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是不是嬰兒都會吐奶?怎麼樣護理寶寶吐奶?

我在今日頭條上的一個關於溢奶的問答, 獲得了三萬多的閱讀——想必是溢奶的寶寶太多了, 關注的人太多了!我的兩個寶寶都曾嚴重溢奶, 算是“經驗豐富”, 我覺得有必要好好整理一下, 供其他寶媽參考。

01、話說, 我的兩個寶寶混合餵養, 一個月不到, 開始大量吐奶, 幾乎每頓都吐一身。

那時我們也不懂啊, 看著大口大口的吐奶出來, 一是怕寶寶沒吃到奶, 影響生長發育。 二是怕寶寶腸胃有什麼毛病, 怎麼吃了就吐呢?三是寶寶脖子短, 褶子深, 吐髒了不好清洗, 稍不留神脖子就起紅疹子。 四是吐濕了衣服、被褥要換要洗要折騰,

Advertisiment
經常還把我和家人的衣服也弄髒了, 各種糾結。

雙胞胎姐姐還好一些, 妹妹特別嚴重。 不論是母乳還是奶粉, 都照吐不誤, 一頓吐幾次。 有時吐奶無所謂, 吐就吐了, 沒什麼反應。 有時會不舒服, 大哭。 常常十幾分鐘吃完奶了, 拍隔得拍半個小時甚至更久。 有時喂完奶過去2小時了, 奶都成了蛋花樣了, 還吐。 有時睡著了也吐奶, 吐到醒, 吐在臉上, 流進耳朵裡, 弄濕弄髒衣服和被子……特別揪心, 感覺深深陷入了一個解不開的無底洞。

最嚴重的一次, 妹妹吃完奶, 拍完嗝, 放下去睡了好一陣子, 開始吐奶, 大哭。 我撲過去, 寶寶鼻子嘴巴都在往外噴奶, 寶寶嗆到咳嗽, 喘不過氣來, 間隔了好幾秒才哭出聲音來。 我生怕寶寶嗆背過氣去,

Advertisiment
當場嚇得魂都丟了, 心提到嗓子眼兒了, 大叫著:“天哪!”抱起寶寶跟著一起大哭。

在這之後好多天, 我都不敢把寶寶單獨放在床上睡覺, 喂完奶就豎著抱在身上拍隔, 拍睡了就一直保持這個姿勢讓寶寶睡。 有時, 整宿整宿就這樣吃了睡, 睡了吃, 一直熬到天亮。

那種揪心、焦慮、無助感, 至今想來都隱隱心痛, 相信沒有一個媽媽會樂意遇到。

02、這期間, 幾乎每一天, 我都在為此而糾結, 滿世界翻書、查資料、看醫生、尋秘方、找達人媽媽打聽, 尋求各種各樣的辦法解決。 《西爾斯育兒百科》、《定本育兒百科》我都翻遍了, 輕描淡寫。 參考崔玉濤等專家的一些分享, 總結如下:

首先, 要分清楚自家寶寶是生理性吐奶, 還是病理學吐奶。

生理性吐奶是嬰兒期的正常現象,

Advertisiment
因為寶寶的胃很小, 且呈水準位, 看起來像是橫躺著的, 連接食管處的賁門較寬, 關閉作用相比成人差, 而連接小腸處的幽門又比較緊, 不利通氣。 寶寶吃奶時如果吸入了空氣, 吃好後空氣往上升時, 就會頂上來小部分的奶。 這種屬於自愈性的, 多發於十多天大的新生兒, 三個月左右就會不藥自愈了。

病理性吐奶是因疾病引起的吐奶。 比如寶寶腸胃不好、上呼吸道感染、腦部疾病, 都可能會引發吐奶。

見如下區別:

03、病理性的吐奶, 就要找醫生去看看了。 儘管, 我們家的孩子不是病理性的吐奶, 令我放心不少, 但, 吐奶一時半會還是不見好, 也依然很是揪心。 下面這些坑, 我都踩過了, 各位媽媽們趕緊避開吧。

