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其他感染性疾病

感染各種病菌而引起的疾病是新生兒發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中巨細胞病毒感染是胎兒在子宮內發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生兒感染巨細胞病毒后, 病毒在受感染的器官內會一直繁殖, 并引起血管發炎、組織缺血、損傷, 而且感染常常在多個器官發生。

新生兒巨細胞病毒根據感染的時間可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先天感染, 另一種是后天感染。 先天感染是因為孕婦在懷孕期間或懷孕前感染了巨細胞病毒, 胎兒在母親體內時就受到傳染而引發的疾病。 后天感染是指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后才感染了病毒,

Advertisiment
不會胎兒各器官的形成。

臨床癥狀

1、 先天感染

感染巨細胞病毒的新生兒中, 大約有25%的病兒是先天性☆禁☆感染, 病情有輕有重。 其中50%的病兒在出生時就會出現典型癥狀, 最常見的癥狀有肝脾腫大、黃疸、瘀點狀皮疹、小頭畸形, 其次為脈絡膜視網膜炎、男孩腹股溝疝、腦積水、溶血性貧血、肺炎等。 黃疸、肝脾腫大和出血現象, 可在之后不同的時間里自行消失, 但神經系統后遺癥稍后才明顯, 且不易消失。

嚴重感染的病兒死亡率可達30%, 主要是由于多器官損傷、嚴重肝功能不良、出血、并發細菌感染而引起死亡, 大多發生在新生兒時期。 存活下來的病兒, 90%會留有各種傷殘, 包括精神、運動落后, 智力低下, 聽力障礙, 視力異常,

Advertisiment
語言表達能力障礙, 學習困難和癱瘓。

也有一些病兒在出生時沒有癥狀, 這種預后比較好, 其中也有10~15%的病兒在出生后2年內才出現上述后遺癥, 但程度較輕。

2、 后天感染

新生兒在出生時吸入宮頸、陰☆禁☆道分泌物, 或產后因哺乳、護理時發生的感染都屬于后天感染。 后天感染大多沒有癥狀。 但如果足月分娩的新生兒在出生后9個月內發生肺炎, 就要考慮可能與巨細胞病毒感染有關, 這種肺炎病死率高。 早產兒出現后天感染時癥狀比較重, 常出現肝脾腫大、血小板減少、溶血性貧血、呼吸功能不良等癥狀, 雖然大多可以自行痊愈, 但病死率還是高達到20%以上。

診斷

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 可以根據監床表現如黃疸、肝脾腫大、瘀點,

Advertisiment
以及母親在懷孕時感染了巨細胞病毒確診。 確診有困難時, 還可以通過一些化驗幫助診斷, 如培養尿液、唾液中的病毒、檢驗血清中巨細胞病毒的抗體等。

其中檢驗血清中抗體的方法最常用, 如果嬰兒體內的IgG抗體持續6個月以上, 提示為宮內或出生后不久感染的, 而如果母親并沒有感染病毒, 就可確定是出生后才感染的。 如果出生后兩周內檢測發現血清中IgM抗體為陽性, 就可斷定是先天性☆禁☆感染。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感染性疾病會引起新生兒發燒嗎?

    大部分感染性疾病都會導致發熱症狀,常見的疾病包括:肺炎、臍炎、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以及各種病毒感染性疾病等。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新生兒感染都會有發熱,有些嚴重感染的新生兒並不表現發熱而是低體溫。 [詳細答案]

  • 3回答

    新生兒免疫溶血性疾病怎麼治療?

    一般血型女性為O型,會擔心孩子出生後出現溶血性黃疸。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親血型為0、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 [詳細答案]

  • 1回答

    感染性疾病會讓新生兒發燒嗎?

    很多感染性疾病都會導致發熱症狀,常見的疾病包括:肺炎、臍炎、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以及各種病毒感染性疾病等。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新生兒感染都會有發熱,有些嚴重感染的新生兒並不表現發熱而是低體溫。 [詳細答案]

  • 1回答

    感染性疾病會不會讓新生兒發燒?

    很多感染性疾病都會導致發熱的情況,常見的疾病包括:肺炎、臍炎、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以及各種病毒感染性疾病等。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新生兒感染都會有發熱,有些嚴重感染的新生兒並不表現發熱而是低體溫。 [詳細答案]

  • 1回答

    感染性疾病容易引起新生兒發燒嗎?

    很多感染性疾病都會孕期發熱症狀,常見的疾病包括:肺炎、臍炎、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以及各種病毒感染性疾病等。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新生兒感染都會有發熱,有些嚴重感染的新生兒並不表現發熱而是低體溫。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