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肚臍出血怎麼辦

新生肚臍出血, 多數是剪斷臍帶後護理不當導致的。 面對新生兒肚臍出血現象, 家長要多多加強學習, 及時消毒, 避免更嚴重的細菌感染。 此外, 新生兒處於生長發育期間, 一些器官和組織尚未發育成熟, 對藥物的反應敏感性強, 家長應注意慎重用藥, 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臍帶是寶寶在媽媽肚子中時用來接受母體的營養的, 出生後護士剪斷臍帶, 就會在斷臍處形成一個小傷口, 剛脫落的肚臍根部, 可能會滲出一些血水, 家長不用太緊張, 這個傷口會像一般的傷口那樣慢慢癒合。 但如果寶寶經常大聲哭鬧,

Advertisiment
腹壓持續增高就有可能出現少量出血;或者有些臍帶脫落的不完整, 在濕熱的肚臍上, 傷口很容易藏汙納垢而發炎, 加之寶寶會不自主的硬扯未脫落的臍帶, 肚臍就會出血。

新生兒肚臍出血常見原因

1、臍茸。 臍茸實際上是臍部粘膜的殘留物, 這是肚臍流水比較多的原因之一, 臍茸的外觀很像一塊粉紅肉, 位於肚臍中央, 分泌物較多, 護理時不注意碰之會有少量血性分泌物。 2、臍肉芽腫。 指由於斷臍後未癒合的傷口受異物的刺激形成的息肉樣小肉芽腫。 表現為臍部有櫻紅色腫物, 似米粒至黃豆大小的組織, 有濃、血性分泌物, 污染衣褲, 經久不愈。

3、臍出血。 臍帶脫落後的1周—1個月內, 新生兒若用力咳嗽、哭鬧使腹內壓升高時,

Advertisiment
臍殘留端內血管會有少許開放, 出現少量滲血。

4、臍炎。 凹陷的臍部是個陰暗的角落, 極易積水積汙, 且不易乾燥, 加上此處溫度適宜, 是細菌良好的培養基;再則斷臍後的臍殘端還未完全閉合, 無皮膚覆蓋, 若臍部護理不當, 細菌就可以在臍部大量地生長繁殖而引起臍炎。 初期表現為臍帶根部或臍帶脫落後的創面發紅, 有白膿性分泌物, 進一步臍周皮膚紅腫, 細菌甚至可通過解剖上尚未閉合的潛在通道臍血管進入血循環, 造成敗血症等嚴重後果, 故小兒臍炎必須及時處理。

新生兒肚臍出血的護理原則

1、臍帶脫落的科學護理。 在新生兒出生臍帶脫落前後, 護理人員通常會用95%酒精加以消毒, 可以加速臍帶的乾燥,

Advertisiment
以避免細菌感染。 正常的情況下, 臍帶在寶寶出生後約七至十天就會自然乾燥脫落, 通常不會超過十四天。 若護理不當, 發生出血的情況, 家長要用75%的乙醇擦去血跡, 再蓋上消毒紗布, 並用繃帶包紮臍部, 一般幾天後就可痊癒, 不必使用止血藥, 但應注意保持局部清潔衛生, 以防細菌感染。

2、保持肚臍的乾淨。 寶寶肚臍的分泌物很多, 家長要定期清潔。 每次給寶寶洗澡後, 要記得肚臍部位的水分要擦乾淨, 用棉棒沾95%的酒精在肚臍處擦拭, 不可把爽身粉撒在肚臍的周圍。 並于每次換尿布時, 檢查臍部是否乾燥, 若臍部仍為潮濕, 可重複以上的動作, 以95%的酒精再次擦拭。 乾燥後的肚臍就容易脫落, 也不易滋生細菌。

3、臍息肉芽謹防細菌感染。

Advertisiment
寶寶剪短臍帶後, 若持續兩、三個星期臍息肉芽都沒有消退的現象時, 可以找醫生用化學物質破壞肉芽, 待5-7天后, 臍息肉芽就會逐漸幹化並掉落。

4、情況異常及時就醫。 如果寶寶臍帶處不斷滲血、滲出清黃色液體或顆粒狀糞便等異常現象, 家長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這屬於嚴重的情況, 爸爸媽媽不可以擅作主張。

臍帶是細菌入侵的門戶, 如不精心護理, 可能導致新生兒臍炎, 嚴重者罹患敗血症。 新手爸爸媽媽平時要注意保持臍部清潔, 以免繼發感染;如果有感染存在, 要及時採取措施或到醫院就診。

此外, 新生兒處於生長發育期間, 一些器官和組織尚未發育成熟, 新陳代謝旺盛, 血液迴圈需要的時間短,

Advertisiment
吸收、排泄都比較快, 抵抗力弱, 容易生病, 對藥物的反應敏感性強, 用藥不當, 容易產生不良反應。

新生兒肚臍防護注意事項

1、注意防水。 在臍帶的護理過程中, 爸媽要特別注意保持臍部乾燥, 不要被尿布或者其他物品弄濕。 如果發現寶寶臍帶布濕了, 應該立即更換, 不要用髒手、髒布去摸、擦肚臍。 尿布不要蓋到臍部, 避免尿液或糞便沾汙臍部創面。

2、注意觀察。 部分新生兒寶寶由於臍帶結紮的帶子變松, 會有少量的滲液或者滲血。 如果發現蓋在臍帶上的紗布被血污染或者濕透的時候, 應該立即請醫生重新消毒結紮。

3、注意消毒。 每天洗浴後都要用75%酒精消毒, 從臍根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 不可以來回亂擦, 以免把周圍皮膚上的細菌帶入臍根部。

4、注意解熱鎮痛劑的使用。一般應避免使用此類藥物,因為這類藥物可引起新生兒青紫症、貧血,以及肚臍出血、吐血、便血等。除非萬不得已不可採用,即使應用劑量切忌不可過大,用藥時間不可過長。

5、注意某些抗生素的使用。氯黴素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可使服藥的新生兒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粒細胞缺乏症;新黴素可引起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和耳聾。

6、儘量少用藥。對於新生兒,應注意護理,避免生病,儘量少用藥,在新生兒發熱、炎症時儘量採用中藥製劑,清熱解毒藥,有很好的療效,選用一些中成藥沖劑和糖漿製劑服用。

貝瓦小編提醒:

臍帶是細菌入侵的門戶,如不精心護理,可能導致新生兒臍炎,嚴重者罹患敗血症。新手爸爸媽媽平時要注意保持臍部清潔,以免繼發感染;如果有感染存在,要及時採取措施或到醫院就診。

4、注意解熱鎮痛劑的使用。一般應避免使用此類藥物,因為這類藥物可引起新生兒青紫症、貧血,以及肚臍出血、吐血、便血等。除非萬不得已不可採用,即使應用劑量切忌不可過大,用藥時間不可過長。

5、注意某些抗生素的使用。氯黴素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可使服藥的新生兒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粒細胞缺乏症;新黴素可引起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和耳聾。

6、儘量少用藥。對於新生兒,應注意護理,避免生病,儘量少用藥,在新生兒發熱、炎症時儘量採用中藥製劑,清熱解毒藥,有很好的療效,選用一些中成藥沖劑和糖漿製劑服用。

貝瓦小編提醒:

臍帶是細菌入侵的門戶,如不精心護理,可能導致新生兒臍炎,嚴重者罹患敗血症。新手爸爸媽媽平時要注意保持臍部清潔,以免繼發感染;如果有感染存在,要及時採取措施或到醫院就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