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教精選:4個方法開發寶寶創造力

隨著寶寶的長大, 寶寶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有的活潑機靈, 熱情好動, 善於學習和模仿;有的羞怯膽小, 缺乏探索精神, 接受和掌握新事物、新技能較慢。 產生這些差別的關鍵在於你是否給寶寶進行了計畫周密、方法得當的早期智力開發教育。 該如何開發寶寶的創造力呢?


寶寶的好奇心和創造力關係密切

一、巧設環境, 培養幼兒的創新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幼兒年齡小, 經驗缺乏, 學習中以無意注意為主, 他們極易被感興趣的內容所吸引, 往往憑興趣去認識事物。

Advertisiment
在教學活動中, 教師創設一個個引人入勝、能激發幼兒好奇心和興趣的良好環境(利用花壇、走廊、牆角為孩子設立植物角、動物角、科學角、活動角等), 引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這樣也就為幼兒自主參與探索幼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如在活動角, 教師為幼兒準備了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水和小瓶。 幼兒任取顏色相互搭配, 便可發現, 瓶中的顏色一會兒變深, 一會兒變淺, 一會變綠, 一會變紫, 十分奇妙, 孩子們一下子對顏色的變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在幼兒瞭解和掌握了配色的方法後, 為進一步提高對配色活動的興趣, 教師應及時為幼兒準備相應的宣紙和剪好的各式服裝外型。 用配置的顏色裝飾服裝後, 一個小朋友還興奮地告訴我:“老師,

Advertisiment
這裙子上的綠色、紫色都是我自己配的。 我還能配出別的的許多顏色呢, 我最喜歡這個活動角了。 ”幼兒一旦對所接受的事物感興趣, 他們將會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

二、珍惜幼兒的好奇心, 激發幼兒的創造積極性

亞里斯多德說過:“求知是人的本性。 ”好奇、好問更是幼兒的天性, 是他們萌發創新能力的起點。 只有對事物好奇, 才會去思考和探索, 逐步發展為創新或創造的能力。

例如, 小朋友經常會問:“老師, 霧是哪裡來的?”“老師, 你說太陽下山了, 太陽真的下山了嗎?”“為什麼夏天會打雷, 冬天不會打雷呢?”有時候, 奇怪的問題的確把我難住了。 但是此時教師決不能厭煩, 用三言兩語打發孩子或乾脆批評小孩不該胡說思亂想。

Advertisiment
這樣一來, 就會挫傷他們探索的積極性。

愛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樣重大的發明創造時說:“我沒有特別的才能, 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 ”所以教師應特別珍惜幼兒的好奇心, 發現幼兒智慧的火花, 採用“助燃”方式, 鼓勵孩子提問, 並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 去想像, 去創造, 去尋求答案。

三、鼓勵幼兒標新立異, 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不滿足已有的成果, 敢於別出心裁, 追求新穎奇特, 這是創新活動的前提和內部動力。 一次, 我班王果小朋友把大海畫成紅色, 並解釋說是鯊魚的血染紅的。

還有一次我要求他們學習範畫(畫一個小朋友), 李平小朋友畫好示範畫後, 又在旁邊加上一團黑色。 當我問他為什麼要塗上黑顏色時,

Advertisiment
他回答:“那是小朋友的影子。 ”

諸如此類想法, 看來有些不著邊際, 但這些標新立異的想法恰恰展示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因此, 教師應給予鼓勵, 多給孩子創造、嘗試的條件和機會。


媽媽要多鼓勵寶寶創造

四、通過操作、實踐活動, 培養幼兒創新能力

俗話說:“心靈則手巧。 ”對於語言能力發展還不十分完善的幼兒來說, 動作是他們思維的最直接的表現形式。 通過操作、實踐活動, 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 發展創新思維, 培養創新能力, 不失為一條十分有效的途徑。

例如, 我發給幼兒數張彩色紙, 想看看他們能用這些彩色紙折出哪些形狀。 我的這個活動設計啟發了孩子們, 他們折出了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許多幾何圖形和一些不規則的圖形,

Advertisiment
還充分展開想像, 如三角形像雪花, 圓形像桌子、餅乾……在幾個小朋友帶領下, 大家開始玩組合圖形:有的用橢圓形和正方形組成圓頂房;有的用三角形和長方形組成尖頂房;有的折出了不同形狀的魚;有的拼貼組合成春天的景象, 等等。 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充分體現, 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

總之, 人的創新能力是在長期的學習和訓練中逐步形成的, 創新教育應從幼兒時期開始, 每個幼兒都可能是小小“創造發明家”, 教師應該充分認識, 精心培育這些創造萌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