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BB護理誤區逐個數

新生兒的到來總能為家庭帶來很多歡笑, 家人對寶寶又摟又抱是很常見的情形。 而同時新生BB免疫力差, 殊不知家長的過於溺愛會給寶寶帶來衛生隱患。 下面小編來盤點一下那些新生BB護理中的誤區, 新爸媽要多學習哦~

1、經常親吻寶寶的嘴巴

我們能理解父母喜愛寶寶的心情, 但是寶貝們的免疫系統和抵抗力都還有待完善, 這樣的“親密接觸”很容易將大人身上的細菌傳染給寶寶(如口腔中的微生菌就會通過這樣的途徑被傳染到寶寶身上), 導致寶寶生病。

情感交流的方式個可以多種多樣,

Advertisiment
比如給寶寶一個溫暖的擁抱, 或者用親吻額頭、小手代替親吻嘴巴, 更要避免讓其他來探視的人隨意親吻寶寶的嘴巴和臉頰。

2、搖晃和高拋嬰兒玩

有的年輕父母認為搖晃可以使嬰兒不哭, 或使他高興, 所以把寶寶抱在懷中或他躺著時不停地搖動。 還有的喜歡把寶寶向上高拋又接住, 逗孩子玩, 這是很危險和有害的動作, 應該廢棄。

嬰兒頭大身子小, 頭部的體積和重量占全身的比例較成人大得多, 加之嬰兒頸部肌肉嬌嫩, 對頭部支撐力很弱, 難以承受較大幅度的搖晃和高拋的震動。 強烈搖晃和高高的拋起很容易使小兒的腦髓與較硬的腦殼互相撞擊而引起腦震盪, 有的還可以引起視網膜毛細血管充血, 甚至視網膜脫落等。

Advertisiment
因此, 千萬不要搖晃和高拋嬰兒。

3、用嘴巴吸奶嘴嘗試牛奶的溫度

用奶瓶餵奶時, 有的父母因為無法把握溫度, 就直接吸一口來判定, 實際上這樣做會讓大人口腔中的細菌依附到奶嘴上, 然後再進入寶寶的身體。 如有的家長有蛀牙, 而寶寶也有蛀牙, 就是這種不良習慣導致的。

如果對牛奶的溫度沒有把握, 可以將奶瓶倒過來, 將牛奶滴幾滴在手臂的內側, 如果感覺不燙也不涼, 說明溫度比較合適, 可以給寶寶喝。

4、用母乳塗擦嬰兒面部

有的母親喜歡用自己的乳汁塗在嬰兒的臉上, 認為這樣可以使嬰兒面部皮膚白嫩, 細膩。 其實, 營養豐富的母乳是細菌生長的良好培養基。 新生兒面部皮膚嬌嫩, 血管豐富, 若將乳汁塗在面部,

Advertisiment
繁殖的細菌進入毛孔後, 皮膚會產生紅暈, 不久會變成小皰而化膿。 若不及時治療, 很快會潰破, 日後形成瘢痕, 嚴重的甚至引起全身性☆禁☆感染。 所以, 不宜用母乳塗擦嬰兒面部。

5、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

有的家長平時不太注意衛生, 不良的衛生習慣一方面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另一方面也會讓孩子染上不良的衛生習慣。

家長平時除了自身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還要教孩子也學會, 看見孩子出現不好的衛生習慣, 也要及時制止和糾正。

6、給BB吸吮空奶嘴

有不少母親為了不讓小兒哭鬧, 常把橡皮乳☆禁☆頭放在小兒嘴裡, 讓他吸吮, 久而久之, 孩子形成習慣後, 會對小兒的健康不利。

因為孩子在吸吮空奶嘴時, 雖然沒有食物吞進胃裡,

Advertisiment
但口腔和胃還是通過神經反射, 分泌大量的消化液, 這樣到真吃奶時, 唾液和胃液就會相對減少, 影響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 使食欲下降, 嚴重的還會引起嬰兒消化不良。 同時, 寶寶在吸吮空奶嘴時, 會將空氣吸入胃中, 可以引起吐奶、腹痛或腹瀉。 此外, 孩子長期含著空奶嘴, 能使牙床向外突出、齒骨變形, 影響牙齒的生長和面容美觀。 由於空奶嘴對口腔的經常刺激, 造成流涎不斷, 下巴、前胸總是濕淋淋的, 容易引起口角炎或嬰兒面部濕疹等多種疾病。 所以, 千萬不要讓嬰兒吸吮空奶嘴, 以免小兒發生以上多種疾病, 影響健康。

7、忽視新生兒身上的怪味

小兒身上的任何細微的變化都難以從母親的眼睛滑過。

Advertisiment
但是, 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卻往往被母親忽視, 這就是有些嬰兒身上散發出一些奇怪的味道, 如爛白菜昧、腳汗味、貓尿味等。 有些母親對這些怪味來源認識不清, 往往忽視嬰兒身上的怪味。 其實, 這些怪味, 是從嬰兒身上散發出來的, 是嬰兒患有某些先天性代謝疾病的信號。

