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黃疸可以繼續喂母乳嗎

黃疸的原因很多, 要針對黃疸的原因加以處理。 過去把媽媽不會喂或喂不好才會讓新生兒有這類黃疸, 都叫做「母乳性黃疸」常被誤會, 所以現在已經儘量不叫「母乳性黃疸」, 而改名為「母乳餵食不良性黃疸」或「挨餓性黃疸」, 是指新生兒初期因為沒有得到足夠、正確的協助而餵食不良所造成。

而所謂餵食不良, 是指媽咪沒有餵奶經驗, 不會評估寶寶有沒有吃飽, 而讓寶寶一直處於饑餓的狀態, 讓黃疸排得不好, 也就是「腸肝迴圈」不佳而造成黃疸!因為黃疸是經由肝臟排到小腸, 然後再經由糞便被排掉,

Advertisiment
糞便有膽汁所以會黃黃的;但若寶寶母乳喝得很少, 膽汁到了小腸, 又被身體吸收回體內, 黃疸一直排不掉, 才會讓黃疸升高, 這就是餵食不良造成的!

要避免這一類的黃疸, 應在出生後儘早開始肌膚接觸, 在嬰兒想吃的時候就哺乳, 而且確定嬰兒有正確含奶、吃到奶水;絕對不是停止喂母奶, 反而要鼓勵多喂, 吃的夠, 黃疸才退的快, 若寶寶奶喝得很少或空腹, 就會越來越黃!

另外有種跟母奶相關, 而且可能要暫時停喂母乳的狀況是, 母乳裡因為脂肪酸代謝問題而造成的黃疸, 大多在寶寶兩三周之後發生, 因為母乳所含的成分跟體內競爭黃疸的代謝, 讓寶寶黃疸降不下來。 這時只要停喂母乳48小時或一段時間, 等黃疸降下來很快就可以繼續喂。

Advertisiment

若還是不清楚, 一定要請教小兒科醫師, 再決定要不要停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