由她親手製作, 既要保證孩子們吃得新鮮營養, 又要通過不同的烹飪方式讓孩子們對食物感興趣。

在以蔬菜和海鮮類為主的食物中, 孩子們最喜歡吃的是李英愛熬的鮑魚粥。 每當晨光熹微, 孩子們還在香甜的睡夢中, 李英愛便已起床, 輕挽髮髻, 輕手輕腳地準備早餐:先把糯米淘洗泡上,

Advertisiment
再將鮑魚清洗乾淨, 然後是熱油炒米、炒鮑魚, 加水熬煮。 待到粥粘稠時放入清醬和食鹽, 再燜煮片刻便能上桌。

粥熬好了, 也恰好丈夫和兒女醒來, 聞著香味圍聚到飯桌邊。 孩子們爭相拿起調羹大口吞食的場景, 讓李英愛感到無比舒心和陶醉。

韓國受中華文化影響, 素有“藥食同源”的思想, 李英愛在孩子們的飲食上更是注重營養和藥效功能的結合, 不僅要求飯菜美味, 更重要的是能供給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所需的營養。

女兒1歲多時, 有一天突然發燒, 嗓子發炎。 丈夫愛女心切, 抱起女兒就要去醫院, 卻被李英愛輕輕攔下。 她用自己採摘曬乾的蒲公英給孩子煮水喝, 不停地用溫毛巾為女兒擦拭手心腳心。

Advertisiment
很快女兒的體溫就降了下來。

這種自然、溫和的治療方式對兒子也很奏效。 小承權經常看到好吃的就狂吃, 有時會腹瀉。 每當此時, 李英愛都會淡定地拿出蘋果和胡蘿蔔, 先是蒸蘋果給兒子吃, 若是還不管用, 就蒸熟胡蘿蔔搗成菜泥喂給兒子。 這些大自然賦予的妙招往往比醫生的藥方還要奏效, 孩子們絲毫不討厭這種“藥”, 不但每次都能乖巧地吃下, 還很熱衷於和媽媽一起“采藥”和收集“藥方”。 李英愛家的餐桌上最常見的便是顏色清新、口味清淡的時令果蔬。

2013年, 韓國SBS電視臺邀請她拍攝一部關於韓國飲食的紀錄片, 已經很久沒有拍攝作品的李英愛經過慎重考慮, 決定接拍。 她要留下一個跟韓國飲食相關的記錄,

Advertisiment
在孩子們長大後和他們一起觀看、交流。

很快, 紀錄片《李英愛的晚宴》呈現給了觀眾。 六個月的拍攝中, 她娓娓道出韓國獨特絢爛的美食韻味, 不僅將她那份有愛的生活呈現殆盡, 更讓觀眾體味到她對美食的熱愛, 以及對孩子、對愛人、對家庭的深愛。 在她親自為孩子、為愛人、為友人做出的一頓頓家宴中, 更呈現出她作為主婦最美的姿態。 之後, 她又與編導一起推出了配合紀錄片的圖書《李英愛的晚餐》。

自然生長, “農婦”“魔童”共快樂

李英愛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上, 也選擇由著他們自然生長。 她不強制孩子們去學習各種才藝, 而是在自己家開發出一塊小菜園, 與孩子們一起動手種植果蔬。 她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吃的果蔬種子, 親手種到菜園裡。

明媚的陽光下,生長旺盛的植株從牆外茂密到了牆裡,一簇簇純色的小花點綴在田壟的邊緣。李英愛和孩子們躬身在這花木中,身後的美景都成了背景。

當兒子拿著小鐵鍁挖出一個坑,一股腦地倒進去一小袋種子時,在一旁為綠植鬆土的李英愛,不禁笑彎了腰。這還不算最有趣的,好玩的是女兒牢記著媽媽說的“要記得經常給植物澆水施肥”,而把剛發芽的小苗澆倒,還將自己喜歡吃的泡菜小心翼翼地堆到茄子秧旁……鄭豪泳笑說李英愛在家打造了一對古靈精怪的小“魔童”,而李英愛也在勞作中經常被孩子們甩一身泥。但她很享受這農婦般的日子,心滿意足於在鄉間與孩子們一起成長。

收穫的季節,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看到自己辛苦耕耘的蔬果壓彎了枝丫,孩子們有說不出的得意。每到這時,李英愛穿梭于各個田壟,挑選成熟飽滿的果實與孩子們共用。鄰居家的孩子也經常被邀請一起來收穫果實,並帶些承權、承彬喜愛的糖果致謝。有時見孩子們貪吃糖果,李英愛便板起面孔:“吃糖可是會被蟲子啃掉牙齒的。承彬你不記得了?前幾天我們的茄子秧被蟲子啃爛了多少棵?”

