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期家庭教育不妨試試多樣化

生活中, 總有夫妻經常因早期家庭教育方法不同而發生爭吵, 兩個人都覺得自己正確, 都覺得自己的方法對孩子成長更好。 那麼, 在孩子教育方面, 是不是夫妻兩個人一定要有相同的方法才好呢?如果方式方法不一樣, 又該如何協調呢?
實際上, 家庭教育的多樣化或一致化是個相對的概念, 夫妻在對孩子具體的教育中要求同存異, 家庭教育中應有必要的一致化, 在此基礎上是可以多樣化的。

早期家庭教育不妨試試多樣化
需要一致化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涉及到安全的, 如國家的法律、法規要從小教育孩子不要違背,
Advertisiment
自身的安全意識要建立;二是涉及到基本道德的, 如文明禮貌、拾金不昧、誠實守信等;三是涉及到基本價值觀的, 如尊老愛幼、勤奮踏實、堅強勤勞等;四是涉及到孩子自尊的, 如儘量不要打罵、詆毀、蔑視孩子;五是孩子成長目標制訂上, 要切合實際, 家長不要追求完美, 對孩子過分苛求。 父母在這些方面保持一致, 可以給孩子成長搭建一個心理安全平臺, 使孩子“不禍害人”, 也避免受到“禍害”。
在此基礎上, 父母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有些人擔心多樣化的家庭教育會使孩子變成“兩面派”, 實際上, 必要的一致化就是原則, 多樣化只是在不違背原則基礎上的“思維調劑”, 不會讓孩子產生原則性的偏離,
Advertisiment
相反, 還有不少益處。
首先, 會保持孩子思維的靈活性。 讓孩子從小發現, 父母與自己在很多方面有不一致的想法, 發現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模式, 保持孩子的思維靈活性、創造性。
第二, 讓孩子學會選擇。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多樣化的教育可以讓孩子學會選擇, 鍛煉思維的“獨立性”。 如孩子考得好, 希望得到獎勵, 父親可能會說這是應該的而拒絕獎勵, 母親可能會答應給予獎勵, 怎麼協調這種不一致?其實不妨獎勵孩子一些喜歡的小東西, 如父親說一樣――蛋糕, 母親可以說一樣――書, 讓孩子自己選擇, 這樣既滿足了孩子希望家長肯定的心理, 又可約束孩子避免要些過頭的獎勵。 最主要的是這種方式可以讓孩子自由地想像――下次父母還會說出什麼不同的東西呢?會從小培養孩子一種寬泛的胸懷,
Advertisiment
懂得生活中許多事情並不止一個答案。
第三, 有利於孩子進入社會的適應性。 家庭就是濃縮了的社會, 讓孩子適應不同的教育方式, 孩子對社會生活的多樣化也會更快更好地適應。 這一點對獨生子女更為重要, 他們沒有兄弟姐妹, 如果不能從父母身上學習多元思維, 就容易思維受限, 缺乏創造力和人際適應力。
小編總結:早期家庭教育多樣化不等於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 最忌諱的是當著孩子面因教育方法不同而爭吵, 或為了表現自己方法更優而互相拆臺、搶白。 教育多樣化是說方式方法的不同, 但教育目的要明確,
Advertisiment
那就是讓孩子自信、陽光地成長。
(兼職編輯:鄒利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