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產兒的12個生理特點

早產兒, 由於各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就離開了媽媽的肚子, 所以, 出生之後的各方面護理, 都要比正常足月的胎兒細心得多。

2歲前是彌補先天不足的寶貴時間, 只要科學地餵養, 在兩周歲以前早產兒的體質趕上正常兒是完全可能的。 這樣的早產兒, 體力、智力都不會比正常人差。

早產兒的生理特點, 具體表現為如下12個方面:

早產兒的外表特點:

(1)頭部:頭大, 頭長為身長的1/3, 囟門寬大, 顱縫可分開, 耳殼軟, 耳舟不清楚。

(2)皮膚:呈鮮紅薄嫩, 水腫發亮, 胎毛多, 胎脂豐富, 趾(指)甲軟, 不超過趾(指)端。

(3)乳腺結節:不能觸到。

Advertisiment
36周後觸到直徑小於3mm的乳腺結節。

(4)胸腹部:胸廓呈圓筒形, 吸氣時胸壁易凹陷, 腹壁薄弱, 易有臍疝。

(5)足趾紋:僅在足前部見1~2條足紋, 足跟光滑。

(6)生殖系統:男性睾丸未降或未全降。 女性大陰☆禁☆唇不能蓋住小陰☆禁☆唇。

2、出生後的體重:早產兒生後第一周生理性體重下降可增加到20%, 一周後體重開始恢復, 2~3週末恢復至出生體重。

3、體溫調節功能差:早產兒不能穩定的維持正常體溫, 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為主要原因。

4、呼吸系統:哭聲低微或不哭, 呼吸淺快不規則, 約有30%~40%的早產兒出現間歇性呼吸暫停, 早產兒肺泡數量少, 氣體交換率低, 吸氣無力, 容易發生肺膨脹不全、肺不張或吸入性肺炎。 此外, 早產兒肺表面活性物質少, 易導致呼吸窘迫綜合症,

Advertisiment
為早產兒死亡最常見原因。

5、心血管系統:早產兒的動脈導管關閉常常延遲, 常可導致心肺負荷增加, 引起充血性心衰, 腎臟損害以及NEC、低血壓等。

6、消化功能:早產兒的胎齡愈小, 其吸允力愈差。 胃容量小, 易發生溢乳、嗆咳、消化能力弱, 易發生嘔吐, 腹瀉, 腹脹等。

7、神經系統:胎齡愈小, 各種反射愈差。 如吞咽、吸允、覓食、對光、眨眼反射等均不敏感, 覺醒程度低, 嗜睡, 擁抱反射不完全, 肌張力低。 早產兒尤易發生腦室周白質軟化和腦室周-腦室內出血。 因而早產兒在生後早期常規頭顱B超篩查十分必要, 可早期診斷, 及時治療。

8、肝臟功能:早產兒肝臟不成熟, 葡萄糖醛醯轉換酶不足, 因而對膽紅素代謝不全, 生理性黃疸持續時間長且較重, 常引起高膽血紅素血症,

Advertisiment
有時甚至發生核黃疸。 因肝功能不全, 易致出血、低血糖等。

9、造血系統:早產兒在出生幾天後, 外周血紅細胞及血紅蛋白下降更迅速。

10、腎臟功能和腎上皮質:早產兒腎小球和腎小管不成熟, 處理水、電解質和酸性物質能力差。

11、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調節功能:早產兒整體含液量相對比足月兒多, 體表面積大皮膚不成熟均可增加不顯性失水, 使體重明顯降低。 早產兒對體內酸堿的調節功能差。

12、免疫功能:早產兒由於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不成熟, 缺乏來自母體的抗體, IgG含量少, 皮膚的屏障功能差, 故對感染的抵抗力弱, 容易引起敗血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