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1周內護理攻略 太實用了

寶寶剛出生的那幾天, 也正是媽媽最疼痛的幾天。 媽媽們躺在病床上, 看著小小的寶寶依偎在旁邊, 或許就是她們最好的止痛藥。

因此, 小編總結了寶寶出生一周內的護理攻略, 方便媽媽們在醫院裡的時候照顧寶寶, 以此來分散注意力, 減輕疼痛感。

第一天:

關於寶寶:出生0-28天的嬰兒稱為新生兒, 正常新生兒的胎齡大於或等於37周, 體重在2500克以上。 胎齡不足37周而出生的寶寶, 被稱為早產兒, 也稱為未成熟兒。

新生寶寶發育的平均標準

體重:2500-4000克;

身長:4753釐米;

頭圍:33-34釐米;

胸圍:約32厘來;

呼吸:每分鐘40-60次;

心率:每分鐘140次左右。

Advertisiment

寶寶出生後, 媽媽的奶水也會隨之而來, 準備母乳的媽媽, 要讓寶寶早吮吸, 早泌奶。 剖腹產的媽媽, 因為身體不便, 可請家人幫助寶寶吮吸, 或一兩天后再哺喂寶寶。

寶寶要及時接種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不過早產兒、難產兒以及有明顯先天畸形、皮膚病等的寶寶, 禁止接種。

另外, 父母要多抱、多接觸、多撫摸寶寶, 讓寶寶有安全感。

還要注意, 為寶寶照相不要開閃光燈哦!

關於媽媽:順產分娩後應立即喝水, 注意排大小便。 剖腹產術六小時後可以少量多次的飲水, 但沒有排氣之前不可以飲食。

第二天:

關於寶寶:一般寶寶在出生12小時後開始排便, 稱為胎便。 胎便呈深綠色、黑綠色或黑色的黏稠糊狀, 3-4天可排盡, 逐漸轉成黃色。

Advertisiment

人工餵養與母乳餵養的寶寶, 大便會有些許不同。 喂牛奶的寶寶大便呈淡黃色或土灰色, 常常有便秘現象。 而母乳餵養的寶寶多是金黃色的糊狀便, 次數多少不一。

隨後在寶寶出生2-3天, 開始出現黃疸, 黃疸有輕有重, 一般表現為皮膚、白眼球和口腔黏膜發黃, 臉部和前胸較明顯, 但手心和腳心不黃。 新生兒生理性黃疽不需要治療, 寶寶也沒有什麼不舒適的感覺, 一般在一周左右消退。 如果寶寶黃疽出現得較早, 且黃疽較重, 不能很快消退, 需要及時請醫生檢查治療。

關於媽媽:順產的媽媽身體恢復會非常的迅速;而剖腹產的媽媽還在煎熬著, 術後第二天會被拔出導尿管, 要求媽媽嘗試下地走路和排尿。

第三天:

關於寶寶:寶寶胃容量很小,

Advertisiment
因此, 餵奶次數比較頻繁, 通常每日喂8-12次。 寶寶勤吮吸, 也會增加媽媽的泌奶量哦!

當寶寶醒著的時候, 父母可以和寶寶親切地說話, 撫摸他, 向他露出微笑, 但睡眠的時候不要將他抱起來玩耍。 這時候的寶寶, 視焦距調節能力差, 父母在逗寶寶玩樂時最好距離是19釐米。 還可以在20釐米處放一紅色圓形玩具, 以引起寶寶的注意, 然後移動玩具上、下、左、右擺動, 寶寶會慢慢移動頭和眼睛追隨玩具。

如果寶寶哭鬧, 可能是餓了, 可能是排便便了, 也可能是太冷或太熱。 寶寶會用不同的哭聲表達不同的需要, 父母要注意檢查寶寶哭鬧的原因。

關於媽媽:順產的媽媽, 產後第三天可以根據自己的綜合恢復情況要求出院;剖腹產的媽媽會開始逐漸恢復,

Advertisiment
下地走路的時間會越來越長, 鍛煉的感覺也會相對輕鬆一些。

第四天:

關於寶寶:新生兒一天中約70%的時間都在睡覺。 睡覺時有深睡眠和淺睡眠, 深睡時嬰兒很少活動, 身體平靜、眼球不轉動、呼吸規則。 而淺睡時嬰兒會有很多面部表情, 如吸吮、微笑、撅嘴, 眼睛雖然閉合, 但眼球在轉動, 此時父母不要打擾寶寶。

