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產兒臍疝的症狀怎麼辦

小孩臍疝, 是常見病。 臍疝是新生兒時期的常見玻在出生後不久即可見到臍部有鼓起的圓形小腫塊, 小的像櫻桃, 大的像核桃, 安靜或躺著時小腫塊可鼓得大而緊張。 若用手輕輕壓回去, 同時還可聽到“咕嘟”一聲, 感到有一股氣從小腫塊裡擠回肚子裡去了, 這就是臍疝。 嬰兒臍疝的發生, 是由於寶寶的肚臍沒有很好的閉合, 導致腸子的一部分從寶寶肚臍的部位鼓出來而造成的。

嬰兒得了臍疝怎麼辦

一般來說, 在寶寶的臍疝氣按壓後可以復位。 但是, 當臍疝被卡在臍部較長時間後就有可能發生了嵌頓,

Advertisiment
無法用手送回。 這樣的情況需要緊急就醫處理。 因為腸壁受壓, 血液流通不暢, 就有腸缺血壞死的危險。

若2歲以上幼兒仍見有臍疝, 直徑超過2釐米者, 應去醫院手術修補。 如無手術條件, 可試用粘貼法:用2條4釐米寬膠布, 其中一條開一橫行小孔, 將另一膠布一端剪窄, 使其能正好穿過小孔。 用75%醫用酒精消毒局部皮膚後, 將膠布粘牢固定, 使臍部下陷, 兩側缺損緣相接觸。 注意局部清潔, 一周後更換膠布。

嬰兒臍疝的原因

由於臍部發育缺陷臍環未閉合, 或臍帶脫落後臍帶根部組織與臍環粘連癒合不良, 在腹內壓力增高的情況下, 網膜或腸管即經臍部薄弱處突出形成臍疝。 一般來說, 早產兒由於身體發育機能弱, 比其他足月生的寶寶更容易得臍疝氣。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