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寶寶的各種自我表達能力

(配圖)

雖然不會講話, 但寶寶卻能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他自己的願望。 無論是笑還是哭, 是開心還是煩惱的表情, 甚至各種各樣的動作, 都是寶寶表達自我的外在表現。

* 通過哭傳遞資訊

每個寶寶都是伴隨著一聲啼哭而呱呱落地的。 可以說, 寶寶從一出生, 就能通過哭聲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比如缺乏安全感的時候會哭, 直到有人來到他的身邊陪伴他;餓的時候會哭, 直到吃到奶;覺得不舒服的時候會哭, 直到感覺舒服為止……可以說, 哭是寶寶早期交流的重要手段。

爸爸媽媽需要瞭解的是, 寶寶的哭聲有很多種不同方式,

Advertisiment
節律和強度都不同, 他通過這些哭聲來表示不同的需求。 因此, 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哭聲摸出規律, 明白什麼樣的哭聲表示餓了, 什麼樣的哭聲表示害怕了或者大小便了, 這樣才能正確地應對寶寶的實際需求, 養育出一個健康寶寶。

* 早期自發微笑

大約出生後兩周, 寶寶就會對媽媽的聲音或者周圍環境帶給他的刺激做出反應, 出現早期的微笑行為。 寶寶早期的微笑是一種經過高度組織的行為, 是思維開始的表現, 人們稱之為“天使的微笑”。 這種早期自發的微笑來自嬰兒內部的感覺, 而不是對他人行為的一種反應。 再過一段時間, 自發的微笑就會轉化成真正意義上的微笑。

* 模仿動作與語言

Advertisiment

模仿在寶貝成長的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通過模仿, 寶寶能更全面地與成人溝通、更好地表達自己。 值得驕傲的是, 新生兒就具有這種能力, 寶寶出生後不久便能模仿媽媽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 出生天的寶寶能模仿成人手指的動作, 幾周後, 會蠕動嘴唇模仿言語動作。

* 運動能力

如果把手指放在寶寶的手掌上, 你會發現, 寶寶一下子就緊緊握住你的手, 那一刻也許你會興奮, 也許你會驚奇, 其實, 這是新生寶寶不具意識的一項“本領”, 稱為握持反射。 一般來說, 3~4個月時握持反射會消失, 寶寶開始有意識地抓取物體。

另外, 如果讓新生寶寶趴著, 你會發現寶寶有反射性的匍匐動作, 即雙手作爬行狀。 約到2個月大時,

Advertisiment
寶寶俯臥時就可交替踢腿了。 在寶寶不滿6個月時, 讓他俯臥在水裡, 他也會表現出協調性很強的不隨意游泳動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