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朱莉皮特“一言不合”就分開,育兒方式分歧竟有這麼大?!

“離婚”這個詞在如今已經不算什麼新聞, 況且還是在好萊塢這樣的地方。 可是當41歲的安吉麗娜·朱莉向她交往了10年, 現年52歲, 同樣是巨星的丈夫布拉德·皮特提出離婚申請的時候, 全世界仍然吃了一驚, 大概是沒想到分分合合, 吵吵鬧鬧這麼久, 倆人居然來真的~

2年, 又是2年。 打開朱莉的個人履歷, 你會發現只要步入婚姻, 她和丈夫們就撐不過2年。

而問題的重點還不在這兒(“小三上位”是另一個故事), 從2005年相戀至今, 兩人收養、生育了6個孩子, 長子梅鐸斯、次子派斯汀和長女莎哈拉分別來自柬埔寨、越南和衣索比亞,

Advertisiment
次女夏蘿、最小的龍鳳胎諾克斯和薇薇安則是朱莉和皮特的親生子女。 而離婚後, 朱莉要求得到所有孩子的撫養權。

八卦至此, 叮噹媽媽頗為這兩口子唏噓, 離婚傳聞終於成真, 而理由, 竟然是兩人的育兒方式有分歧!

這個歲數, 如果是普通人, 恐怕周圍人都會說:“哎呀, 這麼大歲數了, 你還折騰什麼?”“這麼多孩子, 你過得下去嗎!”“離婚孩子多可憐啊!一個家不能沒有爸爸啊!”而這個身價數十億的“大女人”朱莉不會為撫養兒女發愁, 也沒有第三者插足, 不為錢不為情, 卻為兒女的教育問題果斷“休夫”, 教育方面的爭執真的能大到分裂家庭的地步嗎?

02

叮噹媽媽有一位好友也有著類似的經歷:媽媽教育孩子的時候爸爸護,

Advertisiment
爸爸教育孩子的時候媽媽護, 倆人的頻率似乎永遠也沒有協調過。 而日常工作中, 叮噹媽媽也會被問到很多相關的問題:“爸爸總是不管孩子, 只顧自己玩電腦”“媽媽對孩子太嚴厲, 孩子壓力山大”, 最後總會加上一句“說了Ta也不聽, 怎麼辦?”。

其實但就“分歧”而言, 家庭教育方式不統一還不僅僅會威脅到家庭的和諧, 更會威脅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1.導致孩子情緒不穩定

孩子的情感比較敏感, 他們控制調節情緒的能力還比較差, 如果家長的教育觀不統一, 容易使得孩子的情緒變得不穩定, 從而影響到孩子的日常學習和自理能力。

2.孩子感覺無所適從

孩子辨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強, 所以面對家長教育觀不統一的情況, 孩子會感覺無所適從,

Advertisiment
不知道自己是應該聽爸爸的還是聽媽媽的, 長期下去就會導致孩子失去自主能力。

3.孩子感覺有罪惡感

孩子的內心比較脆弱, 經不起家長的吵架糾紛, 孩子可能因為看到家長教育觀不統一爭吵而感覺自己有罪惡感, 從而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的專注力。

4.孩子會留下心理陰影

孩子最害怕看到家長吵架, 如果經常生活在這種家庭氛圍下, 難免容易留下心理陰影, 甚至以後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 性格也會變得暴躁愛吵架, 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育是不利的。

5.使孩子產生厭惡心理

家長的教育觀不統一, 孩子可能會感覺自己被玩弄, 或者成為家長之間時常爭吵的導火線, 因此孩子會產生厭惡心理,

Advertisiment
包括厭世、厭學等等。

6.造成孩子的雙重人格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 爸爸說要往東, 媽媽偏偏說往西, 令孩子無所適從, 不知道聽誰的才好。 但孩子也會有本能的自我保護心理, 他會進行選擇, 利用父母對自己的意見不一致去尋找有利於自己的一方。

7.使父母的威信降低, 破壞家庭教育的效果

孩子總是認為, 大人的話就是正確的, 尤其是在自己眼中有威信的人說的話就一定是正確的。

8.削弱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

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一個人控制和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 如果父母意見不一致, 孩子再次遇到同樣的情況, 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怎樣做, 更談不上有意識地改正自己的行為。

9.容易使孩子不明是非

Advertisiment

家庭當中, 當父母產生分歧和時候, 他往往會覺得勝利一方的觀點就是正確的, 而事實上也許並非如此。 長此以往, 孩子的是非觀會變得模糊, 甚至顛倒是非。

10.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教育觀點不一致時, 雙方容易發生爭執, 甚至爭吵, 使家庭氣氛變得緊張。

