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的6條護理守則

剛懷上寶寶的准媽媽們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準備寶寶出生後的一些事情了, 比如買賣小姨夫、學學照顧寶寶的知識, 還有就是會看各種各樣的孕育書, 可是光有理論是不夠的, 還需要同樣的實踐, 寶寶出生後新手寶爸爸和媽媽就要開始不斷的學習積累照顧新生兒, 通過實際行動來掌握自己家寶寶的生理規律。

1、第一聲啼哭:肺部開始工作

寶寶一出生就哭, 這是寶寶的天性, 也證明寶寶來到了媽媽的身邊。 不過一般情況下寶寶沒哭多久就睡著了。

寶寶出生前, 肺部呼吸功能, 構造緻密, 比重大於1(1.045-1.056),

Advertisiment
入水則下沉。 出生後開始呼吸, 肺泡內充滿空氣, 呈海綿狀, 比重小於1(0.345-0.746), 所以可以浮于水中。

寶寶在出生之前, 肺部不能運作, 是靠臍帶傳送媽媽血液中的養分為生。 胎盤保證著媽媽富含氧氣的血液和寶寶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之間的交換。 出生後, 接觸到空氣, 寶寶的呼吸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就不能再依賴于媽媽, 寶寶開始呼吸, 心臟和肺部開始迴圈運作。 空氣充滿了寶寶的肺部, 肺泡擴張, 很快, 新媽媽就聽到了寶寶歷史性的第一聲啼哭。

2、第一次吃奶:出生後半小時內, 也許新媽咪只有幾滴初乳, 但是最寶貴的, 且儘早吸吮, 可促進乳汁分泌

母乳是媽媽給寶寶的第一份最珍貴的禮物, 很多新手媽媽希望自己的奶水多多。

Advertisiment
剛生完兩天, 沒有乳汁很正常哦, 因為分娩的消耗很大, 身體的恢復及激素水準的變化對乳汁的分泌物促進作用也需要時間。 所以, 如果身體允許, 就可以給寶寶餵奶了。 初乳的營養成分相當高, 而且含有很多抗體, 能增加孩子胃腸道抵抗細菌的能力。

所以, 作為一個新媽媽一定要加強寶寶的吮吸。 寶寶吃奶後, 媽媽血液中的催乳素會成倍增長。 這是因為寶寶吮吸乳☆禁☆頭, 可促進媽媽腦下垂體分泌催乳激素, 從而增加乳汁的分泌。 要保證充分的休息, 哺乳期的媽媽有時候夜裡要起身餵奶好幾次, 導致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就會使奶水量減少。

溫馨提示:哺乳媽媽要注意抓緊時間休息, 白天不需要哺乳時可以讓家人照看一下寶寶,

Advertisiment
自己抓緊時間補充睡眠。

3、接種疫苗: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乙肝和卡介苗

新生兒一出生就要接種的疫苗有兩種:一為卡介苗, 二為乙肝疫苗。 接種卡介苗能增強新生兒對結核病的抵抗能力, 是預防結核病的有效措施。 新生兒接種卡介苗應在出生後24小時內進行, 採用皮內注射法。

一般接種後2-3天接種處局部會發紅, 2-3周後會形成紅腫硬塊, 中間部位逐漸軟化形成小膿皰, 破潰後留有疤痕, 稱之為“卡疤”。 3個月後, 嬰兒要到當地結核病防治所去檢查卡介苗接種是否成功。 如果結核菌素試驗呈陰性, 說明接種不成功, 要及時補種。

有的新生兒由於各種原因出生時未能及時接種卡介苗, 應爭取在出生後3個月內儘早接種;如果超過3個月則要先作結核菌素試驗,

Advertisiment
確定未被結核感染才可補種卡介苗。

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還應接種乙肝疫苗。 滿30-56天接種第二針, 6-8個月(不超過10個月)接種第三針。 這就是被稱為“0、1、6”的接種時間程式。

4、排綠黑色胎便:排便時間是在24小時內

新生兒通常在生後12小時開始排胎便。 胎便呈深、黑綠色或黑色粘稠糊狀, 這是胎兒在母體子宮內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腸道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 3-4天胎便可排盡。 吃奶之後, 大便逐漸轉成黃色。 吃牛奶的孩子每天1-2次大便, 吃母奶的孩子大便次數稍多些, 每天4-5次。

