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教育>正文

會玩的孩子是天才

1、玩是孩子的“天堂”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 他已不再像小時候那樣, 每天只是喝和睡, 而是多了幾分活潑和調皮, 多了一份玩心。 看到孩子成天瘋玩, 我的內心真得很著急, 孩子會不會就此不安心學習。 于是, 我開始限制他, 正兒八經地教他認字、背英語單詞, 想讓孩子收心后按照我們的意愿去學習和發展, 最終成為令人羨慕的天才。

然而, 孩子的反應和表現卻大大令我失望, 他不但絲毫沒有要接受“正統教育”的意思, 依舊“我行我素”, 而且一旦玩起來, 便把所有其他事情拋在腦后。 是自己的教育能力有問題,

Advertisiment
還是孩子根本就不是這個料, 面對這種情況, 我該怎么辦?

看完上面這段話, 你是否覺得似曾相識?是否覺得自己的孩子也是一個“瘋”孩子, 從而對孩子的前途喪失信心。 其實,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往往忽略了一個最為關鍵的要點, 那就是玩——是孩子的天堂。 孩子只有在這個天堂里, 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 找到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這是每個孩子的成長規律。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然而, 千百年來, 這個“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教育, 卻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反思, 尤其是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 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要么過于嚴厲, 要么溺愛過度。 前者沒有做到尊重孩子的天性, 后者則忽略了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引導。

Advertisiment
另外, 還有很多父母的思想還停留在過去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 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傳統觀念中, 認為孩子只有老老實實地認字、讀書才能成才。 當然, 孩子能夠靜下心來讀“圣賢書”固然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孩子整天除了認字、讀書, 卻不知道“窗外事”, 不知道怎么玩, 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 跟只知道念“之乎者也”的書呆子又有何異?

如果我們整天把孩子關在家中, 讓他與外面的世界隔絕, 那么他肯定是沒有“學壞”的機會, 但同時也失去了童真的世界。 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 不僅喪失了想象力和無拘無束的歡樂, 而且喪失了在同齡群體中, 磨練自己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和機會, 最終可能導致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皆為低下,

Advertisiment
不知道什么是合作、謙讓、禮貌、感恩……甚至出現精神抑郁和心理疾病, 使日后走向社會變得難上加難。

玩是孩子的天性, 盡管孩子之間玩的一些游戲難登大雅之堂, 但他們卻能在不斷的游戲中, 激發創造的欲望和想象的空間, 使其沉睡的大腦得以迅速地被激活, 在走上天才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放下家長的架式, 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吧!和孩子一起分享那份童真, 那份久違了的意趣。 當然, 父母在和孩子玩耍的過程中, 應不斷地變化、推陳出新, 讓孩子在玩耍中學會思考, 逐漸積累社會和生活經驗。 這樣, 不僅可以使自己那顆疲憊的心得到些許慰藉, 還能夠在玩耍中與孩子進行交流、寓教于樂,

Advertisiment
這實在是教育孩子最為明智的一種方法。

父母應怎樣和孩子一起玩耍, 并在游戲中對孩子進行教育呢?

(1)認清玩與學的關系

一位知名幼教專家曾說過:“玩就是學習, 學習就是玩。 ”的確, 對孩子來說, 玩是最快樂的事, 而且, 孩子每天都是一邊玩一邊學, 在玩中學習。 玩——成了孩子學習的一種方式, 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鍛煉了肢體、發展了動作、促進了記憶、開發了智力、培養了情緒、認識了世界。 父母只有認識到這一點, 才能在和孩子玩耍的過程中掌握主動。 真正聰明的父母懂得怎樣在與孩子玩耍的過程中教育孩子, 包括什么時候該玩、什么時候該學、什么時候既玩又學, 都有一個時間和原則的問題。 這樣, 既可避免父母一味地干涉和阻止孩子玩耍,

Advertisiment
又能做到不過分溺愛孩子, 不讓孩子牽著鼻子走, 只為玩而玩, 同時, 也培養了孩子從小養成遵守原則的習慣。 父母應該多為孩子創造玩的條件和空間, 并陪孩子一起玩, 引導孩子玩。

(2)讓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

周末或時間充裕時, 父母可帶著孩子走進大自然, 讓他和大自然中的萬物進行對話, 充分領略大自然帶給人的那份愉悅。 大自然除了能給孩子帶來清新的空氣, 還能讓孩子學到書本里沒有的東西, 感受在家里、教室里沒有的廣闊天地, 增強孩子在野外的求生能力。 更為重要的是, 與大自然的接觸還會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對學習的興趣。 如果讓孩子長久地遠離大自然, 不僅會使他的想象力、創造力受到制約, 還會使他喪失基本的生存能力。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了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父母應盡量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并和孩子一起在大自然中盡情玩耍。

(3)指導孩子玩出智慧和品格

玩是孩子智慧的開始和情感發育的地方,也是孩子發現自我的橋梁。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會發現許多有趣的科學現象、自然規律,并從中得到愉悅和體驗成長的快樂。父母可以指導孩子玩電腦,搞小發明、小制作,養殖等等,將玩與學很好地結合起來,讓孩子在玩耍中達到觸類旁通、提高技能、開發智慧和高雅氣質的目的。通過飼養小動物,還能培養孩子細心、耐心、善良、富于同情心等優良品格。

