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護理│嗆奶、嗆咳、吐奶、嘔吐

嗆奶、嗆咳

第一部分

母乳餵養的嬰兒如果母親的噴乳速度較快, 強度比較大;奶瓶餵養的奶嘴孔過大, 奶的流量大;或者嬰兒喝水喝的太快或者第一次嘗試喝水, 都有可能出現嗆奶、嗆咳。 但是這種嗆咳不會持續太久, 控制好奶水的流量, 熟悉餵養習慣後都能改善。

母乳餵養的媽媽如果噴乳速度較快, 強度較大, 可以先擠出一部分乳汁繼續再喂;

奶瓶餵養要確定用奶瓶餵奶時, 確定奶嘴上的孔不太大(太大孔會讓奶瓶中奶的流速很快), 也不要太小(太小會對嬰兒吃奶造成障礙, 讓他吞進更多的空氣)。

Advertisiment
翻轉奶瓶後滴出幾滴奶, 然後停止, 說明奶嘴上的孔大小合適。

嬰兒喝水引起的嗆咳, 逐漸讓嬰兒熟悉學飲杯或者水杯之後即可改善;

如果嬰兒持續嗆咳, 並且每次餵奶時都會嘔吐, 就要諮詢兒科醫生, 這些症狀可能提示肺部或者消化道存在問題。

溢奶、吐奶

第二部分

大部分滿月前的嬰兒在吃完奶後, 會不時的溢奶或者吐奶。 這是因為食管和胃之間的肌肉“閥門”(賁門)還沒有發育成熟。 在發育不成熟的情況下, 該肌肉“閥門”比較鬆弛, 關閉不緊, 使胃中的食物較易返回食管, 從嘴裡吐出來。 吐奶這個現象一般是正常的, 關閉不緊, 使胃中的食物較易返回食管, 從嘴裡吐出來。

吐奶現象是正常的, 不會傷害到嬰兒。 隨著嬰兒的成長,

Advertisiment
通常在1歲左右, 這個問題會的到解決。 如果嬰兒體重正常增長, 而且並沒有其他問題, 那麼不必為吐奶擔心, 但是如果吐奶發生的非常頻繁, 且伴隨痢疾、皮疹、體重停止增長等症狀, 說明可能發生了食物過敏或者胃腸道問題, 應該去醫院就診諮詢醫生。

正常的吐奶要徹底解決是不可能的, 但是可以用下列方法幫助嬰兒減少吐奶的頻率和吐奶量。

每次喂完奶時都儘量安靜、平靜且愉快。

嬰兒吃奶過程中避免打擾、突然的噪音、強光和其他分散嬰兒注意力的事情。

吃配方奶粉的嬰兒在餵奶過程中至少每隔3~5分鐘就要拍嗝(如何拍嗝見後文)。

不要讓嬰兒平躺著吃奶。

每次吃完奶, 將嬰兒豎立抱起20~30分鐘。

剛喂完奶時不要擠壓嬰兒的腹部或者劇烈玩耍,

Advertisiment
不要讓嬰兒練習趴。

儘量在他極度饑餓前餵奶。

用奶瓶餵奶時, 確定奶嘴上的孔不太大(太大孔會讓奶瓶中奶的流速很快), 也不要太小(太小會對嬰兒吃奶造成障礙, 讓他吞進更多的空氣)。 翻轉奶瓶後滴出幾滴奶, 然後停止, 說明奶嘴上的孔大小合適。

嘔吐

第三部分

嘔吐和吐奶是有區別的, 吐奶反應不強烈, 從口中溢出。 嘔吐一般呈噴射性嘔吐(嘔吐時嘔吐物噴射幾釐米遠, 而不是從口腔中漏出)。 如果是嘔吐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 確認嬰兒的胃和小腸之間是否存在賁門發育異常。 另外, 持續時間超過8小時或者2~3次餵養的嘔吐, 或者伴隨脫水或者發熱的嘔吐, 都需要交由兒科醫生來診斷。

Advertisiment

胃食管反流病

少數情況下, 出生幾周或者幾個月的嬰兒, 吐奶的現象會逐漸嚴重, 而沒有逐漸好轉, 雖然不是強烈的反射性嘔吐, 但是吐奶的發作率高。 這是由於食管下段肌肉過於鬆弛, 導致胃內容物向上反流。 這種疾病叫做胃食管反流病(GERD), 一般來說, 通過一下措施可以控制胃食管反流病:

避免過度餵養, 可以多次少量給孩子餵奶

經常給孩子拍嗝

每次給孩子餵奶之後, 將他放置于安全、安靜的地方, 讓他保持直立的坐姿, 持續至少30分鐘

如果以上措施不能緩解, 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餵養困難

嬰兒餵養困難的情況有三種, 奶量攝入過多, 奶量攝入不足, 厭食或者消化不良, 其中奶量攝入過多、厭食、消化不良都會出現嘔吐。

Advertisiment

奶量攝入過多

如果孩子使用奶瓶喝奶, 每次攝入120~180ml

吃完奶後, 孩子吐出了大部分或者全部的奶

孩子大便很稀, 每天大便8次以上。 如果是母乳餵養, 大便稀或者更頻繁有時候是正常的。

厭食或者消化不良

孩子飲食後, 吐出了大部分或者全部食物

每天大便8次以上, 大便很稀, 便中帶血

出現嚴重的皮疹

感染性因素

嬰兒出生的前幾個月, 引起嘔吐的常見原因還有胃腸道感染, 嘔吐次數較多, 或者出現脫水現象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輔食不耐受或者輔食過敏

