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餵奶的3個小狀況 媽媽該如何應對?

新生寶寶的器官發育還沒有完善, 而且寶寶在進食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吞咽不少空氣, 這樣會讓寶寶喝完奶後打嗝或者溢奶, 這一般都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不過媽媽只要注意正確的餵奶姿勢和方法, 這些現象會避免出現, 也會隨著寶寶的年齡不斷增長而漸漸減少。

給寶寶餵奶, 媽媽們都深有體會:寶寶吃完奶之後都或多或少出現打嗝、溢奶、嘔吐等等小狀況。 這些小狀況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會不會有危害呢?媽媽們又應該怎麼應對呢?

寶寶打嗝的處理

一、打嗝

寶寶在餵奶時打嗝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把膝蓋屈到胸前, 滿臉苦相, 看起來好像正處於打嗝的痛苦之中, 則可能是在吃奶時吞下去了一些空氣。

一般打嗝兒有困難的寶寶在2個星期之後就會好一些, 因為那時消化系統已經適應了食物, 寶寶也開始能做到進食時不把空氣吞下去了。

怎麼處理:

寶寶有時候哭鬧, 如果你確信他不是餓了想吃東西, 就很可能是想打嗝兒了。 他會趴在你胸前, 但不是想吃奶, 而是希望得到你的撫慰。 這時你最好讓他趴在你肩膀上, 拍拍他的背, 或者讓寶寶坐在你大腿上, 一隻手的手掌抵著他的胸部, 位置以寶寶的下巴正好位於你的拇指和食指之間為宜, 另一隻手輕拍他的背。

餵奶時, 儘量保持寶寶的頭部比腹部高。

Advertisiment
寶寶哭鬧會吞下去過多的空氣, 因此, 在他感到不適之前餵奶可以避免進入這個“惡性循環”。

二、溢奶

一般情況下, 嬰兒出現溢奶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小寶寶的胃比較淺, 並且食道下三分之一的環狀括約肌尚未發育完全。 在餵食後, 因為胃部脹大產生壓力, 括約肌的收縮強度又不足以阻止胃部食物回流, 所以寶寶往往會出現溢奶的現象。 這種情況多發生于剛出生嬰兒。

寶寶溢奶的處理

怎麼處理:

1、餵奶時要將孩子抱起來餵奶, 不要睡著餵奶;

2、餵奶過程中要間斷拔出乳☆禁☆頭, 讓孩子喘口氣, 稍稍調整一下, 然後繼續喂;若是母乳餵養, 在母乳多的情況下, 讓母親稍壓乳☆禁☆房, 減緩乳汁流出速度, 讓孩子能吸一口, 咽一口。

Advertisiment
若是人工餵養, 餵奶時一定要將乳汁充滿乳☆禁☆頭, 一般要求奶瓶應傾斜45度以上, 千萬不可將奶瓶平放, 乳☆禁☆頭中一半是奶, 一半是空氣, 這樣孩子吃進很多空氣, 喂完後, 孩子在排氣時, 很容易將奶帶出。

3、喂完奶以後, 應將孩子抱著豎起, 輕拍其後背, 讓孩子將咽下的空氣排出後在放平睡下。

4、餵奶量不宜過多, 間隔不宜過密。

三、嘔吐

寶寶吐奶之後, 如果沒有其他異常, 一般不必在意, 以後慢慢會好。 一般寶寶十個月以後, 就會減少吐奶的現象。 寶寶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狀, 那是奶與胃酸起作用的結果, 也是正常的, 不必擔心。 但如果寶寶嘔吐頻繁, 且吐出呈黃綠色, 咖啡色液體, 或伴有發燒, 腹瀉等症狀, 就應該及時去醫院院檢查了。

Advertisiment

另外, 如果媽媽發現孩子有經常性的、嚴重的溢奶、吐奶的情況, 要予以重視。 最好去醫院排除病理性溢奶的可能, 因為吐奶很有可能是幽門狹窄或是其他腦部、腸胃問題的表徵。 媽媽一旦發現寶寶吐奶比較嚴重, 千萬不能大意, 要及時去醫院問問醫生的意見。

寶寶嘔吐的處理

怎麼處理:

1、在寶寶吐奶時, 第一個步驟便是將寶寶直立抱起, 接下來便是將寶寶的頭, 往左右任一側傾斜, 讓奶水能順利流出, 千萬不可讓寶寶的頭部向上仰起, 否則奶水反而容易流入氣管中!

2、平躺時發生嘔吐, 應迅速將寶寶臉側向一邊, 以免吐出物向後流入咽喉及氣管。

3、把手帕纏在手指上伸入口腔中, 甚至咽喉, 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來,

Advertisiment
以保持呼吸道順暢, 然後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4、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時, 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了, 使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 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 使其能咳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