(4)在玩中發現孩子的天賦和興趣

與孩子玩耍的過程中,父母應注意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的天賦和興趣愛好,并不斷給予他支持和鼓勵。如果孩子善于背誦較長的詩句篇章,說明他有文學天賦;孩子聽到音樂時就翩翩起舞或小聲哼唱,說明他有音樂和舞蹈天賦;孩子玩玩具時,能自動按顏色、大小等分類,說明他有邏輯智能天賦;孩子在玩耍中喜歡異想天開,說明他有良好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另外,父母還應把發現孩子的天賦和興趣,當作發現新大陸似地積極對待,因為在孩子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之前,天賦和興趣絕對是激勵孩子進取的動力。

在這里,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有些父母工作比較忙,但不管有多忙,一定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分享孩子的快樂,分擔孩子的煩惱。因為孩子不但需要有事業成功的父母,更需要有能夠和自己進行心靈溝通的父母。

2、“貪玩”的孩子智慧多

一位母親苦惱地對老師說:“我的兒子上小學二年級,特別貪玩,口袋里經常放一些像奇形怪狀的石頭、廢棄的小齒輪等破爛,讓他看書學習他沒興趣,可在路上碰到配鑰匙、修自行車的,他卻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久久不愿離去。我真怕這樣下去會影響孩子的興趣和學習。”

相信這位母親的煩惱,很多家長都會碰到,而且,苦惱的程度可能并不比她少。對于這種類型的孩子,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先來看一則故事:一位老師有一次在給學生上課時,出了一道智力測驗題,題目的內容大致是在屋子頂端隔一定的距離系上兩根繩子,并提供少量的工具如鉗子、螺絲刀、凳子等,要求學生想辦法把兩根繩子系起來。這個智力測試題難倒了班上的許多孩子,但卻有一個孩子在一分鐘之內給出了正確的答案。他的答案就是把繩子的一端系上鉗子,然后擺動它,接著再去拿另一端繩子,等系有鉗子的那跟繩子擺過來時再抓住它,最后將兩根繩子系上即可。老師很驚奇地問他是怎么想出來的,這個學生回答說,自己小時候就玩過這種游戲,只是繩子上系的是石頭而不是鉗子。這就是從游戲中玩出來的智力!

還會使他喪失基本的生存能力。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了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父母應盡量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并和孩子一起在大自然中盡情玩耍。

(3)指導孩子玩出智慧和品格

玩是孩子智慧的開始和情感發育的地方,也是孩子發現自我的橋梁。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會發現許多有趣的科學現象、自然規律,并從中得到愉悅和體驗成長的快樂。父母可以指導孩子玩電腦,搞小發明、小制作,養殖等等,將玩與學很好地結合起來,讓孩子在玩耍中達到觸類旁通、提高技能、開發智慧和高雅氣質的目的。通過飼養小動物,還能培養孩子細心、耐心、善良、富于同情心等優良品格。

(4)在玩中發現孩子的天賦和興趣

與孩子玩耍的過程中,父母應注意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的天賦和興趣愛好,并不斷給予他支持和鼓勵。如果孩子善于背誦較長的詩句篇章,說明他有文學天賦;孩子聽到音樂時就翩翩起舞或小聲哼唱,說明他有音樂和舞蹈天賦;孩子玩玩具時,能自動按顏色、大小等分類,說明他有邏輯智能天賦;孩子在玩耍中喜歡異想天開,說明他有良好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另外,父母還應把發現孩子的天賦和興趣,當作發現新大陸似地積極對待,因為在孩子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之前,天賦和興趣絕對是激勵孩子進取的動力。

在這里,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有些父母工作比較忙,但不管有多忙,一定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分享孩子的快樂,分擔孩子的煩惱。因為孩子不但需要有事業成功的父母,更需要有能夠和自己進行心靈溝通的父母。

2、“貪玩”的孩子智慧多

一位母親苦惱地對老師說:“我的兒子上小學二年級,特別貪玩,口袋里經常放一些像奇形怪狀的石頭、廢棄的小齒輪等破爛,讓他看書學習他沒興趣,可在路上碰到配鑰匙、修自行車的,他卻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久久不愿離去。我真怕這樣下去會影響孩子的興趣和學習。”

相信這位母親的煩惱,很多家長都會碰到,而且,苦惱的程度可能并不比她少。對于這種類型的孩子,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先來看一則故事:一位老師有一次在給學生上課時,出了一道智力測驗題,題目的內容大致是在屋子頂端隔一定的距離系上兩根繩子,并提供少量的工具如鉗子、螺絲刀、凳子等,要求學生想辦法把兩根繩子系起來。這個智力測試題難倒了班上的許多孩子,但卻有一個孩子在一分鐘之內給出了正確的答案。他的答案就是把繩子的一端系上鉗子,然后擺動它,接著再去拿另一端繩子,等系有鉗子的那跟繩子擺過來時再抓住它,最后將兩根繩子系上即可。老師很驚奇地問他是怎么想出來的,這個學生回答說,自己小時候就玩過這種游戲,只是繩子上系的是石頭而不是鉗子。這就是從游戲中玩出來的智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