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有哪些身體活動和心理活動

睡覺是新生兒的主要活動, 所以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新生寶寶基本都是在睡覺。 所以, 在這期間可能總會突然醒一下。 但持續睡眠的時間也因人而異。 長的話可能是3-4 小時一動不動, 有的家長甚至擔心是不是停止呼吸而在旁邊一直觀察。 有的寶寶睡眠時間短, 為30分鐘, 不到一小時就醒, 搞得父母非常疲憊。 還有的寶寶有時長, 有時短, 時間不固定, 更是搞得家長生物鐘紊亂。 幾乎所有寶寶一睡醒就開始纏人, 如果不馬上給他餵奶的話, 他就開始大聲啼哭。 有的寶寶也會突然放聲大哭, 那可能是受驚了。

Advertisiment

但隨著寶寶逐漸適應家裡的生活, 餵奶時間逐漸固定, 睡眠時間也會變得越來越規律。 但在夜裡哭鬧2-3次也是很正常的。 有的寶寶少至一次, 多至4-5次$。 即使如此, 白天他會興奮。 睡醒或者是打瞌睡的時候, 會微笑, 不停地活動手腳。 掀起被子的時候, 他可能會用手抓傷自己的臉。

除此之外, 偶爾他也會表現出打哆嗦、打哈欠、放屁、持續打嗝兒、臉漲得通紅, 十分豐富。 也有的寶寶還會吃手。 不管怎樣, 只要寶寶精神好, 吃奶好, 一點都不用擔心。

不光如此, 在寶寶完全睡醒的時候, 把臉靠近他, 和他說話, 他也會有明顯的反應。 比如調整呼吸節奏、身體蜷曲、手腳晃動。 還有可能沖你微笑、出聲。 如果你撅嘴、吐舌頭、和他握手, 他有時甚至會模仿。

Advertisiment
在天氣好的時候, 拉開窗簾, 把他帶到窗前, 他會朝窗外看。 如果光線刺眼, 讓他閉上眼睛。 和剛出生時相比, 此時寶寶聽覺更加靈敏。 門一下子關上, 大人一說話, 他也許都會哆嗦一下。 但是寶寶的身體活動還是不太規律, 會出現以下意外的舉動。

換尿布或者是給他脫衣服的時候, 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會把雙腿朝腹部的方向彎曲、打開。 他的腳即使勉強伸開, 但也會像彈簧一樣馬上蜷曲"寶寶的手總是攥拳, 給他換衣服的時候他即使伸開, 也會立即又攥緊。 握力很大, 也會不小心抓住手指或是衣角的時候不輕易鬆開。

另外, 他的頭無論朝左還是向右, 手腳都會朝相同方向伸開, 再向反方向伸開, 就像擊劍動作一樣(緊張性頸部反射,

Advertisiment
如下右圖) 只是, 動作有很多, 不一定總是一個動作"也許頭朝向一個方向, 同側的手就會攥拳, 反方向的手伸開, 腳就蜷著。 一般寶寶趴著的時候, 他的下巴會抬起片刻。 (如下左圖)這個時候, 如果稍微平放, 多數情況下他會吮吸手指。 有的寶寶無論怎麼等!他的頭都不會抬起來。 但這種情況不用擔心。

有大動靜的時候, 或者是沒抱好、寶寶要掉下來的時候, 一般會發生蒙洛氏反射。

提示 新生兒的特點

新生兒的各個器官系統在解剖和生理上有其特點, 經歷著一個逐步成熟和完善的過程。 作為家長應學會判斷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正常的新生兒, 要注意觀察以下幾個方面:

