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期家庭教育爸媽如何向寶寶示愛

什麼是愛?它是世間最美妙與神聖的感受。 爸媽對剛出生小寶寶的愛如何才能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完美表達呢?那麼, 該如何把對寶寶的愛把握得保質又保量呢?

早期家庭教育爸媽如何向寶寶示愛 親子互動――愛意傳達進行式
爸媽與寶寶面對面的活動, 是最直接、最親密、最自然的感情聯繫。 足夠的情感互動, 是寶寶智力、道德觀以及自我評價的源泉, 也是寶寶向更高層次智力思考邁進的本錢。
一談到親子互動, 很多爸媽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親子班、提升寶寶智力的教學軟體、教育性的玩具等等。
Advertisiment
的確, 它們是有各自的優勢, 但比起爸媽與寶寶自然愉悅地相處、與寶寶快樂地感受愛, 它們的優勢就相形見拙了。 你有沒有發現, 哪怕與寶寶的互動再簡單, 他都會對著你微笑, 向你傳達有關他的訊息:他能理解你說話的節奏(認知力、智力);能協調自己的身體以尋找你(動作發展);可以通過觀察認出你(視覺空間、辨識能力)。 看!寶寶的一個微笑代表著他正在做以上這些了不起的工作呢。
最適合寶寶認知能力發展的方法是一對一親密、自然的親子互動, 而不是刻意地生搬硬套增強智力的活動。
如何愛――兩招煉就示愛高手!如果爸媽的愛不夠及時、不合時宜、不分場合, 那麼給寶寶再多他愛吃的愛玩的, 也全是做無用功喲!
火眼金睛,
Advertisiment
解讀寶寶提供的線索
爸媽都知道, 對著寶寶笑笑、說說搞笑的話、做做鬼臉都可以逗樂他, 如果寶寶開始回應你的笑容, 那就好好地享受吧, 並試著讓寶寶笑得更多更持久。
每位寶寶都有他獨特的個性, 正如手上的指紋一樣因人而異。 所以, 請爸媽注意觀察你家寶寶最喜歡哪種互動方式。 是你興致高昂、大聲嚷嚷的時候, 寶寶最有反應?還是你輕聲細語、緩慢柔和的時候, 他比較快樂?當你抱起他時, 他會不會流露出愉快的眼神, 開心地動動嘴唇?他有沒有用踢腿、擺手來表達對你的依戀?或許, 他是用咿呀的聲音把你引到他身邊, 然後作勢要你抱抱?爸媽可以刻意用寶寶喜歡的表情、音調和姿勢去投其所好。
Advertisiment

起初可能是你主動去接近他的幾率比較大, 你親吻他、擁抱他、對他說話、溫柔地望著他, 向他傳達愛的時候, 寶寶也在接受並回饋他對你的愛:他開始喜歡看著你的眼睛, 他開始模仿你的笑容……多多利用餵奶、換尿片以及一起嬉戲的機會, 你與寶寶互信互愛的基礎便會日益牢固喲。
察言觀色, 順著寶寶的步調行動
時機就是一切, 寶寶的行為有他自定的韻律。 前一秒他還在沖你笑, 對著你手舞足蹈, 後一秒他就當你是空氣了;或許他會把小手含在嘴裡, 保持發呆狀態30秒後, 就變得活蹦亂跳, 要你陪他玩。 寶寶的行為是有起伏的, 很難有持續性。
這種互動應由寶寶帶領爸媽來進行, 一段時間後, 爸媽就該設法延長互動的時間了。
Advertisiment
仔細觀察寶寶喜歡哪種玩法, 然後設計各種變化吸引他的注意。 你會發現寶寶滿臉的驚喜與期待。 如果寶寶喜歡玩“媽媽在哪裡”, 那麼媽媽可以變化著從不同的地方現身“在這裡”, 也可以控制(延長或縮短)讓寶寶等待的時間, 寶寶就會有所期待, 有新鮮感。
雖然爸媽要儘量讓寶寶享受親子互動的時刻, 但切忌把寶寶累壞, 他想停止, 就該停止。 也請觀察寶寶在什麼時候會顯得比較不願理睬你, 當你一整天不在家, 回來後會不會覺得寶寶對你冷漠了?你是得花一兩個小時哄他, 他才會搭理你, 還是只要花四五分鐘就可以讓他恢復正常?如果寶寶對你們的親子關係似乎不大感興趣, 那爸媽就得多花些時間、多下工夫,
Advertisiment
用更熱情的態度去愛他。 每天多愛一點點, 日積月累總會有成效的。
小編總結:其實對於寶寶的愛, 在早期家庭教育中, 爸媽還要善於觀察, 從寶寶比較靈敏的感官遊戲入手是增加親子感情的捷徑喲。
(兼職編輯:鄒利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