8、新生兒頭髮稀少盲目治療

有的新生兒出生後頭髮稀少, 不少家長為此而煩惱, 認為是母親懷孕時患病或營養不良引起的。 怕孩子長大後還是頭髮稀少, 或成禿髮影響美觀, 便想進行治療。 其實, 胎髮的多少存在個體差異, 這種差異與母親懷孕時營養好壞、疾病情況、妊娠反應的嚴重程度以及情緒毫不相關, 因此, 母親不必為孩子的頭髮稀少而感到內疚, 更無需擔心和治療。據瞭解,目前有的家長不給孩子洗髮,原因是怕洗髮時將頭髮拉掉,頭髮更少。實際上,在洗髮過程中脫落的頭髮是已經衰老的頭髮,屬於自然脫髮。如長期不洗髮,油脂和汗液分泌物刺激頭皮,可引起頭皮發癢和繼發感染。還有的家長把嬰兒頭髮剃光,認為剃光後能長出好的頭髮,這種方法未必見效。還有的個別家長盲目地在嬰兒頭皮上塗抹“生髮精”、“生髮靈”,這更沒有必要,因為小兒頭髮少不屬於禿髮症。

9、忽視新生兒腹部保暖

嬰兒生以後,腸胃就在不停地蠕動著,當新生兒腹部受到寒冷的刺激,腸蠕動就會加快。內臟肌肉呈陣發性強烈收縮,因而發生陣發性腹痛。新生兒則表現為一陣陣哭啼,乳食減少,腹瀉稀便,常帶有奶瓣。由於寒冷的刺激,男孩易發生提睾肌痙攣,使睾丸縮到腹股溝或腹腔內,人們常說的“走腎”,這時嬰兒腹部疼痛轉劇,表現為煩躁啼哭不止。

10、忽視新生兒臍帶的護理

臍帶剪斷結紮後,一般3~7天乾燥脫落,外部傷口癒合,形成向內凹陷的肚臍。因為臍帶殘端血管與新生兒的血管相連,如果護理不好,臍部會被細菌感染,出現膿性分泌物而發生臍炎,嚴重時細胞可進入小兒血循環引起敗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國內外學者的統計資料已表明,在新生兒敗血症中,臍部感染大約占40%~50%。所以,家長要精心護理好新生兒的臍帶,避免感染。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1)在臍帶未脫落前要保持臍部乾燥,勤換尿布,將尿布上段反折墊厚,防止尿液甚至糞便浸漬污染臍部。

(2)臍帶未脫落前,不要給新生兒洗盆浴,擦洗下身時,不要浸濕臍帶包布。如果臍帶布濕了,應馬上更換,並仔細檢查臍部。若發現分泌物,可用消毒棉簽蘸75%的酒精擦拭,不可用髒手或髒布擦試。

(3)臍帶脫落後若局部不乾淨可撒上消炎粉。即使臍帶脫落後創面很好,也應用75%酒精擦洗創面,以保持清潔。

(4)臍部輕度感染,即臍輪紅腫,臍部有少量滲液時,先用75%酒精消毒,然後塗上抗生素軟膏。如臍部有少量膿性分泌物,除上述處理外,再用棉球蘸3%的雙氧水洗臍孔,並用呋喃西林液濕敷,每Et換藥1次。切不可用紫藥水塗抹。

(5)如果臍部感染嚴重或新生兒有發熱、厭食、反應差、面色青灰等表現,應送醫院治療。

11、新生兒嘴唇起白皮忌去揭或用力擦

新生兒出生2-5天之後,嘴唇上往往起白色薄皮,有的父母常常用手去揭或用力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往往會導致出血或感染。

新生兒嘴唇出現白色薄皮時,可用石蠟油或熟花生油塗在嘴唇上,每次吃完奶後塗搽1次,待其自然脫落。還可用消毒紗布在溫開水內浸濕後覆蓋在嘴唇上,待1小時後揭開紗布,用消毒的小毛巾輕輕擦拭。千萬不要硬揭,以免出血或感染,給新生兒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12、清除嬰兒頭皮上的厚痂忌硬剝

有些嬰兒頭頂囟門的地方有一層很厚的褐色硬痂,這是由於出生時頭皮上過厚的胎脂未洗淨,加上出生後頭皮每天分泌的皮脂,以及泥土灰塵等混在一起,又不清洗,一天一天堆積加厚,顏色也逐漸加深而成的。這層厚痂緊貼在頭皮上,影響局部頭皮的正常功能,不利於頭髮的生長,而且很不衛生,又不美觀。

