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睡覺發出聲音是怎麼了

有不少寶寶睡覺時都會發出奇怪的聲音, 比如打呼嚕、哼唧、咯吱咯吱等, 為什麼寶寶睡覺會發出這些聲音呢?不同的聲音代表什麼問題呢?想必不少媽媽想知道吧, 那我們一起來瞭解下。

新生兒睡覺發出聲音

1、睡覺發出吭哧、吭哧的呼吸聲, 可能是寶寶要發熱。

症狀解析:寶寶發熱時, 一般體溫每升高1度, 基礎代謝率會增加13%, 每分鐘心跳加快15次, 導致呼吸頻率也會增快。 而且, 寶寶晚上睡覺大多是蓋著被子, 這樣不利於散熱, 所以, 一旦寶寶晚上睡覺時發出吭哧、吭哧的聲音, 就要及時測量寶寶體溫。

應對措施:

Advertisiment

1.不要用手觸摸判斷寶寶的體溫, 應該用溫度計測量準確的體溫。

2.如果寶寶不足6個月或者體溫低於38.5度, 可以採用物理降溫方法退熱。

3.如果寶寶超過6個月, 體溫超過38.5度, 應該立即服用退燒藥。

4.發熱時要減少寶寶身上的被子, 可以進行溫水擦浴, 多喝一些白開水等。

2、睡覺發出哼哼的吐泡泡聲, 預示寶寶可能要抽搐

症狀解析:抽搐大多是一種全身痙攣的表現形式。 此時, 寶寶出現神志不清、面色蒼白、口周發青、頭往後仰, 雙眼緊閉或者上翻, 雙手握拳、四肢伸直或彎曲, 全身表現有節奏的抽動, 嚴重的話, 寶寶還會伴隨著尿便失禁的情況。 所以寶寶會發出哼哼的吐泡泡聲。

應對措施:

1.當寶寶出現抽搐的情況時, 應立即將其身體側臥,

Advertisiment
頭部也一起轉過去。

2.不要讓寶寶的牙齒咬破舌頭, 也不要因為唾液回咽造成寶寶窒息, 一定要保證寶寶呼吸順暢。

3.不可以強行搬動寶寶的身體, 避免寶寶發生脫臼、骨折等意外傷害。

4.媽媽可以按壓寶寶的人中穴, 阻止抽搐, 按揉合穀穴緩解眼歪口斜, 然後撥打120急救電話。

3、睡覺發出空空的咳嗽聲, 吸氣時發出吼吼的喉鳴聲, 可能是寶寶得了急性喉炎。

症狀:6個月到3歲左右的寶寶很容易得急性喉炎, 寶寶可能還會出現發熱、聲音嘶啞等情況。 不過最慢煩的是喉哽塞, 因為寶寶經常在夜晚症狀會加重, 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煩躁不安等情況, 嚴重時還會出現呼吸衰竭、昏迷。

應對措施:

1.寶寶一旦出現喉炎, 媽媽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診,

Advertisiment
儘量讓寶寶保持安靜休息狀態。

2.要讓寶寶遠離可能加重喉哽塞症狀的誘因, 比如哭鬧、喊叫等。

3.避免寶寶喝涼水、冷飲、甜品和辛辣刺激的食物。

4、睡覺時發出咯吱咯吱的磨牙聲, 寶寶可能是得了腸蛔蟲症。

症狀解析:這是一種寶寶最常見的寄生蟲病, 常伴有噁心、嘔吐、腹痛等, 會影響寶寶的食欲和腸道功能, 進而導致寶寶發育遲緩。 有的寶寶可能會出現偏食, 有的寶寶則會表現為興奮不安、頭痛或精神萎靡等。

應對措施:

1.保持居家環境乾淨, 尤其是廁所必須清潔。

2.媽媽要讓寶寶養成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吃手、不隨地大小便的好習慣。

3.在出現腹痛時不能驅蟲, 避免蛔蟲受到驚嚇亂鑽, 引發膽道蛔蟲病。

4.可以吃一些偏酸的食物,

Advertisiment
促使蛔蟲安靜下來。

5.大一點的寶寶不必急於治療, 一般在一年之內可自然排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