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教專家馮德全“秘笈”造天纔

8月20日報導:“兩千年前母親帶孩子是餵奶、換尿布、逗逗玩, 如今依然如此。 喂小雞小鴨都在講科學, 我們帶小孩的方法卻千年不變 ”19日, “0歲方案”的創始人馮德全教授, 在銀都大廈為近500名已為人父母者傳授“秘笈”, 如何“培養天纔”。
97%的潛能有待開發
馮教授列舉大量事例說明:孩子需要特殊的培養來開發他們的潛能。 他說, 我們可以通過科學培養“製造”出天纔, 只要優良的食品營養和精神營養同時作用於大腦, 就能促使人腦結構的完善和腦功能的發達, 進而提高人的智商和情商。 馮教授認為, 目前, 一般人的潛能只開發了3%,

Advertisiment
只要在最佳時期做好教育, “製造”天纔並非難事。
95%的知識5歲前掌握
馮教授說, 教育的最佳時期是0-6歲人腦生長發育期。 最佳時期內科學育兒事半功倍, 錯過了則事倍功半, 甚至許多方面會徒勞無功。 “美國心理學家調查, 人一生中知識的95%是5歲前獲知的, 不少有成就的人都是幼時有良好的教育。 只有0歲開始的早期教育, 纔能較多地發掘出纔能。 ”馮教授舉例說, 想成為鋼琴大師需要5歲時開始學, 想成為小提琴大師3歲時就要開始學。
馮教授提出了15個營養區的概念。 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 要通過胎教、體育運動、音樂舞蹈、學習勞動等種種行動來培養他。 他舉例說, 喜歡提問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 小孩有時會問出一些大人都沒想過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如“晴朗的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小孩通過提問, 就會去思考, 進而瞭解更多的事物。
400人的會場被家長擠爆
19日雖然下大雨, 但並沒有阻擋家長學習“培養天纔”的熱情, 會場400個座位遠遠不夠, 牆角邊都擠滿了人。 上到頭髮全白的老人, 下到腆著肚子的孕婦, 都早早來到會場, 拿出準備好的筆記本, 記錄“製造天纔”的“秘笈”。 已當了8個月父親的張先生專門帶了複讀機, 準備了5盒磁帶, 將馮教授的“秘笈”統統錄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