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怎樣照顧寶寶_春季照顧寶寶的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春季怎樣照顧寶寶?春天是很溫暖舒適的季節, 在這個季節裡寶寶生長速度加快, 是長高長壯的黃金季節。 那麼春季怎樣照顧寶寶呢?

Advertisiment

傳統醫學理論強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 人體也不例外。 春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 血液迴圈加快, 呼吸消化功能加強, 內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長激素分泌增多, 為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創造了“黃金條件”。

清明節期間, 氣溫起伏跌宕, 一晝夜好似經歷春夏兩季。 家長整日小心翼翼地照顧好孩子, 結果孩子仍然被病魔打敗。 很多情況下, 小朋友生病的原因不單是外界環境變化, 更多與日常調護不當有關。 中醫認為“正氣存內, 邪不可幹”,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小兒體內正氣不足呢?

1、癥結:飲食偏差

家長對孩子偏食聽之任之, 認為既然喜歡吃就多吃點。 時間一長就會造成營養不均衡,

Advertisiment
影響孩子的免疫能力, 同時小兒脾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全, 過飽容易使其“腸胃虛弱”, 造成積滯和疳證。 還有不少孩子把汽水、飲料當水喝, 不但給腸胃帶來了負擔, 也增加了肥胖的風險。 另外, 小兒喜食炸薯條、烤雞翅等燥熱食物, 易致“肝旺脾弱”, 表現為容易煩躁、手足心熱、胃納呆滯、頭汗出、大便或幹結或溏薄。 這類體質的小兒更容易生病。

對策:克服偏食

在菜肴的烹調上要注意色、香、味, 使孩子有新鮮感。 另外, 父母自己不能偏食, 要以身作則, 寧可少吃不要多吃。 儘量讓孩子少吃零食, 尤其是餅乾、炒貨和其他燥熱食物, 對“肝旺”寶寶可用菊花煲瘦肉、孩兒草煲瘦肉清肝火;對“脾弱”寶寶可用山藥蓮子煲瘦肉等食療健脾。

春天飲食宜甘而溫,

Advertisiment
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 忌過於酸澀, 宜清淡可口, 忌油膩生冷, 尤不宜多進大辛大熱之品, 如參、茸等, 以免助熱生火。 春天宜吃含蛋白質、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 特別是各種黃綠色時令蔬菜。

2、癥結:作息不當

小兒對睡眠時間的要求一般比較長, 有的家長給孩子玩容易興奮的遊戲, 看過於刺激的畫面, 容易讓孩子處於亢奮狀態, 影響孩子入眠。 孩子睡眠不足會影響機體免疫, 這是白天補眠補不回來的。

對策:睡好多動

保證孩子有充足和規律的睡眠, 養成良好的作息。 3-5歲的孩子每天應睡12小時, 6-7歲的孩子每天應睡11小時, 7歲以上的孩子每天應睡9-10小時。

戶外活動是提高呼吸道黏膜抗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

Advertisiment
室內活動也同樣重要, 注意一定要讓孩子多運動, 不要總讓他坐著不動。 尤其每次吃完飯, 休憩半個小時之後, 最好讓孩子適當活動。 孩子的活動量大了, 身體得到鍛煉, 不僅食欲和消化會好起來, 連喝水也會比以前增多。 孩子活動之後通常會滿頭大汗, 這種正常出汗對孩子的健康是有益的。

3、癥結:護理欠妥

不少家長總覺得小孩生病是因為穿衣少了, 於是貪圖省事, 給小孩穿得很嚴實。 如果孩子長期穿衣過多, 手心經常是熱熱的, 尤其是幹熱, 不出汗, 孩子就會肺胃蘊熱, 抵抗力降低。 孩子生性活潑好動, 容易出汗, 腠理一開, 再由風一吹, 更容易受涼感冒。 即使經醫生治療緩解了症狀, 體質卻未恢復, 很容易再感冒。

對策:背足保暖

Advertisiment

小兒衣著應隨天氣變化而及時增減, 同時注意背部和腳底保暖。 背部是肺的門戶, 而腳底有個穴位叫湧泉穴, 湧泉受寒導致人體熱能不足, 不能抵禦外界寒氣侵犯。 所以早晚溫差大的時候, 不要讓小孩光腳。 還要準備幾塊毛巾, 及時給孩子擦汗和墊背。

4、癥結:濫用補品

有些家長認為, 只有進補才能提高免疫力, 於是就給孩子吃不同種類的補品。 殊不知, 此時孩子身體相對虛弱, 腸胃消化功能也較弱, 進補反而會加重腸胃的負擔。 有時家長選擇的補品未必契合孩子的體質, 甚至會適得其反, 有些特定補品服食後容易使小兒出現性☆禁☆早☆禁☆熟, 對其正常生長發育有不利影響。

