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護理技巧 + 新生兒護理注意事項

期待已久的寶寶終於降生了, 新升級做了爸爸媽媽的您, 除了興奮激動欣喜之外, 是不是還有一點點的不知所措呢?從現在開始, 這個新生命完全的, 無條件的依賴你, 信任你。 你該如何去保護TA、照顧TA呢?下面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如何正確的護理新生兒吧。

Advertisiment

新生兒護理

新生兒臥室應安靜清潔, 佈置優雅, 陽光充足。 有條件的話, 寶寶室內溫度可控制在21度—24度之間, 濕度為60度—65度左右。

新生兒護理常規

新生兒由於腸道發育還沒完全, 而且臀部皮膚細嫩, 因此經常會有便秘、腹瀉、尿布疹、紅臀等等的問題, 因此如何正確處理新生兒的大小便顯得尤其重要。

新生兒大便:新生兒大便裡面, 隱藏了很多寶寶身體裡的小秘密。 爸媽可以通過觀察寶寶便便的性狀、排便次數等, 去瞭解寶寶消化狀態和適時調整孩子飲食。 爸媽對孩子每天的大便次數要心中有數,

Advertisiment
留意便便的顏色有沒有異常, 有沒有特殊氣味等。

嬰兒尿布疹:尿布疹是發生在裹尿布部位的一種皮膚炎性病變, 也稱為嬰兒紅臀, 表現為臀部與尿布接觸區域的皮膚發紅、發腫, 甚至出現潰爛、潰瘍及感染, 稍有輕微的外力或摩擦便會引起損傷。 繼續發展則出現滲出液, 表皮脫落, 淺表的潰瘍, 不及時治療則發展為較深的潰瘍, 甚至褥瘡。

臀部護理:寶寶肌膚嬌嫩, 特別是臀部經常被尿布包裹著, 容易引起尿布疹。 保護及護理寶寶的臀部肌膚, 成了新手爸媽的一項必修課。 護理寶寶臀部, 最重要是勤換尿布, 讓寶寶臀部保持乾爽。

臍帶護理:寶寶臍帶切斷後, 臍帶殘端會逐漸乾枯變細而成為黑色。 通常在出生後3—7天內, 臍帶殘端會逐步脫落。

Advertisiment
臍帶結紮剪斷部位容易感染, 同時臍帶可直達寶寶的體內血管, 因此在斷臍後, 對臍帶殘端的護理非常重要。

相關閱讀:新媽課堂:新生兒護理須知有技巧

新生兒護理技巧

媽媽對於新生兒在生命中出現, 剛開始還是有些緊張的, 不知道該從而做起。

Advertisiment
不過媽媽不需要擔心, 這裡為您介紹四點新生兒護理技巧, 包括新生兒皮膚護理、眼睛護理、耳鼻以及肚臍護理, 這些部位都是新生兒身體比較敏感的部位。 以下關於新生兒護理技巧能夠幫助媽媽能讓新生兒健康成長。

1、新生兒皮膚的護理:新生兒不需要肥皂。 肥皂是一種脫脂劑, 而新生兒的皮膚很嬌嫩。 新生兒需要保留所有的天然油脂, 所以6個星期前只能用水洗。 6個星期後, 可以用肥皂。 媽媽也許想要試試一種特別的液體肥皂, 這種肥皂只需加到洗澡水裡就行, 無須沖洗。 一定要用沾有肥皂的手指好好地擦洗過所有的褶皺, 然後再沖洗乾淨。 將皮膚徹底揩幹, 潮濕的褶皺部分非常容易導致發炎,

Advertisiment
絕不要使用爽身粉。

2、新生兒眼睛的護理:給新生兒清洗眼部的時候, 先把幾個棉球在濕水裡沾濕, 再擠幹水分, 擦每一隻閉上的眼睛的時候都要換一個新的棉球, 從內眼角向外眼角擦。

3、新生兒耳鼻的護理:鼻子和耳朵是具有自淨功能的器官, 所以媽媽不要試圖往裡面塞什麼東西或者以任何方式干擾它們。 往鼻孔裡或者耳朵裡塞棉球大小的東西只會把原來就在那兒的東西推到更往裡的位置去。 讓裡面的東西自然掉出來的辦法要好得多。