突然就覺得, 新手爸媽有時跟孩子一樣, 會幼稚, 會犯錯, 都在經歷一個成長的過程, 都需要學習和修煉, 等到功能圓滿大功告成, 孩子也大了。

03

其實說來也奇妙, 是一種叫“愛情”的東西吸引了原本毫無瓜葛的兩個人, 又是一紙“婚書”讓這兩人組建一個家庭, 生下一個孩子, 血緣就這樣把三個人緊緊聯繫在一起。 可是, 這依然改變不了男人和女人最本質的區別, 生理結構、思維方式、情感表達無一倖免。所以,不管是戀愛、結婚還是生子、生活,女性永遠和男性有吐不完的槽,吵不完的架,在這麼多的不一樣面前,一方(通常是女性)希望另一方和自己一樣,結果必定是失敗的。

如果家庭中任意一方有著不可妥協的惡習,例如酗酒、暴力、吸毒、賭博等等,那自然是容不得商量。但問題就在於,尋常人家的問題通常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正是這種小事兒卻如同蒼蠅般縈繞耳邊,煩心不已,不傷筋動骨卻時而疼痛難忍,還難以解決。就好象當你某些地方疼痛,首先想到的是緩解痛楚,然後去調查引起疼痛的原因,只不過很多人在疼痛緩解後,就忘記了尋找病因。而家庭中,對分歧的解決也往往是這樣。

其實夫妻二人看法不同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如何處理才是最重要的功課。

每個人的成長不同,性格不同,能成長為一個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想必也經歷了很多,而育兒之路卻是一段新的旅途,如果只是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獨立自主,卻不允許另一半有自己的想法和行為,這不是很矛盾的事嗎?何況,夫妻雙方觀點高度一致,看上去和諧,孩子的教育卻少了彈性和多樣性,而夫妻雙方觀點大相徑庭,總是爭吵不肯讓步,也會讓家庭淪為戰場。因此,夫妻雙方要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有不同意見的存在,也有共同認可的觀點,遇到不同會商量會退讓,這樣才是最合適的狀態。

父母間的交流,不僅僅是解決矛盾,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習父母是如何處理不同,如何表達自己,又如何傾聽對方的。不同並不重要,如何處理這樣的不同才是最重要的。

04

我一直堅持認為,父母是教育的絕對主體,這需要得到某些強勢長輩的一致認可,就在我寫這期文章的時候,接到一位元媽媽的諮詢電話,從她絮絮叨叨的陳述中,我總結後發現她所煩惱的問題也正是教育方式總是被他人干擾。

所以,要想解決“育兒”這個家庭問題,首先媽媽要確立自己在育兒方面的地位和權力,其他人包括爸爸,在和媽媽有不一致意見的時候,要尊重媽媽的意見,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但不能攻擊媽媽。遇到夫妻之間觀點不同時,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有情緒時不說話,等情緒過了,兩個人再去討論。

作為媽媽,也要在孩子面前尊重爸爸,哪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愛的方式不同罷了,爸爸們或許因為不瞭解,沒耐心,或被工作牽扯太多精力,所以有時操之過急,有時乾脆放手不管。這就需要媽媽多一些關心和引導,比如,在爸爸教訓孩子的時候告訴寶寶“其實爸爸很愛你,他不希望你受到傷害”,相比對著丈夫吼叫和指責,這樣的方式更有利於家庭的和諧。

那麼有的媽媽問,如果確實對丈夫的教育方式有異議怎麼辦?很簡單,私下解決。除非是爸爸過分到髒話相向、虐待暴力,甚至只是為發洩無名火而教訓孩子(這樣的人也不配做家長),不然媽媽在事發時不要過分干預,待到情緒和事態得以平息,再一一安撫,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單獨和爸爸面對面談論教育的方式。

在談論教育方式時,你和另一半可以聊一聊自己小時候是如何被教育的,聽聽對方這麼做的理由,爭取能權衡利弊,制定出兩人都能接受並同意執行的教育方案,執行時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及時調整。一旦出現不同的意見,就要立刻私下解決,記住,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

如果對方拒絕談論自己的教育方式,並堅信自己沒有錯,那麼不妨求助教育專家或教育書籍。

05

要知道,這個世界之所以豐富多彩,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個性和思想。而家,正是多了那份人情味才顯得溫馨,而不是一味尋求規範、操守,做父母沒有什麼守則,做兒女也沒有什麼必須,被上天選作成為父母,是相信我們有能力做好它,在已為人父母的現實前,除了抱怨、放棄,我們是否該多一點思考,多一點責任心?

