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節玩得太瘋 孩子不肯入園了咋辦?

春節期間帶4歲的兒子回老家過年, 在城市裡住慣了的他回到農村裡異常興奮, 每天去田地裡奔跑, 逗雞逗狗, 和親戚家的小孩玩得更是不亦樂乎。 臨到假期結束該返回了, 兒子一臉的愁容, 聽到要上幼稚園了, 痛哭流涕。 開學臨近, 不少寶貝出現了入園焦慮。

孩子的話:不願上學有原因

先來聽聽孩子們怎麼說, 為什麼不願意上幼稚園呢?到底在怕什麼?

1、“不想和爸爸媽媽分開”

對孩子來說, 爸爸媽媽在身邊, 自己心裡就會有無比的安全感, 而上幼稚園、上學後, 要獨自面對、處理問題, 孩子難免會產生失落、焦慮與不知所措的感覺。

Advertisiment

2、“其他小朋友不跟我玩”

有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差, 沒有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 除了自己在角落裡玩玩具外, 沒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 因此在班上不受歡迎, 所以也就不喜歡上學。

3、“上廁所要自己擦屁屁”

孩子入園之後需要自己學會上廁所, 吃飯, 穿衣, 這些基本生活能力都未具備的孩子在集體生活中肯定會感到不安。

4、“中午不睡覺會挨駡”

有的孩子學習表現不好, 經常遭到老師的批評;有的幼兒好勝心強, 特別在意老師的讚揚, 一旦老師批評或責備他, 他就會受到挫折而害怕上學;有的幼兒則是沒有處理好與其他小朋友的友好關係, 常常與小朋友吵架打鬧, 因而產生排斥上學的心理。

5、“不能每天當醫生”

Advertisiment

孩子到了幼稚園、學校, 必須遵守團體的規範, 想要的東西需與人分享, 想吃點心、玩玩具都得排隊, 到處都是限制, 讓孩子覺得不想上學。

專家支招:提前一周調作息

心理專家認為, 這種情況是很普遍, 對大人孩子來說都很痛苦, 也是確實需要儘量避免的。 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心理特點是很容易興奮, 一旦興奮起來又很難主動加以調節控制。 如果在節日中讓孩子玩“瘋”了, 要想在短時間內讓他重新接受和適應幼稚園生活, 就會成為一個大難題。 不要說孩子, 就是我們大人也會患上“節後綜合征”, 不願意結束自由快樂的假期生活, 對上班心生恐懼和反感, 何況孩子呢?

可以嘗試的辦法是給孩子一個過渡期, 提前一周給孩子調整作息時間,

Advertisiment
在家按照入園時間表來做。 幾點起床、吃早飯, 讓孩子提早適應。 如果沒來得及做提前適應, 也不要過於生硬地強迫孩子立刻回到原來的幼稚園生活中去。 比如, 如果可能話, 可以先送寶寶去半天幼稚園, 中午就把他接回來, 逐步回歸正常的生活規律。

同時也告訴寶寶, 放假結束了, 寶寶要回幼稚園上學, 爸爸媽媽也要去繼續工作了, 大家都是這樣的, 就像天黑了要睡覺, 天亮了要起床一樣自然。 告訴寶寶, 如果爸爸媽媽好好工作, 寶寶在幼稚園好好學習, 下一個節日才會過得更有趣更快樂。 如果爺爺奶奶過於寵愛孫兒孫女, 就要先和他們統一思想, 避免意見不一致, 讓孩子更加有所依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