Advertisiment

去看過醫生後, 我們家的孩子是生理性的吐奶, 但是, 看起來比較嚴重。 在我的要求下, 醫生也給孩子開了一點藥。 吃法是, 餵奶前半小時用注射器喂1ml的藥。 聽起來不難, 但是對新生嬰兒來說, 就很麻煩了。 一是新生兒吃奶的時間不太穩定, 我們都不知道娃什麼時候吃奶, 一時要吃就哇哇大哭, 根本不好估計餵奶前半小時。 再則呢, 一般新生兒不是吃就是睡, 即便預計半小時後要吃奶了, 那個時間點孩子也可能在睡覺, 不忍弄醒孩子來喂藥。 三是, 1ml的藥物, 是從一顆藥丸碾碎, 化開, 再用注射器量取1ml, 看起來很容易, 做起來很費勁。 做多了的藥物還不好保存。 而孩子吃藥以後的效果也不怎麼樣, 照樣吐奶, 這個辦法很快就被廢棄了。

Advertisiment

之後, 我們又嘗試了民間偏方, 比如喂淮山米糊。 小孩一個半月的時候, 我們第一次給娃喂了淮山米糊。 米糊比較粘稠, 娃吃下去不容易反上來, 淮山健脾胃。 這在爺爺奶奶看來是非常不錯的解決方案。 但, 淮山和米粉比例是多少?米糊要吃多少?一天吃幾次?小孩能不能受得了?是不是完全替代母乳和奶粉?我家的姐姐也吐奶, 但不如妹妹這麼嚴重, 她又應該怎麼吃?這些疑問民間偏方沒有解答。 淮山米粉畢竟是輔食, 無論從什麼權威的書上和網上, 建議添加輔食的時間都是4個月以上, 所以, 這個辦法也很快被我否決了。

04、生理性吐奶確切地說叫溢奶, 觀察孩子的表現, 很不經意不留神就溢了, 溢奶後孩子不痛苦, 沒有大哭大鬧,有時甚至更愉快。可以確定就是生理性的吐奶,生理性溢奶無論怎樣都會溢奶,只能靠日常護理,減少溢奶次數了。

1、我覺得,媽媽一定要對寶寶溢奶的解決有信心,不必過分焦躁。寶寶大約3個月,由於寶寶的生長和發育,生理性吐奶就會不藥自愈。當然,媽媽們見不得寶寶有一點點異常,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就是這樣過來的。

2、如果可以的話,堅持母乳餵養。對寶寶來說,母乳是最好的食物,藥物,營養物,安慰物……沒有之一。對生理性吐奶,最好也是喂母乳。母乳非常“智慧”,寶寶吃多少產多少,不多也不少,不容易因為吃多而吐奶。餵奶粉就不一定了,奶瓶好吸不費力,寶寶傻傻地給多少喝多少,大人還覺得慶倖呢,其實寶寶已經吃多了。

3、儘管是生理性的,但是,媽媽比較擔心浪費奶,而孩子吃不夠奶。其實,儘管會溢出來一些,但是,相比較而言,溢出的部分並不多,不會影響孩子的奶量。記住,寶寶的奶量夠不夠,不是看溢出來多少,而是看尿量,看大便量,看孩子體重增加情況的。

4、 防止吃奶時吸入空氣。在餵奶時,要讓孩子的嘴裹住整個乳☆禁☆頭,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氣乘虛而入。用奶瓶喂時,也同樣應讓奶汁完全充滿整個乳☆禁☆頭部分,不要怕奶太沖而只到乳☆禁☆頭的一半,這樣就容易吸進空氣。選購奶瓶的時候,選用防脹氣奶瓶。

5、在每次餵奶後把寶寶豎起來放在肩上輕輕拍嗝。注意不要捂住了孩子的口鼻。大人的手掌形成空心,在寶寶的背上從下往上拍,拍嗝的力道比較大才行,要拍到孩子的身子都跟著震動。直到寶寶打嗝以後才能放著躺下。這一部必不可少,即便是夜間餵奶。這樣,媽媽就必須辛苦一點了。外出餵奶,也應拍嗝再繼續走,不應喂完奶就立即啟程。

6、在寶寶吃飽之後,不要洗澡、換衣服、換尿布、運動等這些大動作,特別容易溢奶。餵奶後溢奶了,不便立即換衣服,所以,寶寶吃奶前最好墊一塊口水巾,如果還是弄濕了衣服,就再墊一片吸汗巾暫時隔開有奶漬的衣服。

