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寶寶長高好季節

春天, 是萬物生長的季節, 我們的寶寶, 也在這個生機盎然的季節裡快速地成長。 身高, 是最能衡量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為了不讓寶寶錯過這個一年一度的發育的黃金期, 父母該為寶寶做些什麼呢?

春天是寶寶長高的季節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報告顯示:兒童的生長速度在四季並不相同, 生長最快的是五月份, 平均達7.3毫米, 十月份長得最慢, 平均只有3.3毫米。 因此, 每年四五月份是寶寶長高的最佳時間。


身高增長有規律

寶寶身高的增長有一定規律, 剛出生的新生兒身長平均約為50釐米,

Advertisiment
生後第一年身高增長最快, 約為25釐米;第二年身高增長速度減慢, 一年約增加10釐米;兩歲以後身高增長速度趨於平穩, 平均每年增長5-7釐米。

想知道寶寶將來的身高嗎?我們為大家推薦一個2-12歲兒童平均身高估算公式:身高(釐米)=年齡×7+70

通過這個公式, 父母就能瞭解寶寶的未來身高情況, 當然上述數值只是總體而言, 不同寶寶的身高會受到胎齡、性別、母親營養狀況、宮內發育情況、遺傳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差異。

骨骼發育優劣決定寶寶高矮

身高是反映兒童骨骼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 寶寶的高矮是由骨骼發育優劣決定的, 與身高相關的骨骼有頭顱骨、脊柱骨和下肢的長骨三部分。 各部分的增長速度是不一致的,

Advertisiment
生後第一年頭部生長最快, 脊柱次之;而到了青春期時則下肢增長最快。

顱骨的發育

顱骨隨著腦的發育而增長。 顱骨發育優劣可用頭圍的大小、顱縫和囟門閉合的遲早等標準來衡量。

醫學提示:囟門在出生時過小或過早閉合, 預示著寶寶的腦發育有問題;囟門過大、閉合延遲也可能是病理情況, 都應請教兒科醫生, 做進一步檢查。

脊柱的發育

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 脊柱的增長快於四肢。 寶寶的動作發育應與脊柱的發育相適應, 即寶寶2-3個月大時會抬頭, 6-7個月大時能獨坐, 8-9個月大時會爬, 10-11個月大時能站立, 12-16個月大時能走路。 如果沒到相應的月齡, 寶寶不宜過早地學坐、學站, 以免引起脊柱的過度屈曲, 這也將影響其身高。

Advertisiment

長骨的發育

肢體長骨結構分骨幹、骨骺和幹骺端三個部分。 在寶寶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 骨的生長在長骨兩端骨骺的骨化中心和軟骨板內不斷進行, 從而使骨的長度逐漸增長, 身高也隨之增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