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黃疸家長莫擔心

 

新生兒出生之後, 不少爸爸媽媽都會發現寶寶皮膚看起來黃黃的, 不像電視劇裡的小寶寶那樣粉嫩。 其實這都是新生兒黃疸惹得禍。 所以家長不需要太擔心, 因為新生兒黃疸可以自行消退。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出現的黃疸, 稱之為新生兒黃疸, 主要症狀為皮膚、黏膜、鞏膜發黃, 寶寶食欲不振、不安躁動, 體溫可能也會有所上升。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中一種很常見的疾病, 臨床上有60%的足月產寶寶在出生後一周內會出現黃疸, 80%的早產兒會在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

Advertisiment

產生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有哪些

1、 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特有的一種現象, 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 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 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 易被破壞, 胎兒出生後, 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 約為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 由於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 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 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2、 母乳性黃疸:因吃母乳而發生, 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 由於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 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 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泄, 濃度增加, 出現新生兒皮膚和鞏膜的黃染。

3、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 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

Advertisiment
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 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 且造成的黃疸較輕。 據報導, 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為11.9%。

4、 感染性黃疸:因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 使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 病毒感染多為宮內感染, 以巨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 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 較為少見。

新生兒黃疸多久能退?

新生兒黃疸多數在出生後的第2-3天出現, 起初是眼結膜、鼻頭、額頭等顏面部發黃, 第4-5天稍加重, 軀幹和四肢也會稍顯發黃, 第5-6天以後就會逐漸減輕, 到7-10天可以完全消失。

而早產(即妊娠不足于37周)的嬰兒, 其黃疸會退得晚些,

Advertisiment
約需要10-15天左右才能消失。

新生兒黃疸應該如何護理

1、讓寶寶胎便儘早的排出:因為胎便裡含有很多膽黃素, 因為如果胎便不排出乾淨膽黃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的特殊的肝腸迴圈重新到吸收到血液裡使黃疸增多。 怎樣看胎便是否排乾淨呢?主要是看胎便從黑色胎便轉變為黃色胎便就是排乾淨了。

2、多給新生寶寶曬太陽, 冬天室外太冷的話可以將寶寶放在居室內陽光較為充足的地方, 讓陽光直射到寶寶的皮膚上, 同時注意保護好寶寶雙眼以免引起損傷。

3、媽媽應儘早開奶, 並給予足夠的餵奶頻次, 防止寶寶饑餓。

4、對於吸吮力比較弱的新生寶寶, 可以把乳汁擠到杯子裡用滴管喂寶寶, 慢慢刺激寶寶的吸吮反射。

Advertisiment

5、寶寶若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 例如活動力軟弱, 食欲減弱, 嗜睡、嘔吐、發燒等現象時, 應立即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