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受寶寶歡迎的八種媽媽

最不受寶寶歡迎的八種媽媽

加拿大的兒童教育專家, 對全國各地120余所幼兒園中2000余名兒童做了一次專題調查。 調查的中心是:你不喜歡媽媽有哪些表現?統計結果顯示:不受孩子歡迎的媽媽有八種。


只顧自己玩的媽媽


自私媽媽-經常自己出去玩的很晚甚至孩子已經睡熟才回家, 這樣的媽媽缺乏對孩子的責任感。 建議應該投入至少70%的精力和50%的空余時間在才5歲的孩子身上。


只想著爸爸的媽媽


幼年期的兒童大多十分敏感, 常常會把媽媽視作“私有財產”, 而不許自己以外的人, 甚至包括爸爸“分享”。

Advertisiment
對這么愛“吃醋”的孩子, 媽媽理應有意識地作出種種表現或暗示, 讓她增加“媽媽確實最愛他”的自信。 同時當爸爸的也應大度地適當退出媽媽視線的焦點, 以便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愛體罰的媽媽


體罰可能成功地強迫孩子服從家長的意志, 但這一定只是暫時的、局部的, 帶來的問題遠比解決的問題要多得多。 因體罰而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為一般在幾周后即會顯現出來, 其中包括:經常撒謊, 偷盜, 愛欺負弱小朋友, 難以與小伙伴友好相處, 缺乏同情心, 不服從教師教導, 有時可能極度自卑等等。 在2年后則可能發展至斗毆、搶劫、鬧事等更為激烈的暴力行為甚至反社會傾向, 并增加成為小流氓、小霸王的危險。

Advertisiment


不尊重我朋友的媽媽


媽媽是孩子步入社會最早的引路人, 在孩子面前務須注意一言一行!尊重孩子的朋友本身就意味著對孩子的尊重。 而讓孩子在你以身作則的指引下學會尊重他人, 是他寶貴的人生財富。 任何孩子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或缺點。 就讓孩子自由地選擇他的朋友吧, 不必杞人憂天地擔心孩子會被“帶壞”。


說到做不到的媽媽


“說得到做不到”的媽媽缺失的是誠信。 誠信并非與生俱來, 而是后天培養的。 其實, “誠信教育”, 往往始于牙牙學語之時, 而且貫穿于整個童年時期。 在孩子剛剛懂事起就應幫助他們在心中樹立起“以誠信為本”。 遺憾的是, 屢屢“說到做不到”的媽媽, 為孩子提供的恰恰是反面教材, 起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

Advertisiment


過于嚴厲的媽媽


父母的完美主義對孩子心理的最大危害是:漸漸剝奪了他們的自信。 要知道, 孩子都需要自我肯定, 特別對原本就較自卑的孩子來說, 自我肯定無疑更為重要。 有的孩子之所以變得越來越自卑, 正是父母以完美主義的態度作出了過高的要求, 由此孩子便可能時時處處被包圍在批評、埋怨之中難以自拔, 長此下去自信便可能遺憾地喪失殆盡。 最后當他每每開始做一件事時, 他在潛意識中往往會對自己作出否定, 如:我的能力就是比不上人家, 我的腦筋就是笨, 或我就是不討別人的喜歡等等。

不妨將對孩子的“你洗不干凈碟子”改成“你真了不起, 才5歲就能洗碟子啦!不過要是你能再多花點時間沖洗,

Advertisiment
碟子會洗得更干凈的”。 這么一改, 給孩子的心理暗示就完全不一樣了。


此外要認識到:任何孩子, 都不可能是樣樣都棒的“全才”(其實成人也是如此)。 要是你的孩子在繪畫方面不如別的孩子, 大可不必為此而憂心忡忡, 因為他完全有可能在其他方面勝過別的孩子。


太肥胖的媽媽


兒童比成人更看重一個人的外表, 對自己最親愛的母親自然更是如此。 其中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他們對“心靈美比外貌美更重要”的抽象理論還難以理解。 為了自己的健康, 也為了“美化”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過于肥胖的母親應該注意節食、運動和減肥, 并關注自己的衣著服飾。


不好玩的媽媽


孩子想從自己最親近的媽媽那里模仿、了解很多事情,

Advertisiment
以滿足自己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更希望能和媽媽擁有相同的興趣和愛好。 如果媽媽對孩子的愛好一竅不通, 總是一問三不知, 甚至不以為然, 孩子自然會感到很失望很沮喪。 同時這對孩子早期語言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也有負面影響。

對幼兒來說, 完全沒有必要強迫他多多讀書。 其實在阮這樣的年齡段, 理應通過多玩來發展多方面的興趣, 因為玩實際上也是學習, 而且是一種提升智力的極好學習。


此外不妨有意識地培養和孩子相同或相似的興趣愛好, 并熟悉孩子特有的心理和語言, 盡可能抽時間多和孩子一起玩, 和孩子多作語言交流。 長此下去, 孩子自然會認為你是很“好玩”的媽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