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產兒一出生要補鈣補維D

對於早產兒, 各方面的條件都不如正常出生的寶寶, 因此需要做好特別的呵護工作。 研究表明, 鈣及維D, 都是早產寶寶需要補充的元素。

1.先天不足早產兒更易發生骨質疏鬆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等機構對283名年齡在18~27歲的芬蘭人進行了調查, 其中有144人出生時為早產兒, 而且出生時體重不足1.5公斤。 研究發現, 與足月出生的嬰兒相比, 這些早產兒成年後的骨密度明顯較低, 更容易發生骨質疏鬆或骨折等問題。

這是為什麼呢?骨科醫院內科主任醫師解釋說, 剛出生時, 人的骨量並不高, 隨著年齡增長及各種營養物質的攝入,

Advertisiment
通常在30~35歲達到骨峰值(人在一生中骨量最大、骨密度最高的時期)。 之後, 女性從40歲、男性從50歲開始, 骨量、骨密度逐漸下降, 一旦下降到一定程度, 就容易引發骨質疏鬆或骨折。

那些早產的孩子, 因為各種原因提前來到人間, 從而錯過了妊娠中晚期鈣貯存和骨骼發育的關鍵期, 導致他們的骨量、骨密度天生就比其他健康的新生兒差。 如果後天再不加以追趕和彌補, 等他們達到骨峰值時, 骨量、骨密度自然也比其他健康的同齡人低。 以後, 別人的骨量、骨密度稍微下降一點沒問題, 他們卻可能已經臨近或達到患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區。

由此可以看出, 預防骨質疏鬆, 就要想盡辦法提高骨峰值, 並且從一出生就要著手準備了,

Advertisiment
特別是那些先天不足的早產兒。

2.早產兒的媽媽每天要吃鈣片

要想骨骼健康成長, 離不開充足的鈣質。 然而, 早產兒們先天不足, 再加上後天餵養困難, 最容易缺鈣。 這可怎麼辦?

兒保科主治醫師則強調:媽媽們要儘量早開奶、堅持母乳餵養。 因為母乳中含的蛋白質、鈣質等營養成分最適合早產兒生長發育需要, 也最容易被他們消化吸收。 如果母乳不能滿足孩子胃口, 再添加早產兒配方奶粉。

為了給早產兒們提供營養更充足的乳汁, 媽媽們在哺乳期間, 必須保證每天的營養攝入均衡又充足, 要多吃一些奶類、豆類、蝦皮、海帶等含鈣豐富的食物。 在此基礎上, 每天還要額外補充一粒含鈣量600毫克的鈣片。

等孩子出生2~3個月以後,

Advertisiment
可以增加一些液體的鈣製劑, 比如葡萄糖酸鈣等。 一般, 一天補充100毫克左右的鈣(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天天補也不會過量, 斷斷續續用, 也可以;等到孩子出生6個月以後(可以比健康孩子再稍晚一點), 在堅持母乳餵養的基礎上, 開始正常添加輔食。

3.早產兒一出生就要加倍補維生素D

不過, 僅僅攝入充足的鈣並不夠, 還要促進孩子對鈣的吸收。 早產兒們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等到出生半個月以後再補充維生素D, 要一出生就開始補, 並且增加一倍的用量。 正常孩子每天需要補充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 他們則要增加至每天800國際單位。 一般情況下, 早產兒們要一直補到兩歲為止。 如果補充3個月後, 沒有出現枕禿、多汗、夜驚等缺鈣現象,

Advertisiment
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樣改為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 很多媽媽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喜歡用魚肝油, 但是, 早產兒們可能就不太適合了。 魚肝油原本是用來治療眼科疾病的, 它不光含有維生素D, 還含有維生素A。 使用它給早產兒補充維生素D存在一個矛盾:如果確保維生素D用量時, 可能導致維生素A過量甚至中毒;如果把維生素A控制在安全用量, 維生素D又攝入不足了。

除補充維生素D製劑, 讓皮膚在太陽下曬一曬, 體內也能自然合成維生素D。 孩子滿月後, 家長可經常抱他到戶外走走、躲在陰涼的樹蔭下曬曬太陽。 在陽光燦爛的夏天, 讓孩子每天在樹蔭下曬兩個小時的太陽, 就能滿足一天維生素D的需要量,

Advertisiment
完全可以讓孩子等過完夏天再補充維生素D製劑。

然而, 有些早產兒肝、腎功能很不好, 他們單純補維生素D或曬太陽就不行了, 因為這些都需要經肝、腎代謝。 專家建議家長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讓這類孩子改用骨化三醇, 其作用等同於維生素D, 卻不需要經肝、腎代謝。

4.合理運動幫早產兒強健骨骼

除及早補鈣, 運動鍛煉也能幫助早產兒強壯骨骼。 醫生給出以下建議:

