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新生兒為何會長牙齒?

專家介紹在正常情況下, 新生兒嘴裡是看不到長出的牙齒的。 但在這個時期, 乳牙已經在牙槽裡形成, 並不斷地生長發育著, 乳門牙的牙冠已經鈣化並已接近口腔黏膜。 有個別的新生兒生後不久就有牙齒萌出, 醫學上稱為“乳牙早萌”。 據統計, 在一千個正常的新生兒中, 有一個會有“乳牙早萌”。

早萌的乳牙多為下門牙, 這種牙可能是正常的乳牙, 由於牙胚離開齦黏膜過近而早長出, 也可能是正常牙數以外的牙齒。 這種牙因為發育不全, 牙根沒有發育好, 或根本沒有牙根, 常是極易鬆動的, 有脫落被吸入氣管的危險。

Advertisiment

因此, 不論過早長出牙齒是否為正常牙齒, 只要有鬆動或自行脫落的可能性, 就應及早請醫生拔除。 如無鬆動但影響吸吮動作, 妨礙吃奶, 或咬傷口腔粘膜而形成潰瘍時, 也應拔除, 若無任何妨礙, 可予以保留。 如果新生兒嘴裡有多個乳牙過早萌出, 則有可能與內分泌或遺傳等有關, 應請醫生檢查。

另外, 每個新生兒在口腔的兩側頰部都各有一個較厚的脂肪墊隆起。 因個體差異, 有的新生兒更為明顯, 民間俗稱“螳螂嘴”。 舊習俗認為“螳螂嘴”妨礙新生兒吃奶, 要把它割掉。 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非常不科學的。 應該知道, 新生兒頰部的脂肪墊是每一個正常的新生兒所具有的, 它不僅不會妨礙新生兒吸奶, 反而有助於新生兒的吸吮作用,

Advertisiment
屬於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

因此, 新生兒的“螳螂嘴”千萬不能用針挑刀割或用粗布擦拭。 因為在新生兒時期, 唾液腺的功能尚未發育成熟, 口腔粘膜極為柔嫩, 比較乾燥, 易受破損, 加之口腔粘膜血管豐富, 所以細菌極易由損傷的粘膜處侵入, 發生感染。 輕者局部出血或發生口腔炎, 重者可引起敗血症, 危及新生兒的生命, 其後果是極其嚴重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