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肺炎的預防和治療

新生兒肺炎, 包括胎糞吸入性肺炎、產前產時感染性肺炎、產後感染性肺炎、其中胎糞吸入性肺炎病死率較高, 故本節重點討論胎糞吸入性肺炎。

胎糞吸入性肺炎

是胎兒在宮內或娩出過程中吸入有胎糞的羊水後引起的敷衍, 其併發症多, 由於缺氧, 生後除肺炎外常伴有缺氧缺血性腦病, 顱內出血等多系統損害, 病死率高, 故又稱胎糞吸入綜合症。

病因:

為吸入被胎糞污染的羊水。 胎兒宮內窘迫、缺氧時, 輕則交感神經興奮, 胎心增快, 重則刺激迷走神經時胎心變慢、腸蠕動增強及肛門括約肌鬆馳,

Advertisiment
排出糞便(胎齡35周後, 迷走神經始見活躍, 缺氧時, 才易排出胎糞, 污染羊水, 故本病多見足月兒和過期產兒。 )另外缺氧使胎兒呼吸加深, 將胎糞吸入氣管內, 胎兒分娩後, 有效的呼吸將胎糞吸至肺泡。

臨床表現:多有胎兒宮內窘迫、缺氧病史, 羊水可被胎糞污染呈現黃色或深綠色, 指趾甲、皮膚、臍帶可被胎糞污染成黃或綠色;生後不久即出現呼吸困難, 鼻翼煽動及青紫, 呼氣性呻吟, 吸氣性三凹征, 兩肺常先有粗濕羅音及鼾音, 隨後出現細濕羅音。

治療:

1.一般療法:注意保暖, 最好將患兒置於中溫度環境中, 減少耗氧量。 足月兒一周內適中溫度為31攝氏度—33攝氏度、相對濕度50%左右。

2.對因治療:生後應迅速吸出患兒口中、氣管及胃內胎糞和羊水、以免再度吸入,

Advertisiment
反復抽吸內分泌物。

3.對症治療:抗生素, 可考慮使用氨()青黴素和第一代頭孢菌素治療。

預防與保健:積極防止胎兒窒息、缺氧。 胎兒娩出後, 用手環繞胎兒胸部, 兩拇指相遇於胸骨下端制止胎兒呼吸, 力爭在小兒未來部分開始呼吸前儘量將胎糞吸淨, 羊膜早破的孕婦在分娩前可用抗生素預防胎兒感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