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溢奶該怎麼辦

主持人:還有一個比較常見的新生兒問題就是嬰兒吐奶, 也就是溢奶, 您認為父母該如何護理?

鄭東旖:新生兒溢奶一般在三四個月以內比較常見, 孩子出現吐奶時, 作為父母首先判斷一下是生理性的溢奶和病理性的溢奶。


孩子為什麼特別愛溢奶?

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包括三四個月以內, 他的胃是水準狀的, 如果喝飽了奶放平, 他的胃就像沒有擰上蓋子的瓶子放倒了一樣, 因為胃的上面是噴門, 胃的下口是幽門, 噴門的括約肌天生發育不是很好, 鬆馳度比較大一些, 幽門發育比較好, 吃完奶把孩子放平,

Advertisiment
噴門沒有很好收緊的作用, 新生兒經常出現胃食道不是很流暢的蠕動, 孩子一放倒再吃的多一點就往外溢奶, 這是非常常見不用特別擔心。

孩子吐奶的時候, 如果精神狀態非常好, 吃奶也很香, 比較有活力, 吐完奶什麼事也沒有照吃照喝, 沒有什麼痛苦的表情, 往往問題不是特別大, 也不用特別擔心。

如果是病理性吐奶的孩子往往有一個病史, 比如出生時有一些窒息、羊水吸入等不良病史, 孩子吐奶是非常厲害的(噴射性的嘔吐), 甚至吐出來酸臭的隔夜的奶, 這種要注意。

病理性吐奶孩子看上去特別痛苦, 不是特別有精神, 把孩子的小衣服解開, 腹部可以看到逆蠕動的腸形, 在胃的部位摸到一些硬塊, 要看看孩子是不是幽門肥厚、幽門梗阻。

Advertisiment

有時候孩子吐奶因為大量的奶從嗓子一下子出來的時候, 孩子來不及吐, 奶會從後鼻腔從前鼻孔裡面直接噴出來, 家長看到孩子從嘴、鼻子裡面一塊兒吐奶非常害怕, 遇到這種情況首先不要著急, 首先給孩子把鼻孔裡面的奶能看見的清潔乾淨, 讓孩子的頭向一面側就沒有什麼事了。

防止新生兒吐奶最好的辦法

每次吃完奶要把孩子豎起來, 讓孩子的頭能夠很舒服枕在你的肩上, 一個手抱著孩子, 另外一個手手心空起來呈半空狀, 在孩子的背部從下往上稍微用力, 這樣會起到震動的作用。

為什麼手心空起來?

空起來拍孩子的背孩子不會覺得疼, 但是振動的力量相對大一些。

Advertisiment
每次拍的時候讓孩子的小腦袋一點一點, 這種力度就可以了。

奶喝到胃裡面是從上到下進去, 在胃裡面為什麼會打嗝吐奶?

孩子吞下去的時候會吞下去很多空氣, 這些小氣泡形成大氣泡從下面往上拍比較容易把胃底的奶在胃下部的小氣泡融合成大氣泡容易拍出嗝來。 拍完孩子之後不要放平了睡, 把孩子的褥子變成30度角的斜坡, 讓孩子在30度角左右的斜坡上躺上半小時, 幫助他的奶很容易往下流, 這樣也能很好預防吐奶。

如果實在吐的特別厲害可以去兒科開一些促進胃腸道蠕動的藥, 一般來說通過拍奶體位的改變或者吃完奶之後右側臥位躺一會兒會讓孩子的吐奶有所緩解。 三四個月之後, 孩子打嗝、吐奶這種情況就會大幅度減小。

Advertisiment

早產兒出生的時候沒有瓜熟蒂落, 沒有發育成熟就被迫離開母體, 早產兒的生活能力、各個器官系統的發育沒有達到最佳水準就出來了, 所以早產兒的黃疸、吐奶可能會更常見一些, 包括餵養問題, 吸吮力弱等等都會多一些。 對於一個早產兒來說, 每次給他餵奶相對來說要比足月兒量少一些, 次數多一些。 一個足月兒每天餵奶要八次就可以了, 最多12次, 因為孩子有個體差異, 一般來說八九次就可以了, 因為每次吃的量多。 但是早產兒出生之後要有一個追趕性生長, 需要的營養物質很多, 但是他本身的消化能力、吞咽能力又迫使他吃不了那麼多, 在給早產兒餵養的時候如果早產兒已經出院了,

Advertisiment
一定是他的生活能力達到一定的水準醫生才會讓他出院的。

對於早產兒餵奶每次量少一些, 每次五六十毫升, 但是次數可以頻繁一些, 一般至少要喂12次, 這樣讓早產兒吐奶稍微少一些。 因為很多孩子吐奶一方面跟生理原因有關, 有的是喂的太多了, 胃裡實在裝不下當時就吐出來, 早產兒就是頻繁的喂, 每次的量適當比足月兒少一些。 一個星期一個星期往上增的量稍微適量慢增一些, 不超過公斤體重的20毫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