13、給BB挑馬牙

嬰兒出生後,口腔上齶中線兩旁或牙齦邊緣可見散在的黃白色小點,俗稱“馬牙”,馬牙不是病態,它是牙齒發育過程中牙板上皮殘留下來的角化上皮珠。長了馬牙一般沒有什麼症狀。隨著小兒的不斷吮奶動作,馬牙便會逐漸吸收或脫落,無需處理。有的小兒長了馬牙後不愛吃奶,但愛咬乳☆禁☆頭,甚至哭鬧得很厲害,這就需要去醫院請醫生處理。

更無需擔心和治療。據瞭解,目前有的家長不給孩子洗髮,原因是怕洗髮時將頭髮拉掉,頭髮更少。實際上,在洗髮過程中脫落的頭髮是已經衰老的頭髮,屬於自然脫髮。如長期不洗髮,油脂和汗液分泌物刺激頭皮,可引起頭皮發癢和繼發感染。還有的家長把嬰兒頭髮剃光,認為剃光後能長出好的頭髮,這種方法未必見效。還有的個別家長盲目地在嬰兒頭皮上塗抹“生髮精”、“生髮靈”,這更沒有必要,因為小兒頭髮少不屬於禿髮症。

9、忽視新生兒腹部保暖

嬰兒生以後,腸胃就在不停地蠕動著,當新生兒腹部受到寒冷的刺激,腸蠕動就會加快。內臟肌肉呈陣發性強烈收縮,因而發生陣發性腹痛。新生兒則表現為一陣陣哭啼,乳食減少,腹瀉稀便,常帶有奶瓣。由於寒冷的刺激,男孩易發生提睾肌痙攣,使睾丸縮到腹股溝或腹腔內,人們常說的“走腎”,這時嬰兒腹部疼痛轉劇,表現為煩躁啼哭不止。

10、忽視新生兒臍帶的護理

臍帶剪斷結紮後,一般3~7天乾燥脫落,外部傷口癒合,形成向內凹陷的肚臍。因為臍帶殘端血管與新生兒的血管相連,如果護理不好,臍部會被細菌感染,出現膿性分泌物而發生臍炎,嚴重時細胞可進入小兒血循環引起敗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國內外學者的統計資料已表明,在新生兒敗血症中,臍部感染大約占40%~50%。所以,家長要精心護理好新生兒的臍帶,避免感染。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1)在臍帶未脫落前要保持臍部乾燥,勤換尿布,將尿布上段反折墊厚,防止尿液甚至糞便浸漬污染臍部。

(2)臍帶未脫落前,不要給新生兒洗盆浴,擦洗下身時,不要浸濕臍帶包布。如果臍帶布濕了,應馬上更換,並仔細檢查臍部。若發現分泌物,可用消毒棉簽蘸75%的酒精擦拭,不可用髒手或髒布擦試。

(3)臍帶脫落後若局部不乾淨可撒上消炎粉。即使臍帶脫落後創面很好,也應用75%酒精擦洗創面,以保持清潔。

(4)臍部輕度感染,即臍輪紅腫,臍部有少量滲液時,先用75%酒精消毒,然後塗上抗生素軟膏。如臍部有少量膿性分泌物,除上述處理外,再用棉球蘸3%的雙氧水洗臍孔,並用呋喃西林液濕敷,每Et換藥1次。切不可用紫藥水塗抹。

(5)如果臍部感染嚴重或新生兒有發熱、厭食、反應差、面色青灰等表現,應送醫院治療。

11、新生兒嘴唇起白皮忌去揭或用力擦

新生兒出生2-5天之後,嘴唇上往往起白色薄皮,有的父母常常用手去揭或用力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往往會導致出血或感染。

新生兒嘴唇出現白色薄皮時,可用石蠟油或熟花生油塗在嘴唇上,每次吃完奶後塗搽1次,待其自然脫落。還可用消毒紗布在溫開水內浸濕後覆蓋在嘴唇上,待1小時後揭開紗布,用消毒的小毛巾輕輕擦拭。千萬不要硬揭,以免出血或感染,給新生兒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12、清除嬰兒頭皮上的厚痂忌硬剝

有些嬰兒頭頂囟門的地方有一層很厚的褐色硬痂,這是由於出生時頭皮上過厚的胎脂未洗淨,加上出生後頭皮每天分泌的皮脂,以及泥土灰塵等混在一起,又不清洗,一天一天堆積加厚,顏色也逐漸加深而成的。這層厚痂緊貼在頭皮上,影響局部頭皮的正常功能,不利於頭髮的生長,而且很不衛生,又不美觀。

13、給BB挑馬牙

嬰兒出生後,口腔上齶中線兩旁或牙齦邊緣可見散在的黃白色小點,俗稱“馬牙”,馬牙不是病態,它是牙齒發育過程中牙板上皮殘留下來的角化上皮珠。長了馬牙一般沒有什麼症狀。隨著小兒的不斷吮奶動作,馬牙便會逐漸吸收或脫落,無需處理。有的小兒長了馬牙後不愛吃奶,但愛咬乳☆禁☆頭,甚至哭鬧得很厲害,這就需要去醫院請醫生處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