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在哪些情況下不宜洗澡

1、打預防針后暫時不要洗澡:

寶寶打過預防針后、皮膚上會暫時留有肉眼難見的針孔、這時洗澡容易使針孔受到污染 .

2、遇有頻繁嘔吐、腹瀉時暫時不要洗澡:

洗澡時難免搬動寶寶、這樣會使嘔吐加劇、不注意時還會造成嘔吐物誤吸 .

3、發熱或熱退48小時以內不建議洗澡:

給發熱的寶寶洗澡、很容易使寶寶出現寒戰、甚至有的還會發生驚厥;不恰當的洗澡有時會使皮膚毛孔關閉導致體溫更高、有時又會使全身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致使寶寶身體的主要臟器供血不足 . 另外、發熱后寶寶的抵抗力極差、馬上洗澡很容易遭受風寒引起再次發熱、故主張熱退48小時后才給寶寶洗澡 .

Advertisiment

4、當寶寶發生皮膚損害時不宜洗澡:

寶寶有皮膚損害、諸如膿皰瘡、癤腫、燙傷、外傷等、這時不宜洗澡 . 因為皮膚損害的局部會有創面、洗澡會使創面擴散或受污染 .

5、喂奶后不應馬上洗澡:

喂奶后馬上洗澡、會使較多的血液流向被熱水刺激后擴張的表皮血管、而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這樣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 . 其次由于喂奶后寶寶的胃呈擴張狀態、馬上洗澡也容易引起嘔吐 . 所以洗澡通常應在喂奶后1-2小時進行為宜 .

6、低體重兒要慎重洗澡:

低體重兒通常指出生體重小于2500克的寶寶 . 這類寶寶大多為早產兒、由于發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皮下脂肪薄、體溫調節功能差、很容易受環境溫度的變化出現體溫波動 . 所以對這類特殊的寶寶要慎重決定是否給以洗澡 .

Advertisiment

另外要注意的是、給寶寶洗澡除了寶寶本身的因素外、還應該受到周圍環境的限制 . 給寶寶洗澡時的環境溫度以26-28℃為宜、水溫在40-42℃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