對策:調養平補

現代小兒體質偏熱, 不適合濫用溫補, 過多應用,反而容易產生內熱,致使疾病發生,日常調補應以平補為宜。同時在孩子生病期間應減輕其胃腸負擔,宜吃粥、麥片、麵條等清淡食物,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中醫中藥改善小兒體質。對於免疫力較差的小朋友,可以採用中藥穴位敷貼、推拿按摩等方法提高免疫力,從而達到治未病的目的。

在家怎麼捂

中午開窗

大多數的家庭都喜歡在早晨打開門窗通氣,但是早晨的空氣比較冷,而且在太陽出來之前,空氣裡的二氧化碳的濃度很高,對寶寶的健康不利。所以,不如在太陽出來後或中午氣溫有所回升時再開窗吧。

且慢換單鞋

開春了,你不要急著給寶寶換上單鞋。讓寶寶多穿幾天棉鞋,以避免小腳受涼。襪子也可以穿得稍厚一點。

房間、被窩都要捂

居室和被窩同樣都要捂。一般來說,春季裡如果氣溫比較低,還是應該開一下空調,使居室溫度適當高一點,同時被子也要適當厚一點。寶寶睡覺的時候也是很容易感冒的。但是最好不讓寶寶穿較厚的睡衣睡覺,或者給寶寶蓋得過厚,因為如果捂得太熱了,寶寶反而會因為踢被子而著涼。

出門怎麼捂

就近活動

寶寶剛剛睡醒時,不要馬上抱到戶外去,應該讓寶寶在室內活動一會兒,等身體活動開了再去室外。

如果寶寶從室外進入有暖氣的房間時,最好提前給他脫掉外套。當寶寶玩得滿身大汗時,千萬不要立刻脫衣服,應該把汗擦乾,讓寶寶安靜下來,待汗水完全下去時再脫衣服,這樣才不至於感冒。“先捂後脫”比“先脫後捂”更容易使寶寶感冒。

出遠門

出門前爸爸媽媽要關注一下目的地的天氣情況,瞭解那裡的氣候,以便給寶寶帶上合適的衣服。

不要讓寶寶坐在車子的風口裡。如果汽車或火車車廂裡有暖氣的話,進出時應及時增減衣物。

不同月齡怎麼捂

1、0—3個月

這個月齡的寶寶,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幾乎沒有活動能力。應該給寶寶穿柔軟、舒適、厚薄適中、方便穿脫的開檔連衣褲。

2、4—6個月

寶寶會翻身了,睡眠時間也比之前有所減少。要給寶寶穿柔軟、輕薄、保暖的棉衣褲。

3、7—9個月

寶寶會爬了,還會扶著牆壁走路。可以在棉衣褲外面加上一個厚薄適中的羽絨背心,方便脫穿又保暖。

4、10—12個月

寶寶直立行走能力加強了,不要給他穿得太臃腫,限制了他的活動。在暖軟、舒適的運動式衣褲外加一個羽絨襖或絲棉小背心,就很不錯。

5、2歲

寶寶會跑會跳,活動量大大加強。要小心衣服太多玩出汗後反而容易感冒。可以給這個年齡的寶寶穿粗棉布運動棉衣和中厚的背心,褲子膝蓋處也可適當加厚,方便活動。

春季預防疾病的措施

1、定時打開門窗自然通風。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室內空氣品質,調節居室微小氣候,是最簡單、行之有效的室內空氣消毒方法。學校也會有計劃的實施紫外線燈照射及藥物噴灑等空氣消毒措施。

2、接種疫苗。常見的傳染病現在一般都有疫苗,進行計劃性人工自動免疫是預防各類傳染病發生的主要環節,預防性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積極手段。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春季傳染病的關鍵。要保持學習、生活場所的衛生,不要堆放垃圾。飯前便後、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按規定程式洗手,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應用衛生紙掩蓋,用過的衛生紙不要隨地亂仍,勤換、勤洗、勤曬衣服、被褥,不隨地吐痰,個人衛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春天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起來,正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機,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鍛煉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體質增強。在鍛煉的時候,必須注意氣候變化,要避開晨霧風沙,要合理安排運動量,進行自我監護身體狀況等,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5、生活有規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規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對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當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無論學習或其他活動使身體勞累過度,必然導致抵禦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細節要注意。春季氣候多變,乍暖還寒,若驟減衣服,極易降低人體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體極易侵入。必須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切不可一下子減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飲食,飲食上不宜太過辛辣,太過則助火氣,也不宜過食油膩。要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煙、不喝酒,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

7、切莫諱疾忌醫。由於春季傳染病初期多有類似感冒的症狀,易被忽視,因此身體有不適應及時就醫,特別是有發熱症狀,應儘早明確診斷,及時進行治療。如有傳染病的情況,應立刻採取隔離措施,以免範圍擴大。

要想孩子得病少,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的膳食、適當的運動、必要的調養,缺一不可。

