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出生第二周

寶寶成長發育

體重:男 2.5-4.4千克 女 2.4-4.2千克

身長:男 46.1-53.7釐米 女 45.4-52.9釐米

頭圍:平均33-35釐米, 滿月前後增長兩三釐米

生理發展:出生兩周左右, 會出現第一次微笑。 踏步反射。

心智發展:會哭著尋找幫助。 被抱或看到人臉時會安靜。

感官與反射:注視20-45釐米遠的物品。 尋找乳☆禁☆房, 即使不在餵食母乳時。 社會發展:對人聲有反應。 會注視臉孔。

社會發展:對人聲有反應。 會注視臉孔。

寶寶特殊護理

洗澡:給新生兒洗澡最好一天一次, 室溫保持在26℃~28℃, 水溫在38℃~50℃之間, 選用嬰兒專用的浴液, 擦洗頸部、腋下、腹股溝等皮膚皺折處, 並在每次大、小便後,

Advertisiment
用溫水擦洗臀部及會陰部, 以保證新生兒舒適、乾淨。 每次洗澡的時間安排在餵奶前1~2小時, 以免引起吐奶。

眼部護理:分娩過程中, 胎兒通過產道時, 眼睛易被細菌污染, 所以出生後要注意眼部護理, 一般用0.25%的氯黴素眼藥水滴眼可起到預防作用, 每日2-3次。 如有分泌物可用乾淨小毛巾或棉簽蘸溫開水, 從眼解由內向外輕輕擦拭。

寶寶餵養方法

母乳餵養:如果你是用母乳餵養你的寶寶, 這周你可能還沒有真正下奶, 這很正常, 耐心堅持下去, 很快乳汁就會多起來。 新媽媽往往對自己的寶寶是否吃飽了沒有把握, 特別是當寶寶總是哭鬧或者剛喂完奶不久就又要吃的時候, 媽媽就會感到很困惑。 寶寶有力的吸吮會使你嬌嫩的乳☆禁☆頭感到疼痛,

Advertisiment
甚至乳☆禁☆頭皸裂。 學習一些下奶、乳☆禁☆頭護理的方法, 和判斷寶寶饑飽的經驗, 使母乳餵養更順利。

混合餵養:如果因為母乳不夠而暫時給寶寶添加奶粉的話, 一次只喂一種奶, 吃母乳就吃母乳, 吃奶粉就吃奶粉。 一次讓寶寶吸空乳☆禁☆房, 這樣更利於浮汁分泌。 一次既吃母乳又吃奶粉不利於寶寶消化, 也易使寶寶產生乳☆禁☆頭錯覺。 儘量多喂母乳, 因為母乳越吸越有。 不要認為母乳少就減少喂母乳的次數, 這樣會使母乳減少。

寶寶日常護理

新生兒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 如果母親攜帶病菌, 很可能通過口唇的親密接觸, 把病菌傳染給寶寶。 媽媽們應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 尤其是在下列七種情況下, 不宜親吻寶寶。 媽媽如果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

Advertisiment
出現米粒大小的水皰。

臍帶被切斷後便形成了創面, 這是細菌侵入新生兒體內的一個重要門戶, 輕者可造成臍炎, 重者往往導致敗血症和死亡, 所以臍帶的消毒護理十分重要:在臍帶未脫落以前, 需保持局部清潔乾燥, 特別是尿布不要蓋到臍部, 以免排尿後濕到臍部創面。

一般10~21天內, 臍帶殘端就會結痂並脫落, 留下一個小傷口, 幾天後會癒合。 臍帶脫落後臍窩內常常會有少量滲出液, 此時可用75%酒精棉簽卷清臍窩, 然後蓋上消毒紗布。

新生兒破傷風又稱“四六風““七日風“或“臍風“。 通常是在接生斷臍時, 由於接生人員的手或所用的剪刀、紗布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嚴密, 臍部被破傷風桿菌侵入而引起。

Advertisiment
多數發生在出生後4-7天。 傷風梭狀桿菌侵入臍部、並產生痙攣毒素而引起以牙關緊閉和全身肌肉強直性痙攣為特徵的急性☆禁☆感染性疾病。

媽媽身體恢復

您的身體還仍然是處於恢復階段, 尤其是子宮的恢復和漿性惡露的預防, 要引起絕對的注意, 這需要臥床調節, 不要著急, 不要過分擔憂, 身體的恢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雖然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忍受許多疼痛和痛苦, 只要慢慢調養, 會好起來的。

在這一周中, 新媽媽們還要繼續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 很多產婦感覺自己還是非常虛弱, 的確是這樣的, 身體上的很多疼痛還沒有擺脫。 不過在堅持保養的和注意的前提下, 再過一段時間一定會有好轉的!

媽媽月子飲食

Advertisiment

1.哺乳媽媽要注意攝入的蛋白質要多一些, 因為食物中的蛋白質僅有40%轉化為母乳中的蛋白質。 哺乳媽媽應該攝入足夠的熱量和水。 較多的鈣、鐵、維生素B1、維生素C。

2.哺乳期的媽媽不應該挑食, 偏食, 否則會影響母乳的品質。 一般每天應該吃粗娘500克, 牛奶250克, 雞蛋兩個, 蔬菜500克, 水果250克, 油50克、適量的肉類和豆製品。

早教開發

不要覺得剛出生的小寶貝全身軟綿綿的就不敢抱。 只要寶貝樂意, 你多抱抱寶貝、與寶貝親近, 不僅能讓寶貝享受爸爸的安撫和照料, 更主要的是寶貝在你的懷抱裡能感受到溫暖的父愛, 這種感情交流, 對寶貝的大腦發育、神經發育以及身體健康成長都十分有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