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產的治療

若胎兒存活,無胎兒窘迫,胎膜未破,應盡可能使延長妊娠.保胎藥物可抑制宮縮,改變子宮對刺激的反應,常用的藥物有硫酸鎂、腎上腺素能受體興奮劑(如沙丁胺醇、利托君)、鈣拮抗劑、前列腺素抑制劑(如吲哚美辛)等,當然每一種藥物都會有不良反應,例如硫酸鎂過量會中毒導致呼吸心跳驟停,前列腺素抑制劑在34周後使用會引起胎兒動脈導管提前關閉,因此要由有經驗的醫師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藥物.在這段延長的時間裡,同時要積極爭取時間使用特定的藥物加速寶貝肺部及其他器官的成熟.需要強調的是用藥期間不能一味單純的延長孕周,而要嚴密觀察,對宮內環境不良有胎死宮內危險的孕媽咪,應結束治療,儘早終止妊娠.
其它治療
在用藥期間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左側臥位,以提高子宮胎盤血流量,使子宮肌鬆弛,從而減少自發性宮縮.可以間斷吸氧.
2、作肛查或陰☆禁☆道檢查以瞭解子宮頸容受及擴張情況,但次數不能過於頻繁以免刺激陰☆禁☆道、子宮頸,激發宮縮.
3、對於有胎膜破裂的孕媽咪最好要進行宮頸分泌物的檢查以明確有無感染存在.
4、隨時瞭解宮縮,依此調整藥物劑量,並且要定期通過胎心監護、B超關注宮內寶貝的狀況.
如果早產的症狀發生在34孕周前:
如果胎兒的孕周還不到34周,有了一些早產的症狀,但還沒有破膜,寶寶的心跳也很好,而且沒有子宮內感染或其他問題
那麼,醫生會設法讓你晚些分娩,他會採取以下措施:
密切監護母體和胎兒的情況,給孕婦靜脈注射抗分娩藥物以減輕子宮收縮的強度.現在的醫學技術可以把分娩時間延遲24~48小時,甚至更長.
使用皮質激素,促進寶寶肺部、腸道和大腦的發育.
如果早產的症狀發生在34~37孕周間:
如果37孕周前破水,但沒出現宮縮,醫生可能會等待孕婦自然臨產,或者嘗試延緩臨產的時間.
如果孕婦已經出現感染症狀,或者寶寶已處於窘迫狀態,醫生會立即讓孕婦分娩,通常是採取剖腹產手術.
34~37周出生的寶寶,一般能夠健康生存,但仍然需要在監護室裡待一段時間,以保持體溫和血糖水準恒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