在寶寶吃完奶之後1-2小時再洗澡,洗完澡可適當給寶寶腹部按摩,順時針按摩,幫助寶寶腸胃懦動,促進消化。

7、兩個月以內的寶寶,一般不用枕頭,而是床墊是傾斜15度的,頭高腳低。找磚頭墊床腳就可以了。

若寶寶的床無法傾斜,可在頭下墊一塊折疊的毛巾,用於替代枕頭,也便於吸收溢出的奶,便於換洗。

喂完奶後,抱起和放下寶寶時動作要輕,不可用力搖晃。放下寶寶時頭偏向一側,以免溢奶時奶水嗆到肺裡,避免發生上述我家妹妹那種嗆奶。

仰躺也可能流入耳朵,弄不好會引發中耳炎。

也不要俯趴,這樣很容易吐奶,如果大人不在身邊,寶寶一時抬不起頭,溢出的奶容易造成口鼻窒息。切不可大意。

8、在手邊為寶寶準備一些小毛巾或濕巾,一旦寶寶溢奶,及時為寶寶擦淨。新生兒的脖頸短小, 皮膚又比較稚嫩,容易因為奶漬沒有清理乾淨而引發一些奶蘚、濕疹或者潰爛。

沒有大哭大鬧,有時甚至更愉快。可以確定就是生理性的吐奶,生理性溢奶無論怎樣都會溢奶,只能靠日常護理,減少溢奶次數了。

1、我覺得,媽媽一定要對寶寶溢奶的解決有信心,不必過分焦躁。寶寶大約3個月,由於寶寶的生長和發育,生理性吐奶就會不藥自愈。當然,媽媽們見不得寶寶有一點點異常,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就是這樣過來的。

2、如果可以的話,堅持母乳餵養。對寶寶來說,母乳是最好的食物,藥物,營養物,安慰物……沒有之一。對生理性吐奶,最好也是喂母乳。母乳非常“智慧”,寶寶吃多少產多少,不多也不少,不容易因為吃多而吐奶。餵奶粉就不一定了,奶瓶好吸不費力,寶寶傻傻地給多少喝多少,大人還覺得慶倖呢,其實寶寶已經吃多了。

3、儘管是生理性的,但是,媽媽比較擔心浪費奶,而孩子吃不夠奶。其實,儘管會溢出來一些,但是,相比較而言,溢出的部分並不多,不會影響孩子的奶量。記住,寶寶的奶量夠不夠,不是看溢出來多少,而是看尿量,看大便量,看孩子體重增加情況的。

4、 防止吃奶時吸入空氣。在餵奶時,要讓孩子的嘴裹住整個乳☆禁☆頭,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氣乘虛而入。用奶瓶喂時,也同樣應讓奶汁完全充滿整個乳☆禁☆頭部分,不要怕奶太沖而只到乳☆禁☆頭的一半,這樣就容易吸進空氣。選購奶瓶的時候,選用防脹氣奶瓶。

5、在每次餵奶後把寶寶豎起來放在肩上輕輕拍嗝。注意不要捂住了孩子的口鼻。大人的手掌形成空心,在寶寶的背上從下往上拍,拍嗝的力道比較大才行,要拍到孩子的身子都跟著震動。直到寶寶打嗝以後才能放著躺下。這一部必不可少,即便是夜間餵奶。這樣,媽媽就必須辛苦一點了。外出餵奶,也應拍嗝再繼續走,不應喂完奶就立即啟程。

6、在寶寶吃飽之後,不要洗澡、換衣服、換尿布、運動等這些大動作,特別容易溢奶。餵奶後溢奶了,不便立即換衣服,所以,寶寶吃奶前最好墊一塊口水巾,如果還是弄濕了衣服,就再墊一片吸汗巾暫時隔開有奶漬的衣服。

在寶寶吃完奶之後1-2小時再洗澡,洗完澡可適當給寶寶腹部按摩,順時針按摩,幫助寶寶腸胃懦動,促進消化。

7、兩個月以內的寶寶,一般不用枕頭,而是床墊是傾斜15度的,頭高腳低。找磚頭墊床腳就可以了。

若寶寶的床無法傾斜,可在頭下墊一塊折疊的毛巾,用於替代枕頭,也便於吸收溢出的奶,便於換洗。

喂完奶後,抱起和放下寶寶時動作要輕,不可用力搖晃。放下寶寶時頭偏向一側,以免溢奶時奶水嗆到肺裡,避免發生上述我家妹妹那種嗆奶。

仰躺也可能流入耳朵,弄不好會引發中耳炎。

也不要俯趴,這樣很容易吐奶,如果大人不在身邊,寶寶一時抬不起頭,溢出的奶容易造成口鼻窒息。切不可大意。

8、在手邊為寶寶準備一些小毛巾或濕巾,一旦寶寶溢奶,及時為寶寶擦淨。新生兒的脖頸短小, 皮膚又比較稚嫩,容易因為奶漬沒有清理乾淨而引發一些奶蘚、濕疹或者潰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