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手爸媽避開六大育兒誤區

家庭“添丁”是喜事, 但長輩們個個都有自己的育兒“心經”, 搞得“新手”爸媽無所適從, 不知道哪個才是對的。 這其中, 育兒誤區比比皆是, 有時候甚至會引發家庭矛盾。 在此, 筆者總結了六大育兒誤區, 家長要注意避開。

誤區一趴不如躺 不利於學“抬頭”

有些家長對孩子溺愛, 覺得孩子趴著會累, 總是讓孩子躺著。 還有家長覺得孩子趴著會壓著心肺, 影響呼吸, 想當然地認為就該讓孩子躺著。 這樣的認知是錯的, 孩子總是躺著, 就無法練習抬頭, 對孩子的發育不利。 因此, 建議家長在孩子一個月大的時候可對孩子進行趴著抬頭的訓練,

Advertisiment
每次趴上30-45秒, 每天3次, 家長可以扶著孩子的臉頰, 輔助孩子抬頭。 當然, 家長還是要注意在孩子精神好、吃奶前鍛煉, 避免引起孩子吐奶。

誤區二 橫抱孩子時把一側 手臂放大人身後

很多家長在橫抱孩子的時候, 習慣把孩子一側手臂放到大人的身後, 這樣的姿勢不利於孩子雙手的發育。 孩子手發育的第一步就是雙手往軀幹中線靠攏, 如果將孩子的一側手臂放到大人後面就會阻止了這個發育。 再者, 這一姿勢會引起孩子姿勢異常, 比如孩子的手會往後伸。

正確的抱法是:家長應該把孩子的雙手放在孩子身體的前面, 使小手放在一起。

誤區三 豎抱孩子時家長一隻手放在孩子臀部

豎抱孩子時很多家長會把一隻手放在孩子的臀部支撐孩子的重量。

Advertisiment
其實這樣的抱法對於5個月以下的孩子是不利的, 如果孩子還沒到5個月, 單手豎著抱會影響孩子的脊柱發育, 嚴重的話還會引起孩子脊柱側彎。

正確的豎抱方法是:孩子在家長的前面, 家長一手放孩子的兩側腋下, 環抱孩子的胸前;另一隻手環抱孩子的膝關節, 使孩子伸直雙下肢。

誤區四 嚴禁孩子吃手吃玩具

家長一看到孩子吃手, 第一反應是立馬制止, 但其實, 吃手是每個孩子發育的必經階段。 孩子有一個發育階段叫口欲期, 需要通過嘴和舌頭來探索這個世界, 不少孩子還會有吃玩具的表現, 這都是正常現象。 因此,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吃手不必強制阻止,

Advertisiment
只要保證手乾淨, 玩具安全, 在家長的監護下, 就沒有問題。

提醒家長注意的是, 玩具儘量挑一整塊的, 避免小件玩具或者掉落的小零件會讓孩子誤吞肚子裡。

誤區五 孩子要早學站立

很多家長都覺得, 孩子得早學站, 不然孩子的腿就會沒什麼力氣, 很晚才會走路, 這種認識是有誤的。 在孩子會走路之前, 孩子得先學會爬。 從腹爬到四爬, 孩子整個軀幹和肢體都在為學走路做準備。 孩子會爬了, 他的腿也會長力氣。 若是過早讓孩子學站, 會引起孩子腿部畸形, 從而影響走路的平衡以及腿部美觀。

誤區六

給剛學走路的孩子穿軟鞋

不少家長出於保護孩子稚嫩雙腳的目的, 在孩子剛學走路的時候都會選擇鞋底比較軟的鞋子。

Advertisiment
雖然孩子穿起來舒服, 但卻對孩子學會走路並不利。 因為, 鞋底過軟, 孩子很難保持平衡, 不容易掌握步行的能力。 此外, 剛學走路的孩子, 踝關節控制不好, 還容易出現腳外翻。 因此, 對於剛剛學走路的孩子來說, 最適宜的是穿鞋底較硬、大小適合的高幫運動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