如果寶寶出生後24小時也沒有發現寶寶排胎便, 則應立即請醫生檢查, 看是否存在肛門等器官畸形。 同時也看看你給寶寶吃什麼了。

Advertisiment
一般而言, 吃母乳的寶寶會排出金黃色稀軟的糞便;吃奶粉的寶寶, 排出大便的顏色從淡黃色到褐綠色都可能有。

5、生理性體重減輕:24小時內寶寶體重會降低

新生兒在出生前長期浸泡在母體的羊水中, 當他們出生後, 需要在乾燥的空氣中把身體裡多餘的水分蒸發掉, 同時還有大量胎便排出體外, 所以體重會減輕。 同時也因為新生兒出生後2-4天內攝入少, 經皮膚及肺部排出的水分相對較多, 可能出現體重下降, 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下降範圍一般不超過10%, 4天后回升, 7-10天恢復到出生時水準。

新生兒生理性體重減輕是一種正常現象, 但如果生後10天體重仍然沒有恢復至出生時體重或者體重下降超過10%均屬於異常, 就應該到醫院看醫生。

6、臍帶脫落:臍帶通常3-14天內脫落

通常情況下,寶寶的臍帶會在出生後7-14天、最早3-4天內脫落。在臍帶脫落前,為了避免感染,在護理臍帶部位時一定要洗手,避免手上的細菌感染寶寶臍部。在寶寶洗澡的時候,在臍帶脫落前,不要讓臍帶沾水。如果在新生兒階段給寶寶游泳,一定要帶上防水貼。

臍帶及其周圍皮膚要保持乾燥清潔,特別尿布不要蓋到臍部,避免尿液或糞便沾汙臍部創面。

千萬不要用紫藥水,有的寶寶肚臍很長時間不脫落,或脫落後壞膿的,有些老人為了乾燥臍帶就要給寶寶用紫藥水擦拭,但現在醫學上不提倡這個方法,因為紫藥水的乾燥效果僅限於表面,而酒精的乾燥效果是從裡到外的乾燥。要每天要用75%的酒精棉簽擦拭2遍,早晚各一次。

在擦拭的時候,一手提起臍帶結紮部位的小細繩,一手用沾過酒精的棉簽充分的擦拭臍帶與肉連接的地方。這時候要注意,如果棉簽髒了,就要及時換掉,不要用髒的棉簽反復擦拭,這樣會感染和發炎的。

學習了很多生活常識和前輩媽媽們的經驗,准媽媽們就誤以為自己已經很懂得去照顧小寶寶了、但其實在她們發現,隨著小生命的到來,但是卻有很多事情,是寶寶出生後,父母才會懂得的。而且,每個寶寶的生理現象大不相同,從啼哭到疫苗接種,媽媽要學習的事情還很多。如果您在護理寶寶上還有不瞭解的地方,請多加家關注聞康資訊閘道於新生兒護理的知識。

就應該到醫院看醫生。

6、臍帶脫落:臍帶通常3-14天內脫落

通常情況下,寶寶的臍帶會在出生後7-14天、最早3-4天內脫落。在臍帶脫落前,為了避免感染,在護理臍帶部位時一定要洗手,避免手上的細菌感染寶寶臍部。在寶寶洗澡的時候,在臍帶脫落前,不要讓臍帶沾水。如果在新生兒階段給寶寶游泳,一定要帶上防水貼。

臍帶及其周圍皮膚要保持乾燥清潔,特別尿布不要蓋到臍部,避免尿液或糞便沾汙臍部創面。

千萬不要用紫藥水,有的寶寶肚臍很長時間不脫落,或脫落後壞膿的,有些老人為了乾燥臍帶就要給寶寶用紫藥水擦拭,但現在醫學上不提倡這個方法,因為紫藥水的乾燥效果僅限於表面,而酒精的乾燥效果是從裡到外的乾燥。要每天要用75%的酒精棉簽擦拭2遍,早晚各一次。

在擦拭的時候,一手提起臍帶結紮部位的小細繩,一手用沾過酒精的棉簽充分的擦拭臍帶與肉連接的地方。這時候要注意,如果棉簽髒了,就要及時換掉,不要用髒的棉簽反復擦拭,這樣會感染和發炎的。

學習了很多生活常識和前輩媽媽們的經驗,准媽媽們就誤以為自己已經很懂得去照顧小寶寶了、但其實在她們發現,隨著小生命的到來,但是卻有很多事情,是寶寶出生後,父母才會懂得的。而且,每個寶寶的生理現象大不相同,從啼哭到疫苗接種,媽媽要學習的事情還很多。如果您在護理寶寶上還有不瞭解的地方,請多加家關注聞康資訊閘道於新生兒護理的知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