添加輔食之後, 如果出現食物不耐受或者食物過敏, 也會出現嘔吐的現象。

很多兒科疾病都可以引起嘔吐, 但是首先要區別嘔吐和吐奶。 嘔吐是指胃內容物強有力的從口腔中吐出;而吐奶(大多數見於1歲以內)則是內容物輕微的反流到口腔中, 有時候會伴隨打嗝。

剛出生的幾個月內,特別是剛剛開始餵奶的幾個小時內,嬰兒很容易吐出小口的配方奶或者母乳。這種吐奶現象是一種偶然的食管反流,食物從胃裡沿著食管反流到口腔。可以通過拍嗝,進食之後限制劇烈運動,就能減少吐奶。而且隨著孩子的年齡增大,吐奶的可能性也會逐漸變小,但是仍然會有輕微的吐奶,一直持續到10~12個月。吐奶並不是嚴重的問題,而且不會影響到孩子的體重正常增長。

少數情況下,嬰兒在出生不到1個月的時候也可能出現嘔吐,如果嘔吐反復發生,或者噴射力格外大,應該諮詢醫生,可能是輕微的餵養困難,奶粉餵養的嬰兒如果牛奶蛋白過敏也會出現嘔吐,也有可能是某些嚴重的疾病的臨床表現。

大約在孩子2周至4個月的時候,持續而嚴重的嘔吐可能由於胃出口肌肉增厚而導致,就是常說的幽門肥大性狹窄,這種幽門的肥厚,會阻止食物通過胃部的出口(幽門)流入腸道內。這種疾病的症狀,每次餵食後,孩子都會有劇烈的嘔吐,持續15~30分鐘,需要及時去醫院治療,有的需要手術治療。

有時候會伴隨打嗝。

剛出生的幾個月內,特別是剛剛開始餵奶的幾個小時內,嬰兒很容易吐出小口的配方奶或者母乳。這種吐奶現象是一種偶然的食管反流,食物從胃裡沿著食管反流到口腔。可以通過拍嗝,進食之後限制劇烈運動,就能減少吐奶。而且隨著孩子的年齡增大,吐奶的可能性也會逐漸變小,但是仍然會有輕微的吐奶,一直持續到10~12個月。吐奶並不是嚴重的問題,而且不會影響到孩子的體重正常增長。

少數情況下,嬰兒在出生不到1個月的時候也可能出現嘔吐,如果嘔吐反復發生,或者噴射力格外大,應該諮詢醫生,可能是輕微的餵養困難,奶粉餵養的嬰兒如果牛奶蛋白過敏也會出現嘔吐,也有可能是某些嚴重的疾病的臨床表現。

大約在孩子2周至4個月的時候,持續而嚴重的嘔吐可能由於胃出口肌肉增厚而導致,就是常說的幽門肥大性狹窄,這種幽門的肥厚,會阻止食物通過胃部的出口(幽門)流入腸道內。這種疾病的症狀,每次餵食後,孩子都會有劇烈的嘔吐,持續15~30分鐘,需要及時去醫院治療,有的需要手術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冬季新生兒護理要注意什麼呢

    您好!冬季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室內的溫度、濕度和空氣的新鮮。第一,要注意孩子的戶外活動,接受太陽和冷空氣,冬天冷空氣的刺激,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系統的發育,可以堅持每天 1-2小時的戶外活動。第二,家長從... [詳細答案]

  • 2回答

    新生兒護理知識有些什麼呢

    你好,新生兒的護理其實是一項十分複雜,並且需要細心和耐心的工作。一般因為寶寶的骨骼發育還不是十分完善,同時寶寶睡眠的時間很長,所以寶寶睡姿是比較重要的。最好的睡姿是仰臥或者側臥,以避免壓迫胸部。同時... [詳細答案]

  • 2回答

    新生兒護理需要注意些什麼

    你好,這個一般是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是早產兒的話,需要注意的就比較多了,可以同就診的醫生交流一下。一般是要注意室溫和光線,夏季注意降溫,冬季注意保暖,室內光線要柔和,不要過於刺眼。同時,寶寶... [詳細答案]

  • 3回答

    新生兒護理要注意什麼呢

    每天要給小寶寶洗澡,可以用嬰兒沐浴乳和爽身粉,用70%的酒精用醫用棉簽給寶寶的臍帶消毒,然後在用肚臍貼貼好就可以了。產婦不要受涼,保持下身的衛生,注意休息。 [詳細答案]

  • 1回答

    冬季新生兒護理最容易出現哪些意外呢?

    冬天新生兒的護理要注意禦寒,注意保暖。冬天天氣乾燥,新生兒的皮膚很容易會出現瘙癢、乾燥的現象,因此,室內的濕度和溫度都要適中,如果室內開空調的話,就要放一台加濕器。少帶寶寶到外面,吹風的話容易感冒,...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