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新生兒如何護理

“像小貓一樣無能。 ”人們通常用這句話來形容新生兒。 但是一只剛出生的小貓可要比一個新生兒能干得多。 如果一個新生兒必須像小貓那樣大部分靠自己的能力去尋找食物, 他是不能活得很久的。 看來, 新生兒對于母體以外的生活只有部分的準備。 新生兒階段與其說是生長階段, 不如說是母體內外兩種完全不同方式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

新生兒面臨著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胎兒在子宮內環境溫暖, 溫度適宜, 不論氧或營養均依賴母體由胎盤輸入, 代謝產物亦經母體排出。 所以……在胎兒階段,

Advertisiment
有的器官很少為維持機體的生命活動而操勞。 一旦娩出, 新的環境復雜, 溫度多變, 要靠自己的肺部吸入氧氣, 排除二氧化碳, 靠消化道汲取營養……這時各器官要為機體的生存而分擔職責。

但剛出生時, 這些器官的生理功能尚欠完善, 要經過一系列調整, 才能逐漸適應“新生活”。 初為父母, 您可能會感到焦慮或束手無策。 不要著急, 若能了解新生兒的生理特點, 就可能進行適當的護理, 幫助新生兒順利渡過這一時期。 那么, 如何護理小兒呢?

一要重視環境溫度。 胎兒的體溫變化比母體溫度高出0.5攝氏度, 出生后環境溫度又常低于體溫, 而新生兒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 皮下脂肪較薄, 使他們的熱量易散失, 所以新生兒要求的環境溫度高于成人。

Advertisiment
新生兒在穿衣后的室溫以20—24攝氏度較為理想。 新生兒對環境溫度要求并不是千篇一律的, 早產兒保暖要求高于足月兒;出生第一天要求的溫度最高, 隨著年齡增長可逐漸減低。 要經常注意小兒面色及皮膚溫度, 以了解保暖是否適當。 皮膚很涼表示保暖不夠, 可增加蓋被或給熱水袋保暖, 熱水袋要置于棉墊下, 以防止燙傷。 小兒皮膚溫度較高, 潮紅, 則可能是保暖過度, 要適當減少衣、被。

二是為新生兒準備一張小床。 新生兒要和媽媽睡在一個房間里, 但最好為新生兒單獨準備一張小床, 可以減少感染機會, 并且容易養成按時喂奶的習慣。 小床周圍要有欄桿, 床上用品與成人相仿, 新生兒用的枕頭不宜過高,

Advertisiment
否則頭頸彎曲, 影響呼吸和吞咽, 反而有害。 如果孩子同媽媽睡一張床, 也要和媽媽分蓋兩條被子, 以免媽媽熟睡中壓到孩子身上, 那是很危險的。

三是經常洗澡。 新生兒皮膚嬌嫩, 在皺褶處如頸部、腋下, 可因潮濕和污物的積聚, 使皮膚破損, 成為細菌進入體內的通道。 因此, 新生兒每天洗一次澡, 冬天可使用方便浴罩來保持室溫。 洗澡用的浴巾和毛巾要柔軟, 易于吸水, 為新生兒專用, 以免污物帶給新生兒。

四是新生兒最好由母親自己喂奶, 既經濟又衛生, 喂養又方便, 營養也適合嬰兒生長的需要。 還要準備一兩個奶瓶嘴, 以備母乳不足和喂水之用。 人工喂養的嬰兒需準備無毒不碎奶瓶2—3個, 無毒奶瓶嘴10個左右。

Advertisiment

編輯:孫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