1、呼吸系統:新生兒在生後1分鐘內就開始第一次呼吸。

Advertisiment
因肋間肌薄弱, 主要依靠膈肌呼吸, 因此, 以腹式呼吸為主。 呼吸運動較淺表, 頻率較快, 正常約每分鐘40次。

2、心血管系統:新生兒心率波動較大, 安靜睡眠時可降至90~100次/分, 而哭鬧時可達160~180次/分。 新生兒血流多集中於軀幹和內臟, 而四肢較少, 因此, 有時肢體易發冷, 手指和腳趾末端的顏色可稍稍發紫。 有的新生兒於生後最初內天內可聽到心臟雜音, 可能與動脈導管暫時未閉有關, 雜音一般在一周之內消失。 如果心臟雜音持續存在, 應該做進一步檢查, 以排除先天性心臟病。

3、泌尿系統:大多數新生兒在分娩過程中和生後2小時內排尿, 99%的新生兒於生後48小時內排尿。 但由於腎小球和腎小管的功能還未發育完善, 只能適應一般正常的代謝負擔。

Advertisiment
當餵養不當時, 如用較濃的乳方(奶夥加水的比例不對)餵養或輸液不合理等, 均可引起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 應加以重視。

4、消化系統:出生後一般吞咽功能完善。 因新生兒消化道的面積相對較大, 能適應較大量流質食物的消化吸收。 但食道下部的括約肌關閉不全, 易發生溢乳(漾奶)。 新生兒消化蛋白質和人乳脂肪的能力較好, 但缺乏胰演粉酶, 要到生後3~4個月才能達到成人水準, 因此, 不宜過早加澱粉類食物, 如米粉、麵糊等。 嬰兒生後10~12小時內開始排墨綠色胎便, 絕大多數嬰兒在生後24小時內排胎便, 3~4天后轉為正常新生兒大便。 人乳餵養兒的大便為金黃色, 糊狀, 每日排便1~4次。 牛乳餵養兒的大便為淡黃色, 呈均勻硬膏狀,每日排便1~2次。如果生後24小時還未排胎便,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以排除消化道畸形。

5、體溫調節: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完善,皮下脂肪薄而體表面積相對較大,容易散熱,因此應注意保暖;室溫過高或包裹過多時,又可引起新生兒發熱、脫水,稱“脫水熱”。

6、肝臟的酶系統: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對多種藥物的代謝率較慢,藥物半衰期(血液中藥物濃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時間)延長,易引起藥物的蓄積中毒。因此,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給新生兒用藥。此外肝臟對膽紅素的代謝亦不完全,可發生生理性黃疸。

7、代謝:新生兒糖原儲備不多,正常新生兒的血糖只有40~50mg/dl(成為為80~12mg/dl)。因此,應及早開奶,防止發生低血糖。

8、血液系統:新生兒血容量平均為每公斤體重85毫升,但如果結紮臍帶延遲可引起新生兒血容量增加,導致紅細胞增多症及血液粘稠。初生時的血紅蛋白可達150~230克/升,生後一周內逐漸下降,至生後2~3個月時血紅蛋白降至100~110克/升,稱為生理性貧血。

掌握上述知識,可幫助家長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正常。

呈均勻硬膏狀,每日排便1~2次。如果生後24小時還未排胎便,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以排除消化道畸形。

5、體溫調節: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完善,皮下脂肪薄而體表面積相對較大,容易散熱,因此應注意保暖;室溫過高或包裹過多時,又可引起新生兒發熱、脫水,稱“脫水熱”。

6、肝臟的酶系統: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對多種藥物的代謝率較慢,藥物半衰期(血液中藥物濃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時間)延長,易引起藥物的蓄積中毒。因此,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給新生兒用藥。此外肝臟對膽紅素的代謝亦不完全,可發生生理性黃疸。

7、代謝:新生兒糖原儲備不多,正常新生兒的血糖只有40~50mg/dl(成為為80~12mg/dl)。因此,應及早開奶,防止發生低血糖。

8、血液系統:新生兒血容量平均為每公斤體重85毫升,但如果結紮臍帶延遲可引起新生兒血容量增加,導致紅細胞增多症及血液粘稠。初生時的血紅蛋白可達150~230克/升,生後一周內逐漸下降,至生後2~3個月時血紅蛋白降至100~110克/升,稱為生理性貧血。

掌握上述知識,可幫助家長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正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