這段時間,各大媒體的娛樂版一窩蜂的報導朱莉和皮特的種種八卦,不管誰對誰錯,不管兩人有著怎樣的過往和糾纏,都希望能妥善處理。不管父母的感情有著怎樣的結局,孩子都是無辜的。

生理結構、思維方式、情感表達無一倖免。所以,不管是戀愛、結婚還是生子、生活,女性永遠和男性有吐不完的槽,吵不完的架,在這麼多的不一樣面前,一方(通常是女性)希望另一方和自己一樣,結果必定是失敗的。

如果家庭中任意一方有著不可妥協的惡習,例如酗酒、暴力、吸毒、賭博等等,那自然是容不得商量。但問題就在於,尋常人家的問題通常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正是這種小事兒卻如同蒼蠅般縈繞耳邊,煩心不已,不傷筋動骨卻時而疼痛難忍,還難以解決。就好象當你某些地方疼痛,首先想到的是緩解痛楚,然後去調查引起疼痛的原因,只不過很多人在疼痛緩解後,就忘記了尋找病因。而家庭中,對分歧的解決也往往是這樣。

其實夫妻二人看法不同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如何處理才是最重要的功課。

每個人的成長不同,性格不同,能成長為一個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想必也經歷了很多,而育兒之路卻是一段新的旅途,如果只是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獨立自主,卻不允許另一半有自己的想法和行為,這不是很矛盾的事嗎?何況,夫妻雙方觀點高度一致,看上去和諧,孩子的教育卻少了彈性和多樣性,而夫妻雙方觀點大相徑庭,總是爭吵不肯讓步,也會讓家庭淪為戰場。因此,夫妻雙方要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有不同意見的存在,也有共同認可的觀點,遇到不同會商量會退讓,這樣才是最合適的狀態。

父母間的交流,不僅僅是解決矛盾,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習父母是如何處理不同,如何表達自己,又如何傾聽對方的。不同並不重要,如何處理這樣的不同才是最重要的。

04

我一直堅持認為,父母是教育的絕對主體,這需要得到某些強勢長輩的一致認可,就在我寫這期文章的時候,接到一位元媽媽的諮詢電話,從她絮絮叨叨的陳述中,我總結後發現她所煩惱的問題也正是教育方式總是被他人干擾。

所以,要想解決“育兒”這個家庭問題,首先媽媽要確立自己在育兒方面的地位和權力,其他人包括爸爸,在和媽媽有不一致意見的時候,要尊重媽媽的意見,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但不能攻擊媽媽。遇到夫妻之間觀點不同時,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有情緒時不說話,等情緒過了,兩個人再去討論。

作為媽媽,也要在孩子面前尊重爸爸,哪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愛的方式不同罷了,爸爸們或許因為不瞭解,沒耐心,或被工作牽扯太多精力,所以有時操之過急,有時乾脆放手不管。這就需要媽媽多一些關心和引導,比如,在爸爸教訓孩子的時候告訴寶寶“其實爸爸很愛你,他不希望你受到傷害”,相比對著丈夫吼叫和指責,這樣的方式更有利於家庭的和諧。

那麼有的媽媽問,如果確實對丈夫的教育方式有異議怎麼辦?很簡單,私下解決。除非是爸爸過分到髒話相向、虐待暴力,甚至只是為發洩無名火而教訓孩子(這樣的人也不配做家長),不然媽媽在事發時不要過分干預,待到情緒和事態得以平息,再一一安撫,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單獨和爸爸面對面談論教育的方式。

在談論教育方式時,你和另一半可以聊一聊自己小時候是如何被教育的,聽聽對方這麼做的理由,爭取能權衡利弊,制定出兩人都能接受並同意執行的教育方案,執行時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及時調整。一旦出現不同的意見,就要立刻私下解決,記住,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

如果對方拒絕談論自己的教育方式,並堅信自己沒有錯,那麼不妨求助教育專家或教育書籍。

05

要知道,這個世界之所以豐富多彩,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個性和思想。而家,正是多了那份人情味才顯得溫馨,而不是一味尋求規範、操守,做父母沒有什麼守則,做兒女也沒有什麼必須,被上天選作成為父母,是相信我們有能力做好它,在已為人父母的現實前,除了抱怨、放棄,我們是否該多一點思考,多一點責任心?

這段時間,各大媒體的娛樂版一窩蜂的報導朱莉和皮特的種種八卦,不管誰對誰錯,不管兩人有著怎樣的過往和糾纏,都希望能妥善處理。不管父母的感情有著怎樣的結局,孩子都是無辜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