▲對剛出生的孩子們來說, 最好的運動莫過於媽媽的撫觸和新生兒游泳。

撫觸(按摩), 能促進孩子肌肉協調, 放鬆全身, 緩解緊張、不安的情緒, 有利於生長發育;新生兒游泳時, 借助于水的浮力, 四肢能完全自由地運動, 能鍛煉骨骼的靈活性和柔韌性。

【教你幾招】腹部按摩:用掌心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孩子的腹部;

手足按摩:用拇指、食指指腹沿孩子的手(足)掌面依次推向指(趾)端,並提捏各指(趾)尖,活動關節。

▲孩子滿月後,家長可以幫他進行"被動操"訓練。

"被動操"可以算做撫觸的一種,就是讓家長幫助孩子運動四肢、活動身體各個主要關節。

【教你幾招】擴胸運動:讓孩子仰臥,大人用雙手握住他的雙手,把大拇指放在他的掌心裡,讓他握拳。然後,幫助孩子將兩臂交叉於胸前,再打開,如此反復;雙腿上舉運動:用雙手護住孩子的雙膝,向上抬動他的雙腿;

跳躍運動:用雙手托住孩子的腋下,讓他站在你的腿上,然後有規律地將他舉起、放下,仿佛孩子自己在跳躍。

▲孩子半歲後,每天做一兩次"主、被動操"。

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有了初步自主活動的能力,比如片刻靜坐、翻身等。在家長的適當扶持下,可以讓他主動完成一些鍛煉四肢肌肉、關節的動作。既能強健四肢、脊柱,也為以後的站立、行走打下良好基礎。

【教你幾招】彎腰運動:讓孩子背向大人站立,一隻手扶住他的雙膝,另一隻手扶住他的腹部。然後,讓他彎腰前傾,並在他面前放一個他喜歡的玩具,鼓勵他繼續彎腰朝前拾玩具,再恢復直立姿勢;游泳運動:讓孩子俯臥,用雙手托住他的胸腹部,讓其四肢保持懸空,鼓勵他活動四肢,做游泳動作;

扶走運動:讓孩子站立,大人用雙手扶住他的腋下或前臂,鼓勵他向前邁步走。

等孩子1歲以後逐漸學會了走路,家長更要放手讓他多進行自主活動。直到長成了少年兒童乃至成年,還要一直鼓勵他多參加跑步、跳遠、打籃球等各種體育鍛煉。此外,早產的孩子18歲以前,還可以考慮使用骨質疏鬆治療儀做治療,不僅能增加骨密度、骨強度,還能幫助長個子。

此外,不少早產兒可能是在娘胎裡就患有某些疾病而導致的早產,單純補鈣、運動還不夠,必須先治療好原發病。

手足按摩:用拇指、食指指腹沿孩子的手(足)掌面依次推向指(趾)端,並提捏各指(趾)尖,活動關節。

▲孩子滿月後,家長可以幫他進行"被動操"訓練。

"被動操"可以算做撫觸的一種,就是讓家長幫助孩子運動四肢、活動身體各個主要關節。

【教你幾招】擴胸運動:讓孩子仰臥,大人用雙手握住他的雙手,把大拇指放在他的掌心裡,讓他握拳。然後,幫助孩子將兩臂交叉於胸前,再打開,如此反復;雙腿上舉運動:用雙手護住孩子的雙膝,向上抬動他的雙腿;

跳躍運動:用雙手托住孩子的腋下,讓他站在你的腿上,然後有規律地將他舉起、放下,仿佛孩子自己在跳躍。

▲孩子半歲後,每天做一兩次"主、被動操"。

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有了初步自主活動的能力,比如片刻靜坐、翻身等。在家長的適當扶持下,可以讓他主動完成一些鍛煉四肢肌肉、關節的動作。既能強健四肢、脊柱,也為以後的站立、行走打下良好基礎。

【教你幾招】彎腰運動:讓孩子背向大人站立,一隻手扶住他的雙膝,另一隻手扶住他的腹部。然後,讓他彎腰前傾,並在他面前放一個他喜歡的玩具,鼓勵他繼續彎腰朝前拾玩具,再恢復直立姿勢;游泳運動:讓孩子俯臥,用雙手托住他的胸腹部,讓其四肢保持懸空,鼓勵他活動四肢,做游泳動作;

扶走運動:讓孩子站立,大人用雙手扶住他的腋下或前臂,鼓勵他向前邁步走。

等孩子1歲以後逐漸學會了走路,家長更要放手讓他多進行自主活動。直到長成了少年兒童乃至成年,還要一直鼓勵他多參加跑步、跳遠、打籃球等各種體育鍛煉。此外,早產的孩子18歲以前,還可以考慮使用骨質疏鬆治療儀做治療,不僅能增加骨密度、骨強度,還能幫助長個子。

此外,不少早產兒可能是在娘胎裡就患有某些疾病而導致的早產,單純補鈣、運動還不夠,必須先治療好原發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