4、新生兒肚臍的護理:嬰兒一出生臍帶就會被夾住並立刻剪斷, 只留下5-8釐米的根部。 過幾天, 臍帶就乾枯了, 然後它會脫落。 媽媽可以每天用0.2%-0.5%聚乙烯醇醚絡碘溶液輕擦臍帶部位, 然後用消毒紗布蓋好。儘量多讓這一部位通風,因為這樣有助於加速收縮和痊癒。有異常的情況出現,要及時請教醫生。

新生兒護理誤區:

1、讓新生兒豎直坐

這個行為對新生兒絕對是嚴禁的,因為這時新生兒的脊柱很脆弱,強行豎直會導致脊柱甚至能彎曲變形,3個月大的嬰兒才能垂直豎立。

2、給寶寶做瑜伽或武術

這些激烈動作只會讓骨骼尚未發展完全的嬰兒造成危害,還可能導致嬰兒腦出血或是視網膜問題。

3、冬天給寶寶洗冷水澡

寶寶身體抵抗力差,如果用冷水直接沖洗,容易造成娃娃感冒生病。不建議給過小的寶寶在冬天洗冷水澡。

4、搖晃嬰兒

為了哄睡,很多大人喜歡搖晃寶寶。其實寶寶是被你們搖暈的,而不是睡著的。搖晃小寶寶,很容易損害到他們頸部的肌肉和韌帶的,嚴重的話甚至會扭傷寶寶的頸部。而且寶寶腦內組織如"豆腐"般脆弱,過度頻繁搖晃導致腦出血;另外,嬰兒顱底及內面較平滑,腦組織固定不是很結實,受到強大的外力時容易晃動,大腦表面與頭骨下的靜脈相接的血管也會晃動。晃動的大腦組織很容易被突然改變的外力"撕裂",引發硬腦膜下或蜘蛛膜下腔出血等急症。

5、綁腿

很多老一輩的認為孩子雙腿天生彎曲,需要通過綁腿來糾正。幼稚教育專家告訴你,其實捆綁方式包裹嬰兒使髖關節長期處於伸展位,不利於嬰兒髖關節的穩定,容易發生髖關節發育不良,隨著日齡、月齡或年齡的增長逐漸出現半脫位,若不及時治療可能致殘。

6、喂涼水

有些家庭無所謂地讓小寶寶喝涼水,夏天還讓吃雪糕、冰棒等,因為嬰兒的消化系統未完善,一旦喝了涼水容易導致腹瀉。

7、睡姿定型枕

小寶寶容易被旁邊的固定枕堵住口鼻引起窒息。而且固定的睡姿,不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

新生兒護理注意事項

1、餵養:新生兒消化功能差,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要堅持母乳餵養。若無母乳餵養,可用嬰兒配方奶粉。

2、預防感染:新生兒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儘量減少親戚、朋友探望,護理新生兒前應用肥皂洗手,洗乾淨手對預防新生兒感染十分重要。家裡患有感冒或各種傳染病的人更不要接觸新生兒。

3、皮膚護理:新生兒的皮膚嬌嫩,保持皮膚乾燥和清潔十分重要,特別是皮膚皺褶處,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要每天洗澡、更換衣服,尿布濕了及時更換,每次大小便後都應清洗乾淨,女嬰清洗外☆禁☆陰時應從會陰向肛門擦洗,以防止肛門周圍的糞便污染陰☆禁☆道及尿道口。

4、五官護理:注意新生兒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處的清潔,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於口腔粘膜細嫩、血管豐富,極易擦傷而引起感染,故不要經常用力擦洗口腔。

5、洗澡:從醫學角度講,有條件的家庭應該每天給新生兒洗澡,但有時由於條件有限,洗澡時室內溫度難以保證,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則根據氣候來選擇兩次洗澡間隔的時間:炎熱的夏天,可每天洗1-2次澡;春、秋或寒冷的冬天,由於環境溫度較低,如家庭有條件使室溫保持在26℃-28℃,水溫在38℃-50℃之間,選用的浴液或肥皂應為對皮膚刺激小的嬰兒專用肥皂。

6、大便觀察: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若還未解小便者,應喂些溫開水,並用溫熱水洗臀部,促進其排尿。正常新生兒大多數在生後12小時以內開始排大便,新生兒出生1-2天內大便一般是黑綠色的,以後逐漸變黃、變軟、有粘性,大便性質比較粘稠,呈墨綠色,稱為“胎糞”,在生後2-3日內陸續排出。

