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手媽媽一定要學習

對新生寶寶而言, 最重要的事, 就是“吃”。 媽媽要先瞭解餵奶的方法, 才能順利的哺育寶寶, 此外, 喂完奶後, 也別忘了幫寶寶拍嗝, 以避免寶寶溢奶。

學習四種餵奶姿勢

首先餵奶前, 應先將雙手洗乾淨, 乳☆禁☆房並不需要特別清潔, 若是媽媽覺得需要, 則以清水稍微擦拭即可。

接著要考慮到媽媽自己餵奶的舒適程度, 讓自己有個舒服的姿勢, 躺著或坐著皆可, 但最好是坐在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 腰後及腿上使用枕頭、靠墊做適當的支托, 還要注意到擱腳處的高矮適中。 通常, 會建議坐月子期間的媽媽儘量采側臥姿餵奶,

Advertisiment
比較能輕鬆舒適的餵奶。

餵奶時, 媽媽將寶寶抱在胸前, 使寶寶的胸腹部貼著媽媽的胸部, 並將寶寶的口唇和媽媽的乳☆禁☆房維持在同一水準上, 使其能含著整個乳☆禁☆頭及大部分乳暈;必要時可用另一側手扶著乳☆禁☆房, 以大拇指和食指, 把乳☆禁☆頭放置在寶寶的鼻子下方、嘴唇上方, 讓寶寶容易吸到乳☆禁☆房。

如果奶脹得很厲害時, 寶寶無法含及乳暈, 可先將乳汁擠出一些或熱敷乳暈處, 待乳暈處較柔軟時再讓寶寶吸吮。 一般可以採行的餵奶姿勢有:臥姿、搖籃式、橄欖球式及改良式橄欖球式, 媽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姿勢。

1. 臥姿──適合邊喂邊睡

方法:媽媽右側躺在床上, 左側背部可以倚靠在牆上或是使用床上用品(被子、卷軸、枕頭)墊在左側背後。

Advertisiment
將頭舒服的枕在枕頭上, 身體中線向前傾, 右手展開讓寶寶的頭枕在媽媽手臂上或床上, 媽媽的右手可同時托住寶寶的背部及臀部, 使寶寶的身體儘量貼近媽媽的腹部, 嘴巴靠近乳☆禁☆房, 並且自己主動含住乳☆禁☆房。 媽媽切勿心急將乳☆禁☆頭推進寶寶嘴巴。

媽媽空閒的左手可以協助自己或寶寶維持最舒適的姿勢, 尤其是兩腿彎曲後, 中間夾一個枕頭或被子, 會讓自己感覺更舒服。 如果寶寶喝完一邊還需要換邊時, 此時先移開媽媽背後的枕頭, 右手及左手同時環抱住寶寶, 像滾輪般的直接向左邊翻滾過來, 然後繼續餵奶, 邊喂邊睡。

2. 搖籃式抱法──適合得心應手、默契良好的媽媽與寶寶

方法:媽媽坐著,

Advertisiment
用一手環抱寶寶的背部, 使寶寶的身體儘量貼近媽媽的腹部, 另一手用 C 型握法托住乳☆禁☆房餵奶。

3. 橄欖球式抱法──適合剖腹產婦

方法: 媽媽坐著, 右手手掌張開托住嬰兒肩頸部, 以手肘及手臂支撐嬰兒身體貼近媽媽, 就像把寶寶夾在腋下, 左手用C型法握住乳☆禁☆房, 使寶寶吸吮右側乳☆禁☆房。 這樣的抱法較適於剖腹產婦, 比較不會觸碰到開刀的傷口而造成疼痛。 左右手可以輪流。

4. 改良式橄欖球式抱法──適合第一次哺喂母乳的媽媽

方法:右手手掌張開托住嬰兒肩頸部, 以手肘及手臂支撐嬰兒身體貼近媽媽, 並將寶寶的身體橫至於媽媽的腹部, 此時腹部下方可以加上被子或枕頭支撐, 左手用 C 型法握住乳☆禁☆房, 使寶寶吸吮左側乳☆禁☆房。

