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新生兒要警惕脫水熱!

新生•健康

文/蓁蓁 編輯/周欣

(導語)新生兒突然發高燒, 媽媽通常會認為是著涼或者感染,卻往往忽視了導致新生兒高燒的一種常見病癥——脫水熱。

剛出生的寶貝有時會突然發起高燒, 體溫甚至能達到40℃。 寶貝好好的怎么就發燒了呢?是受涼了?還是身體被病毒、細菌感染了?該不該給寶貝加上一床小被子?還是找點兒消炎藥給他吃?在采取行動之前, 媽媽一定要知道, 寶貝發燒還有其他原因, 脫水熱就是常見的一種。

了解脫水熱

●在新生寶貝出現嚴重脫水后, 由于從皮膚蒸發的水分減少, 使機體散熱受到影響,

Advertisiment
從而導致體溫升高的現象就是脫水熱。

●新生兒脫水熱多發生在出生后2~4天的寶貝。

脫水熱的癥狀

1.體溫升高。 寶貝的體溫在短時間內迅速升高, 達到38℃~40℃。

2.情緒異常。 因為寶貝感到燥熱, 表現出煩躁不安及哭鬧, 但一般情況還好。

3.有脫水表現。 前囟稍凹陷、口唇黏膜干燥、皮膚發紅而且彈性下降、尿量減少、體重下降等, 都是寶貝脫水的表現。

Mi 提示:尿少是寶貝發生脫水熱的最早表現

出生幾天的寶貝由于吃奶量比較少, 每日尿4~5次;隨著吃奶量增加, 尿量增加到每日20~25次;6個月~1歲的寶貝, 隨著半流質輔食的增加和腎功能的逐漸完善, 每日排尿次數減少到15~16次。

導致脫水熱的原因

●內在因素

1.新生寶貝神經系統發育尚不成熟。

2.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

Advertisiment

3.汗腺沒有完全發育, 不能通過出汗帶走體內的熱量。

●外在因素

1.天氣炎熱干燥, 體內水分容易丟失。

2.室內溫度過高。

3.寶貝保暖過度, 使身體熱量不能散發出去。

4.水分補充不足。 新生寶貝身體中有80%是水, 而且新生寶貝體表面積相對較大, 水分蒸發較快。 當寶貝呼吸、出汗和排大小便時丟失的水分, 超過了吃奶時攝入的液體量, 就會發生脫水。

Mi 提示:

*寶貝體溫每升高1℃, 體內的水分就要蒸發掉10%。 這時如果不及時給寶貝補充水分, 脫水熱會越來越嚴重。

*寶貝的體溫如果不能很快降下來, 就可能誘發高熱驚厥, 造成寶貝大腦缺氧, 對大腦有一定的傷害。

治療脫水熱媽媽就能做

1.糾正脫水。 媽媽要給寶貝喂白開水和口服補液鹽水,

Advertisiment
而且應該少量多次地喂, 直到寶貝的尿量恢復正常, 就說明脫水已經基本糾正了。

2.加快散熱。 適當減少包裹寶貝的衣被, 調低室內溫度, 使寶貝加快散熱速度, 盡快讓體溫降下來。

3.監測體溫。 要每隔一小時給寶貝測一次體溫, 了解體溫變化情況。 如果寶貝的體溫有下降趨勢, 媽媽就可放心多了。

Mi 提示:

經過補充水分和加快散熱處理后, 如果寶貝的體溫仍沒有下降的趨勢, 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

預防脫水熱——不要過度保暖

1.保暖需適當。 雖然新生寶貝保暖不良容易發生體溫不升和硬腫癥, 但并不是室溫越高、捂得越多越好, 只要讓寶貝溫暖舒適就可以了。

小技巧:

媽媽摸摸寶貝的脖子后面和小手、小腳, 只要感覺是溫暖的,

Advertisiment
就說明保暖適當。

2.寶貝吃奶量要充足。 寶貝主要是通過吃奶攝取水分, 一般來說, 寶貝吃奶量足夠, 就不容易發生脫水熱。

3.必要時給寶貝喝水。 很多育兒書會建議母乳喂養的嬰兒不需要再喝水。 但是媽媽也不能太教條, 如果發現室內溫度過高、室內空氣干燥或保暖過度, 還是可以給寶貝喝一些白開水, 增加水分的攝入, 防止出現脫水熱。

分享到: 本文相關推薦 新生兒脫水的表現 新生兒體溫多少正常 新生兒體溫35度 小兒脫水熱治療 新生兒保暖內衣紅色的 新生兒熱痱子 新生兒體溫正常范圍 新生兒體溫 新生兒要補魚肝油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