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皮膚護理常見五問五答

一問:新生兒身上那層白白的東西是什麼

答:剛出生的寶寶皮膚上附著一層薄薄的乳白色油狀物, 這就是胎脂, 它是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和脫落的表皮細胞形成的。 胎脂不僅有保護皮膚、防止感染的作用, 如果環境溫度過低, 它還可減少身體熱量的散發, 從而保持新生寶寶體溫恒定。

該怎麼做: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不必清除胎脂, 這不僅因為胎脂具有保護的特性, 而且也因為它在2~3天就會自然地被皮膚吸收。 只有在新生兒皮膚的皺褶記憶體在大量胎脂堆積並可能引起刺激時, 才應把它擦拭乾淨。

Advertisiment

二問:新生兒的皮膚發白是怎麼回事

答:由於新生寶寶的血液循環系統發育不完善, 血液在下肢彙集, 使身體上半部的皮膚呈蒼白色, 而下半部則呈紅色。

該怎麼做:將新生兒抱起或移動體位, 這種上、下身皮膚顏色不同的現象就消失了。

育兒經驗分享:如果寶寶精神狀態沒有異常, 那就不用擔心。 不需要治療, 身體的顏色過幾天就會恢復正常。

三問:脫皮是正常現象嗎

答:在出生後的1~4星期, 寶寶的皮膚會有脫皮的現象, 尤其是手和腳。 這既不是濕疹, 也不表示寶寶是乾燥性肌膚, 而是新生兒特有的皮膚現象, 一般幾天內就會消失。 但若滿月後仍繼續脫皮或合併皮膚濕疹, 就要去醫院診治。

該怎麼做:應等待自然脫落,

Advertisiment
不能用毛巾或手搓, 以防皮膚損傷引起感染。 可以給寶寶洗澡, 但水溫不能過高, 以38~41℃為宜。 不可過度使用清洗用品。

育兒經驗分享:寶寶生下來沒幾天就開始脫皮, 在出生後一周時最嚴重, 連屁股和大腿上都有, 多用溫水清洗, 不用塗潤膚品, 慢慢地就好了。

溫馨提示:護理新生兒皮膚五要點

要點一:溫水是最好的清潔劑。

給寶寶洗臉、洗澡要用溫水, 因為新生兒皮膚的特殊性, 不建議經常使用洗護用品, 但可以幾天一用。 天天用不好, 會刺激皮膚;不用也不好, 清水洗不太乾淨。

要點二:清潔時注意皮膚褶皺處。

新生兒的汗腺分泌旺盛, 大小便次數多, 頸部、耳後、腋下、腹股溝、臀部等皮膚皺褶處, 很容易發生潰爛或感染, 故應勤洗並保持乾燥。

Advertisiment

要點三:不能隨便上藥。

當發現寶寶皮膚上出現疹子或者斑塊時, 決不能輕易上藥。 新生兒的皮膚角質層薄, 血管豐富, 有較高的吸收能力, 外用藥易引起刺激、吸收中毒或出現藥物副作用。

要點四:給寶寶臉上塗母乳不恰當。

往寶寶臉上塗母乳並不能讓面部皮膚白嫩, 反而會對寶寶有害。 因為營養豐富的母乳是細菌生長的溫床, 細菌很容易進入毛孔, 侵害寶寶柔弱的肌膚。

要點五:衣物清洗、消毒需徹底。

新生兒的衣物需常洗常換, 並準備專用的盆。 清洗時應用開水燙洗, 選用中性肥皂或嬰兒專用洗衣液, 要多漂洗幾次, 以減少殘留化工產品的刺激。 洗完應在太陽下曝曬, 以徹底消毒。

四問:寶寶屁股上有塊青色的胎記,

Advertisiment
會影響日後的健康嗎

答:在新生寶寶的腰部、臀部及背部, 常常會有淡灰青色或暗青色斑塊, 大小不一, 可能會呈現一個較大的斑印, 或者是多個較小的, 這叫做“蒙古斑”。 它是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一些黑色素細胞停留在真皮層延遲消失造成的, 是一種良性的先天胎記。

該怎麼做:蒙古斑是無害的, 不用治療, 通常在出生後3至 5年, 最遲在青春期之前消散。

五問:新生兒鼻子上黃白色斑點是什麼

答:新生寶寶的鼻尖、鼻翼甚至小臉上, 常會有很多黃白色的小疹子, 被稱為“粟粒疹”。 “粟粒疹”是由汗腺和皮脂腺短暫阻塞而造成的, 一般在幾周內會自行消退, 也有些可能要到一兩個月後才消失。

該怎麼做:不要用手去擠, 以免引起局部感染。

Advertisiment
也不能隨意塗抹藥物, 不當用藥會引起不良反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