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意說謊緣于父母不當教養

有意說謊是為達到某種目的而有意編造與事實不符的言語來欺騙別人的說謊行為。 對孩子來說, , 真正以欺騙別人為目的的說謊很少。 面對孩子有意的說謊行為, 真正應該反思的是父母, 因為也許正是父母不當的教養方式引發了孩子的說謊行為。

原因一:做錯事後害怕受懲罰

哲學家羅素說過:“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 ”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基諾特分析兒童說謊的原因時也說:“說謊是兒童因為害怕說實話挨駡而尋求的避難所。 ”孩子年齡小, 難免會做錯事, 孩子做錯了事他也會擔驚受怕,

Advertisiment
尤其是已有了做錯了事會被訓斥、懲罰的經驗, 再犯錯誤後就會捏造謊話來掩飾錯誤。

孩子一方面被教導“不要說謊”, 另一方面卻又有因說實話而挨駡的經驗。 這種矛盾是造成孩子為自己而說謊的主要原因。 碰到這樣的謊言行為, 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言行, 對孩子的錯誤行為處罰是否得當, 以致孩子為了逃避受罰而撒謊。

原因二:受成人言行影響而撒謊

孩子的模仿能力強, 辨別是非能力差, 如果家長有撒謊的行為, 孩子也會效仿。 所以, 當孩子說謊, 父母要反思, 是不是自己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反面的榜樣。 告訴孩子要說“實話”, 然而, 當電話鈴響的時候, 卻說“告訴他我不在”。 也就是, 當父母要求孩子替他說謊時,

Advertisiment
父母正好教孩子對自己說謊。 同時父母的信用和說話的效力也受到了打擊。

原因三:為達到個人目的而說謊

隨著年齡的增長, 孩子有了直接提出要求而被拒絕的經歷, 於是, 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不做某些事或得到某些利益而編造謊話。 如, 有的孩子不願去幼稚園, 就撒謊說”幼稚園有小朋友打我”或 “今天肚子疼”。

面對這種情況, 父母要反思自己是不是鼓勵孩子說實話。 當孩子不想去幼稚園, 你是不是考慮到孩子真實情感呢, 也許孩子就是不想去幼稚園, 但你會軟磨硬泡把孩子送到幼稚園, 而如果孩子說”小朋友打我”時, 你卻不問是非把孩子留在家裡。 長此以往, 孩子會認為說真話不管用, 假話卻能達到目的。

原因四:為取悅父母而撒謊

Advertisiment

有些家長對孩子要求很高, 如果孩子表現得好就會很高興, 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如果孩子沒有達到期望就會訓斥孩子, 長此以往, 孩子為了取悅父母就會說謊。 而父母如果不瞭解情況, 讓孩子撒謊成功, 嘗到了甜頭, 會強化孩子的說謊行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