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手媽媽給寶寶餵奶注意事項

奶瓶的選擇, 新媽媽在給寶寶購買奶瓶時, 要遵循以下原則:注意奶瓶的材質:要選擇內壁光滑, 容易清洗乾淨, 開水消毒不易變色或變形, 帶奶瓶帽的奶瓶。
奶瓶的個數最好與寶寶每日餵奶
喂水的總次數相等 因為對於小寶寶來講, 奶瓶、奶嘴的徹底清潔與消毒很重要, 若準備的奶瓶太少, 每用過一個、兩個就需徹底消毒準備下次用, 對於餵養小寶寶來講, 一天就要消毒許多次奶瓶, 多備幾個奶瓶就可以抽一定時間同時消毒, 對人力物力都是節約。
奶嘴不宜過硬和過軟:過硬的奶嘴不便於寶寶吸吮,

Advertisiment
但也不可過軟, 過軟時會由於負壓而變癟, 奶不易被吸出。
奶嘴孔的標準:可以在奶嘴頂端正中剪一個小十字口, 也可用燒紅的針在奶嘴頂部穿三個小孔, 使三個小孔呈三角形分佈。 孔的大小以倒立奶瓶時, 每秒鐘流出一滴奶為宜。
奶瓶的消毒
清洗奶瓶時, 要注意以下步驟:
先用冷水沖掉殘留在奶嘴、奶瓶裡的奶, 再把奶瓶、奶嘴放入溫水中。
用奶瓶刷把奶瓶內部刷洗乾淨, 使刷毛位於奶瓶口處, 旋轉刷子, 徹底刷洗瓶口內部螺紋, 之後抽出刷子, 洗刷瓶口外部螺紋處和奶嘴蓋的螺紋部, 最後用毛刷尖部清洗奶嘴上部的狹窄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 有螺紋或凸凹的地方容易殘存奶垢, 要格外留心清洗。
把洗過的奶瓶奶嘴用清水沖洗乾淨,
Advertisiment
然後放入開水中燙或鍋內蒸(煮)5分鐘左右, 蒸(煮)塑膠奶瓶時勿讓奶瓶與鍋壁接觸, 否則奶瓶可能變形。
奶粉的調製
一般來講, 全脂奶粉要按容量1:4或重量1:8加水稀釋成純牛奶, 然後根據寶寶月齡, 按鮮牛奶的調配方法進行第二次稀釋加糖。 若為配方奶, 則只需作第一次稀釋即可給寶寶喂哺。 此外, 在調製奶粉時, 要認真閱讀奶粉袋或桶上的說明, 以其提供的小勺量取奶粉, 並把小勺上的奶粉刮平, 放入適量的溫開水中。
奶水的溫度為把奶滴滴在手背上不感到燙為適宜, 並使奶粉與水充分混合均勻。 如果配好的奶粉寶寶一頓沒吃完, 千萬不可留給寶寶下一頓吃, 可倒掉或讓其他人喝掉。 寶寶的食品、食具一定要保證乾淨。
Advertisiment
所以新媽媽應注意對消毒好的奶瓶、奶嘴等的存放, 還應在給寶寶沖奶粉之前, 將自己的雙手徹底洗淨。 ·
餵奶的動作
母乳餵養:餵奶時, 新媽媽要先坐好, 讓寶寶緊貼胸前, 用一側乳☆禁☆頭輕觸寶寶的嘴角;寶寶會自動轉頭尋找到媽媽的乳☆禁☆頭,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覓乳反射。 新媽媽在感到一側乳☆禁☆房已經被寶寶吃空以後, 可輕按寶寶的下巴, 讓寶寶鬆開嘴, 換另一側繼續餵奶。 寶寶吃飽後, 要輕拍寶寶的後背, 使其打嗝, 排出寶寶在吃奶時吸人的空氣。
人工餵養:餵奶時, 新媽媽要先坐好, 讓寶寶緊貼胸前, 用一隻手持握奶瓶使之傾斜, 保持奶嘴及瓶頸部充滿奶液, 這樣寶寶就不會因吸入太多空氣而脹肚、溢奶。
Advertisiment
每次喂完奶都應把寶寶豎直抱起, 或讓寶寶騎坐在媽媽的腿上, 輕拍寶寶背部, 使其打嗝, 把吸到胃裡的空氣排出, 有時隨著打嗝, 寶寶會吐出一點凝結的奶塊, 這是正常現象。 如果寶寶在吃奶後出現吐奶的現象, 應該讓寶寶側臥, 使奶汁吐出, 而不應該將寶寶抱起, 以免發生嗆咳。 切不可把奶瓶單獨留給寶寶, 或把奶瓶保持在一定位置讓寶寶自己吃奶, 媽媽離開去做其他事, 這樣做寶寶有被嗆的危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