這時,小承彬就會心有餘悸地向夥伴們描述自家菜園被蟲子襲擊時的慘樣,告誡小夥伴不能多吃糖。類似的善意謊言經常上演,因為丈夫喜歡喝泡菜湯,導致孩子們跟著偏食,李英愛便給孩子們畫了一個只有半邊身子的“偏食者形象”警示孩子。當孩子們看到媽媽喝咖啡也要喝時,李英愛就笑盈盈地拿出牛奶:“這就是兒童咖啡,媽媽喝成人咖啡,寶寶們要乖乖喝兒童咖啡喲。”

在媽媽別出心裁的培養下,承權、承彬兄妹倆快樂成長。雖然沒有教給孩子們特長技能,但李英愛的育兒姿態分外從容:“不需要什麼特別的,順其自然地跟隨歲月變化就好。”正是這種舒適自然的育兒理念,讓李英愛堅定地帶著一雙兒女零距離地深入自然,擁抱時光:“我希望孩子能夠儘量多地親近自然,最好的育兒方式,便是在回歸自然中生長。” 

親手種到菜園裡。

明媚的陽光下,生長旺盛的植株從牆外茂密到了牆裡,一簇簇純色的小花點綴在田壟的邊緣。李英愛和孩子們躬身在這花木中,身後的美景都成了背景。

當兒子拿著小鐵鍁挖出一個坑,一股腦地倒進去一小袋種子時,在一旁為綠植鬆土的李英愛,不禁笑彎了腰。這還不算最有趣的,好玩的是女兒牢記著媽媽說的“要記得經常給植物澆水施肥”,而把剛發芽的小苗澆倒,還將自己喜歡吃的泡菜小心翼翼地堆到茄子秧旁……鄭豪泳笑說李英愛在家打造了一對古靈精怪的小“魔童”,而李英愛也在勞作中經常被孩子們甩一身泥。但她很享受這農婦般的日子,心滿意足於在鄉間與孩子們一起成長。

收穫的季節,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看到自己辛苦耕耘的蔬果壓彎了枝丫,孩子們有說不出的得意。每到這時,李英愛穿梭于各個田壟,挑選成熟飽滿的果實與孩子們共用。鄰居家的孩子也經常被邀請一起來收穫果實,並帶些承權、承彬喜愛的糖果致謝。有時見孩子們貪吃糖果,李英愛便板起面孔:“吃糖可是會被蟲子啃掉牙齒的。承彬你不記得了?前幾天我們的茄子秧被蟲子啃爛了多少棵?”

這時,小承彬就會心有餘悸地向夥伴們描述自家菜園被蟲子襲擊時的慘樣,告誡小夥伴不能多吃糖。類似的善意謊言經常上演,因為丈夫喜歡喝泡菜湯,導致孩子們跟著偏食,李英愛便給孩子們畫了一個只有半邊身子的“偏食者形象”警示孩子。當孩子們看到媽媽喝咖啡也要喝時,李英愛就笑盈盈地拿出牛奶:“這就是兒童咖啡,媽媽喝成人咖啡,寶寶們要乖乖喝兒童咖啡喲。”

在媽媽別出心裁的培養下,承權、承彬兄妹倆快樂成長。雖然沒有教給孩子們特長技能,但李英愛的育兒姿態分外從容:“不需要什麼特別的,順其自然地跟隨歲月變化就好。”正是這種舒適自然的育兒理念,讓李英愛堅定地帶著一雙兒女零距離地深入自然,擁抱時光:“我希望孩子能夠儘量多地親近自然,最好的育兒方式,便是在回歸自然中生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