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嬰兒一天排便多少次算正常

新生嬰兒一天排便多少次算正常呢?初為人父人母的一些青年男女對於照顧寶寶方面的知識很匱乏。 新生兒吃母乳大便時會金黃色, 偶爾會出現綠色。 有的時候寶寶經常會發生拉稀巴巴。 那麼我們就為大家普及下這方面的知識。

吃母乳的嬰兒大便呈金黃色, 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是呈軟膏樣, 均勻一致, 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 通常在新生兒期大便次數較多, 一般為一天排便2—5次, 但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 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 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 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

Advertisiment
因此, 吃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 只要嬰兒精神飽滿, 吃奶情況良好, 身高、體重增長正常, 家長就沒有必要擔憂。

要是嬰兒吃的是配方奶, 那麼大便通常呈淡黃色或是土黃色, 比較乾燥、粗糙, 如硬膏樣, 常帶有難聞的糞臭味。 要是奶中糖量較多, 大便可能變軟, 並略帶腐敗樣臭味, 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較多。 有時大便裡還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媽媽不要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 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軌跡, 孩子不同, 每日大便次數也不相同。 但要注意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 突然增至5~6次大便, 則應考慮是否患病。

在母乳餵養時, 細心的父母可通過觀察新生兒的大便, 瞭解母乳的品質, 也可以得知媽媽的營養是否適當,

Advertisiment
以便調整飲食結構及科學哺乳。 例如:

新生兒的大便呈黃色, 且糞與水分開, 大便次數增多, 說明新生兒出現消化不良, 提示母乳中含糖分太多。 因為糖分過度發酵使新生兒出現腸脹氣、大便多泡沫、酸味重, 媽媽應該限制糖的攝入量, 適當控制澱粉的攝入量。

當母乳中蛋白質過多或是蛋白質消化不良時, 新生兒的大便有硬結塊, 惡臭如臭雞蛋味, 此時媽媽應該注意限制雞蛋、豆製品、瘦肉、奶類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的攝入量。

當母乳餵養不足時, 大便色綠量少且次數多, 呈綠色粘液狀, 新生兒常因饑餓而多哭鬧。 這種情況只要給予足量餵養後, 大便就可以轉為正常。

當母乳中脂肪含量過多是, 新生兒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多,

Advertisiment
糞便中有不消化食物。 這時可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 讓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 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質含量較多, 容易消化, 富於營養, 而後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 不易消化。 必要時母親可在餵奶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 先飲一大杯淡鹽開水, 稀釋乳汁, 然後再給孩子哺乳。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的新生兒一天排便多少次為正常,

溫馨提示:因為寶寶剛生下來不會說話, 父母可觀察其大便來判斷寶寶健康狀況, 發生非正常的情況及時需要諮詢專業醫生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