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日本心理學家談批評孩子

批評, 是家長教育孩子時常用的一種手段。 但在現實生活中, 常因家長不能很好地使用這一手段, 而使批評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如:
1.以責駡代批評。 碰到孩子有什麼差錯, 就怒氣衝衝, 連聲責駡。 批評的目的在於指出孩子的不對之處, 説明他們認識與改正不足, 著眼點在於孩子;發脾氣的家長只是怒火的爆發, 感情的發洩, 立足點在於自己。 這樣, 發火罵人不但會嚇著孩子, 而且孩子還是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兒。 久而久之, 孩子反而學會家長的壞毛病——罵人發脾氣。


2.將批評變成表揚。 我們常可聽到兩個母親當著孩子的面用讚揚的口吻談論著孩子的缺點:“我這個孩子呀,

Advertisiment
瞎話張口就來, 腦子真好使。 ”“是呀, 現在的孩子腦子來的就是快。 ”這種對缺點的訴說, 在孩子聽來, 猶如表揚。 有的時候用反語也達不到批評的目的, 如“哦, 你可真有本事, 一個人吃了三個蘋果, 一個都不給爸爸媽媽。 ”


3.該批評孩子的卻批評別人。 如孩子不吃飯, 反把飯碗打碎了, 媽媽卻說:“這是爸爸不好!沒把碗擺好, 結果讓孩子打掉了。 ”這種以人代過的批評, 無疑會使孩子養成推卸責任的不良習慣。


那麼家長應如何批評孩子呢?


1.用表揚伴隨批評。 在批評的同時伴隨表揚, 孩子就會感到父母還是愛自己的, 從而穩定情緒, 堅定信心。 所以, 對孩子的批評要注意:一是批評他的行為,
Advertisiment
肯定他本人;二是批評他此時的行為, 肯定他一貫的表現;三是實事求是的批評。


2.不要簡單地逼孩子表態。 孩子犯了錯誤, 往往懾于家長咄咄逼人的氣勢, 會趕快說:“下次不幹了。 ”其實他並沒有明白, 下次還會再犯。 這時可以用誘導提高的方式使孩子自己分析自己的行為, 效果會好得多。
3.批評要心平氣和, 不要暴跳如雷, 對孩子大聲吼叫。 要正面批評, 不要用反語譏諷。 批評後, 不要反復嘮叨, 以免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降低批評的效果。


怎樣訓斥孩子


日本心理學家松達哉提出訓斥孩子的9條方法;


1.當孩子的某些行為可能造成重大危險時, 要毫不客氣地狠狠加以訓斥。


2.當場訓斥。 對於幼小的孩子, 如果不當場加以訓斥,

Advertisiment
就不會有好效果。 因為早上發生的事情等到晚上孩子早就忘了。


3.訓斥時, 全家人意見要統一, 態度要一致, 由一個人作代表, 其他人可以採取贊同的態度。


4.先表揚後訓斥。 不要一上來就不分青紅皂白地猛訓一通, 可以先表揚好的一面, 再批評做錯的一面。


5.訓斥時不要感情衝動。 訓斥不是目的, 使孩子知錯改錯是關鍵, 訓斥和發火不是一碼事。


6.不要動手打, 要用語言訓斥。 應耐心地指出這樣做為什麼不好、錯誤有多嚴重。


7.不要無休止地訓斥。 訓斥孩子要直截了當, 乾淨俐落。


8.不要在飯前和吃飯時訓斥孩子, 因這會影響孩子的食欲。

9.要以強烈的疼愛之情, 而不要抱著怨恨情緒來訓斥孩子。 同孩子進行有誠意的、親密的交流,
Advertisiment
給孩子的人格以好的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