過多應用,反而容易產生內熱,致使疾病發生,日常調補應以平補為宜。同時在孩子生病期間應減輕其胃腸負擔,宜吃粥、麥片、麵條等清淡食物,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中醫中藥改善小兒體質。對於免疫力較差的小朋友,可以採用中藥穴位敷貼、推拿按摩等方法提高免疫力,從而達到治未病的目的。

在家怎麼捂

中午開窗

大多數的家庭都喜歡在早晨打開門窗通氣,但是早晨的空氣比較冷,而且在太陽出來之前,空氣裡的二氧化碳的濃度很高,對寶寶的健康不利。所以,不如在太陽出來後或中午氣溫有所回升時再開窗吧。

且慢換單鞋

開春了,你不要急著給寶寶換上單鞋。讓寶寶多穿幾天棉鞋,以避免小腳受涼。襪子也可以穿得稍厚一點。

房間、被窩都要捂

居室和被窩同樣都要捂。一般來說,春季裡如果氣溫比較低,還是應該開一下空調,使居室溫度適當高一點,同時被子也要適當厚一點。寶寶睡覺的時候也是很容易感冒的。但是最好不讓寶寶穿較厚的睡衣睡覺,或者給寶寶蓋得過厚,因為如果捂得太熱了,寶寶反而會因為踢被子而著涼。

出門怎麼捂

就近活動

寶寶剛剛睡醒時,不要馬上抱到戶外去,應該讓寶寶在室內活動一會兒,等身體活動開了再去室外。

如果寶寶從室外進入有暖氣的房間時,最好提前給他脫掉外套。當寶寶玩得滿身大汗時,千萬不要立刻脫衣服,應該把汗擦乾,讓寶寶安靜下來,待汗水完全下去時再脫衣服,這樣才不至於感冒。“先捂後脫”比“先脫後捂”更容易使寶寶感冒。

出遠門

出門前爸爸媽媽要關注一下目的地的天氣情況,瞭解那裡的氣候,以便給寶寶帶上合適的衣服。

不要讓寶寶坐在車子的風口裡。如果汽車或火車車廂裡有暖氣的話,進出時應及時增減衣物。

不同月齡怎麼捂

1、0—3個月

這個月齡的寶寶,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幾乎沒有活動能力。應該給寶寶穿柔軟、舒適、厚薄適中、方便穿脫的開檔連衣褲。

2、4—6個月

寶寶會翻身了,睡眠時間也比之前有所減少。要給寶寶穿柔軟、輕薄、保暖的棉衣褲。

3、7—9個月

寶寶會爬了,還會扶著牆壁走路。可以在棉衣褲外面加上一個厚薄適中的羽絨背心,方便脫穿又保暖。

4、10—12個月

寶寶直立行走能力加強了,不要給他穿得太臃腫,限制了他的活動。在暖軟、舒適的運動式衣褲外加一個羽絨襖或絲棉小背心,就很不錯。

5、2歲

寶寶會跑會跳,活動量大大加強。要小心衣服太多玩出汗後反而容易感冒。可以給這個年齡的寶寶穿粗棉布運動棉衣和中厚的背心,褲子膝蓋處也可適當加厚,方便活動。

春季預防疾病的措施

1、定時打開門窗自然通風。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室內空氣品質,調節居室微小氣候,是最簡單、行之有效的室內空氣消毒方法。學校也會有計劃的實施紫外線燈照射及藥物噴灑等空氣消毒措施。

2、接種疫苗。常見的傳染病現在一般都有疫苗,進行計劃性人工自動免疫是預防各類傳染病發生的主要環節,預防性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積極手段。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春季傳染病的關鍵。要保持學習、生活場所的衛生,不要堆放垃圾。飯前便後、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按規定程式洗手,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應用衛生紙掩蓋,用過的衛生紙不要隨地亂仍,勤換、勤洗、勤曬衣服、被褥,不隨地吐痰,個人衛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春天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起來,正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機,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鍛煉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體質增強。在鍛煉的時候,必須注意氣候變化,要避開晨霧風沙,要合理安排運動量,進行自我監護身體狀況等,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5、生活有規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規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對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當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無論學習或其他活動使身體勞累過度,必然導致抵禦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細節要注意。春季氣候多變,乍暖還寒,若驟減衣服,極易降低人體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體極易侵入。必須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切不可一下子減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飲食,飲食上不宜太過辛辣,太過則助火氣,也不宜過食油膩。要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煙、不喝酒,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

7、切莫諱疾忌醫。由於春季傳染病初期多有類似感冒的症狀,易被忽視,因此身體有不適應及時就醫,特別是有發熱症狀,應儘早明確診斷,及時進行治療。如有傳染病的情況,應立刻採取隔離措施,以免範圍擴大。

要想孩子得病少,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的膳食、適當的運動、必要的調養,缺一不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