相關閱讀:新生兒皮膚護理的方法

然後用消毒紗布蓋好。儘量多讓這一部位通風,因為這樣有助於加速收縮和痊癒。有異常的情況出現,要及時請教醫生。

新生兒護理誤區:

1、讓新生兒豎直坐

這個行為對新生兒絕對是嚴禁的,因為這時新生兒的脊柱很脆弱,強行豎直會導致脊柱甚至能彎曲變形,3個月大的嬰兒才能垂直豎立。

2、給寶寶做瑜伽或武術

這些激烈動作只會讓骨骼尚未發展完全的嬰兒造成危害,還可能導致嬰兒腦出血或是視網膜問題。

3、冬天給寶寶洗冷水澡

寶寶身體抵抗力差,如果用冷水直接沖洗,容易造成娃娃感冒生病。不建議給過小的寶寶在冬天洗冷水澡。

4、搖晃嬰兒

為了哄睡,很多大人喜歡搖晃寶寶。其實寶寶是被你們搖暈的,而不是睡著的。搖晃小寶寶,很容易損害到他們頸部的肌肉和韌帶的,嚴重的話甚至會扭傷寶寶的頸部。而且寶寶腦內組織如"豆腐"般脆弱,過度頻繁搖晃導致腦出血;另外,嬰兒顱底及內面較平滑,腦組織固定不是很結實,受到強大的外力時容易晃動,大腦表面與頭骨下的靜脈相接的血管也會晃動。晃動的大腦組織很容易被突然改變的外力"撕裂",引發硬腦膜下或蜘蛛膜下腔出血等急症。

5、綁腿

很多老一輩的認為孩子雙腿天生彎曲,需要通過綁腿來糾正。幼稚教育專家告訴你,其實捆綁方式包裹嬰兒使髖關節長期處於伸展位,不利於嬰兒髖關節的穩定,容易發生髖關節發育不良,隨著日齡、月齡或年齡的增長逐漸出現半脫位,若不及時治療可能致殘。

6、喂涼水

有些家庭無所謂地讓小寶寶喝涼水,夏天還讓吃雪糕、冰棒等,因為嬰兒的消化系統未完善,一旦喝了涼水容易導致腹瀉。

7、睡姿定型枕

小寶寶容易被旁邊的固定枕堵住口鼻引起窒息。而且固定的睡姿,不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

新生兒護理注意事項

1、餵養:新生兒消化功能差,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要堅持母乳餵養。若無母乳餵養,可用嬰兒配方奶粉。

2、預防感染:新生兒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儘量減少親戚、朋友探望,護理新生兒前應用肥皂洗手,洗乾淨手對預防新生兒感染十分重要。家裡患有感冒或各種傳染病的人更不要接觸新生兒。

3、皮膚護理:新生兒的皮膚嬌嫩,保持皮膚乾燥和清潔十分重要,特別是皮膚皺褶處,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要每天洗澡、更換衣服,尿布濕了及時更換,每次大小便後都應清洗乾淨,女嬰清洗外☆禁☆陰時應從會陰向肛門擦洗,以防止肛門周圍的糞便污染陰☆禁☆道及尿道口。

4、五官護理:注意新生兒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處的清潔,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於口腔粘膜細嫩、血管豐富,極易擦傷而引起感染,故不要經常用力擦洗口腔。

5、洗澡:從醫學角度講,有條件的家庭應該每天給新生兒洗澡,但有時由於條件有限,洗澡時室內溫度難以保證,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則根據氣候來選擇兩次洗澡間隔的時間:炎熱的夏天,可每天洗1-2次澡;春、秋或寒冷的冬天,由於環境溫度較低,如家庭有條件使室溫保持在26℃-28℃,水溫在38℃-50℃之間,選用的浴液或肥皂應為對皮膚刺激小的嬰兒專用肥皂。

6、大便觀察: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若還未解小便者,應喂些溫開水,並用溫熱水洗臀部,促進其排尿。正常新生兒大多數在生後12小時以內開始排大便,新生兒出生1-2天內大便一般是黑綠色的,以後逐漸變黃、變軟、有粘性,大便性質比較粘稠,呈墨綠色,稱為“胎糞”,在生後2-3日內陸續排出。

相關閱讀:新生兒皮膚護理的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