Advertisiment
這樣的抱法較適合第一次哺喂母乳的媽媽, 會讓媽媽覺得比較容易上手。 左右手可以輪流。

每次餵奶時, 最好兩邊乳☆禁☆房換著喂, 也就是每次餵奶采交替方式, 如這次先喂左側, 則下次從右側開始喂。 且每邊乳☆禁☆房至少要喂五至十分鐘, 寶寶才能吸吮到乳汁, 而媽媽也才不會有一邊乳☆禁☆房特別飽脹的感覺。

哺喂時, 別太擔心, 聰明的母乳寶寶, 通常會自動調整出適當的方位來吸奶, 絕不會讓自己無法呼吸的。 有些媽媽習慣用指頭將乳☆禁☆房壓離寶寶的鼻子, 這樣的動作容易導致乳腺炎。

寶寶拍嗝篇

Q1. 拍嗝很久, 寶寶依舊沒有打嗝該怎麼辦?

這樣的狀況很常見, 保持十至十五分鐘內儘量不要讓寶寶躺平, 預防吐奶即可。 或是改變一下寶寶的姿勢,

Advertisiment
例如將原本直立拍嗝的寶寶慢慢的改成平躺, 約二到三秒完成這樣的動作, 會讓空氣往上跑, 此時再直立拍嗝通常就會很容易了。

Q2. 寶寶吐奶時, 應如何安撫及因應?

寶寶吐奶時一定會感到不舒服, 但同時也經常被大人的行為嚇一跳, 建議父母能以穩定的口吻跟寶寶說“沒關係”, 最重要的是確認寶寶的口鼻處, 如有殘留奶, 要立即清除, 避免寶寶吸入;接著要一邊安慰寶寶, 一邊慢慢的幫寶寶清理身體。

Q3. 夜裡寶寶邊睡邊吸母乳, 一下就睡著了, 還需要拍嗝嗎?

這種狀況在新生兒時期經常發生, 寶寶常在夜裡邊喝邊睡, 媽媽在睡眠激素的幫忙下, 也跟著很輕鬆的進入夢鄉。 此時不需要刻意拍嗝, 親子間就好好享受這樣甜美的依附關係吧!

Q4. 拍完嗝後,寶寶為何還是經常溢奶?

所謂的經常溢奶,若超過一天三次,就應該要注意寶寶是否有病理性問題或是吃太多。若是病理性問題應該請兒科醫生治療,但經常的情況是吃太多所導致的,尤其是瓶喂,此時應該檢視餵奶的狀況加以修正,或改以少量多餐的方式。

Q5. 拍嗝很久,寶寶依舊沒有打嗝該怎麼辦?

這樣的狀況很常見,保持十至十五分鐘內儘量不要讓寶寶躺平,預防吐奶即可。或是改變一下寶寶的姿勢,例如將原本直立拍嗝的寶寶慢慢的改成平躺,約二到三秒完成這樣的動作,會讓空氣往上跑,此時再直立拍嗝通常就會很容易了。

Q4. 拍完嗝後,寶寶為何還是經常溢奶?

所謂的經常溢奶,若超過一天三次,就應該要注意寶寶是否有病理性問題或是吃太多。若是病理性問題應該請兒科醫生治療,但經常的情況是吃太多所導致的,尤其是瓶喂,此時應該檢視餵奶的狀況加以修正,或改以少量多餐的方式。

Q5. 拍嗝很久,寶寶依舊沒有打嗝該怎麼辦?

這樣的狀況很常見,保持十至十五分鐘內儘量不要讓寶寶躺平,預防吐奶即可。或是改變一下寶寶的姿勢,例如將原本直立拍嗝的寶寶慢慢的改成平躺,約二到三秒完成這樣的動作,會讓空氣往上跑,此時再直立拍嗝通常就會很容易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