對於寶寶的哭鬧, 很多父母是手足無措, 父母可以嘗試把手放在寶寶腹部, 或按握住寶寶的雙臂, 很多新生兒會通過這種安慰停止哭鬧。

關於媽媽:一般情況下, 順產的媽媽在產後第四天基本都可以回家了, 注意不要過於勞累, 照顧寶寶的同時照顧好自己很重要;剖腹產的媽媽身體恢復日漸正常,

Advertisiment
傷口疼痛也會減輕很多。

媽媽在飲食上儘量要吃一些稀軟的食物, 在種類上要儘量豐富。 肉、蛋、乳製品及新鮮疏菜可調配食用, 以保證媽媽健康。

第五天:

關於寶寶:寶寶的臍帶護理, 是重中之重。 在醫院的時候, 有醫生護士的幫忙, 回家後, 父母也一定要記得每天給寶寶臍帶消毒哦!

此時新生寶寶的黃疸值差不多開始下降, 眼睛睜開的時間會長一些, 能夠盯著媽媽看一小會兒。 此時的小寶寶還不能辨人, 是通過味道來分辨媽媽的哦。

冬季出生的新生兒, 最重要的要注意保暖, 室內溫度保持在18℃-22℃為宜。 寶寶受到光線、聲音、物品的突然刺激感到不安全時, 就會大哭, 這時父母需要立即抱起寶寶安撫他。

新生兒一出生就有視覺能力, 父母的目光和寶寶相對視是表達愛的重要方式。眼睛看東西的過程能刺激大腦的發育,人類學習的知識85%是通過視覺而得來的。

關於媽媽:剖腹產的媽媽身體逐漸恢復,只需要留院觀察就好。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大,但是在鍛煉上要適可而止,不能矯枉過正。

第六天:

關於寶寶:母乳喂哺也是增進母子感情的過程。母親對寶寶的照顧、撫摸、擁抱、對視、逗引以及母親胸部、乳☆禁☆房、手臂等身體的接觸,都是對嬰兒的良好刺激,可使寶寶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使寶寶心情舒暢,也是寶寶心理正常發展的重要因素。

關於媽媽:剖腹產的媽媽在正常情況下,已經可以要求出院了,和自己的寶寶一起愉快的回家吧!

第七天:

關於寶寶:新生兒是用哭聲和父母交流的,如果父母仔細觀察新生兒的哭,就會發現其中有很多學問。

首先是哭聲,正常新生兒有響亮的哭聲,使人聽了悅耳。患病新生兒的哭聲常常是高尖、短促、沙啞或微弱的,如遇到這些情況應儘快找醫生。

正常新生兒的哭有很多原因,如饑餓、 口渴或尿布濕等,在入睡前或剛醒時還可以出現不同原因的哭鬧,一般在哭後都能安靜入睡或進入覺醒狀況。

對於父母來講,寶寶的吃喝拉撒睡可是個大問題,也是一門學問。

關於媽媽:雖然剖腹產的媽媽已經回家,但是也要注意休息,注意個人衛生,給寶寶提供一個乾淨衛生的環境。 

父母的目光和寶寶相對視是表達愛的重要方式。眼睛看東西的過程能刺激大腦的發育,人類學習的知識85%是通過視覺而得來的。

關於媽媽:剖腹產的媽媽身體逐漸恢復,只需要留院觀察就好。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大,但是在鍛煉上要適可而止,不能矯枉過正。

第六天:

關於寶寶:母乳喂哺也是增進母子感情的過程。母親對寶寶的照顧、撫摸、擁抱、對視、逗引以及母親胸部、乳☆禁☆房、手臂等身體的接觸,都是對嬰兒的良好刺激,可使寶寶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使寶寶心情舒暢,也是寶寶心理正常發展的重要因素。

關於媽媽:剖腹產的媽媽在正常情況下,已經可以要求出院了,和自己的寶寶一起愉快的回家吧!

第七天:

關於寶寶:新生兒是用哭聲和父母交流的,如果父母仔細觀察新生兒的哭,就會發現其中有很多學問。

首先是哭聲,正常新生兒有響亮的哭聲,使人聽了悅耳。患病新生兒的哭聲常常是高尖、短促、沙啞或微弱的,如遇到這些情況應儘快找醫生。

正常新生兒的哭有很多原因,如饑餓、 口渴或尿布濕等,在入睡前或剛醒時還可以出現不同原因的哭鬧,一般在哭後都能安靜入睡或進入覺醒狀況。

對於父母來講,寶寶的吃喝拉撒睡可是個大問題,也是一門學問。

關於媽媽:雖然剖腹產的媽媽已經回家,但是也要注意休息,注意個人衛生,給寶寶提供一個乾淨衛生的環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