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媽媽不得不防的月子病——“產後風”

txyedit:聽人說做月子時不能著涼, 不能吹風, 否則會得月子裡的風濕病, 以後治不好的, 請問怎麼做才能避免這樣傷害呢? [查看詳細]

一、什麼是產後風?

產婦產褥期間, 由於風寒濕邪稽留, 出現肢體關節酸楚、疼痛、麻木, 重著者稱為產生風, 又叫 " 月子病 " 。

是因婦女在生產孩子時期, 筋骨腠理大開, 身體虛弱, 內外空疏不慎風寒侵入, 客於經絡、關節、肌肉, 經脈痹阻, 氣血動行不暢, 瘀滯作痛。 主要症狀是肢體關節酸痛、麻木、重著、惡風惡寒、關節活動不利, 甚則關節腫脹, 病久不愈者可見肌肉萎縮, 關節變形, 治療上同風濕性關節炎類似。

Advertisiment

二、風濕寒邪侵人人體的途徑有:

1.產後大汗淋漓, 而未保暖, 感受了風寒之邪。

2.產婦所住房屋潮濕陰冷。

3.產婦感受門窗過道之過堂風的侵襲。

4.產婦過早勞累或使用冷水洗衣。

5.產婦過早行房事。

6.產婦淋雨受濕。

三、產後風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婦女在月子裡筋骨腠理之門大開, 氣血虛弱, 內外空虛, 不慎風寒濕邪侵入, 它在臨床症狀是:渾身怕冷, 怕風、出虛汗, 活動關節疼痛, 遇冷、遇風、疼痛症狀加重, 好著衣, 嚴重的病人夏熱天穿棉衣, 中醫理論為 " 寒邪入骨 " 它難治的一個原因是:婦女在月子裡 100 天一個自然恢復期, 筋骨與腠理一個合閉, 可以把風濕寒邪包入體內, 不得排出, 病邪長期滯留於體內, 損壞腠理與筋骨組織,

Advertisiment
導致嚴重的筋骨病。

2.情緒憂鬱, 容易引起肝氣鬱結, 導致氣血不暢, 氣血受滯容易失去營養, 不慎風邪可以侵入, 它的臨床反應症狀是:怕冷、怕風、活動關節疼痛之外還伴有麻木、抽搐、脹痛等因素。

3.婦女在月子裡禁動房事生活, 過多房事傷陰、傷精, 陰精兩虧導致筋骨空虛, 風邪可乘虛侵入, 它的主要臨床症狀是:除渾身怕冷、怕風, 關節疼痛之外, 主要是渾身沉重, 無力, 腰酸、困、疼、不耐疲勞, 部分病人伴有風濕與類風濕症狀。

4.好急燥之人, 易生志火, 多思多想之人暗耗陰血, 前者志火可傷陰動內風, 後者陰血暗耗生內熱而至血燥, 中醫理論為“血虛生風”也就是血不養筋骨導致的一種風, 也就是類風症, 具體臨床症狀是渾身各大小關節疼痛,

Advertisiment
頭痛或者是局部性疼, 有的病人伴有怕冷、怕風現象天陰下雨渾身不適感、浮腫, 嚴重者可導致渾身水腫, 長期治療不當, 可以導致嚴重的風濕病和類風濕病晚期。

俗話說:“月子病, 月子治。 ”但在目前只能要一胎的情況下, 對“月子病”該怎麼辦呢?

月子病月子治確實效果更好, 否則在體內滯留時間過久, 治療起來難度更大。 產後風是一種痼疾, 得上後一定要有心理上的準備, 治療的過程中治治停停往往會事倍功半, 效果不好。

秋季坐月子更要防“風”

秋季颳風多, 夜間或晨間氣溫比較低, 在日常通風的同時要注意及時關閉窗戶。 產婦坐月子期間, 晚間、晨間如廁, 要注意保暖, 防止誘發產後風。 需要注意的是, 所謂產後防“風”,

Advertisiment
防的是外感風寒, 並不是不能見風, 更不能由於產婦怕風, 而將門窗緊閉, 連正常的室內通風換氣也不能保證, 反而滋生病菌。 在進行通風換氣時, 可選擇天不太冷, 無風, 日光充足的時候開窗換氣, 床不要靠近視窗或正對視窗, 必要時產婦與嬰兒可暫去別的房間休息或活動。 孕婦由於產後多汗、有惡露、餵奶等原因, 應多洗澡, 勤換衣, 至少每週洗澡1次。 天較暖, 陽光好時, 產婦和嬰兒穿暖包好, 一同曬曬太陽有利健康。 順產的產婦, 產後第二天即可起床活動, 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可使身體很快得到恢復, 但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衣。 已經得了產後風的女性, 治療以中藥為主, 進行補血養氣祛風濕, 並輔以針灸、拔罐、推拿按摩等中醫手法。
Advertisiment

產婦注意科學保健

產婦要注意通風。 通風對於產婦來說是很重要的, 在許多人都以為產婦最怕風, 說風就是產後風,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自然界的風空氣新鮮, 室內空氣流通可以防止細菌氾濫, 是防止感冒、感染等重要的措施。 產後風的元兇則是藏在產婦生☆禁☆殖☆禁☆器官裡的致病菌, 多源於消毒不嚴格的產前檢查或產具器械不潔, 或產婦不注意產褥衛生等。 遮風措施不僅不能防病, 還會致病。 因室內空氣不新鮮, 會使產婦母子易患呼吸道感染。 夏日裡門窗緊閉, 裹頭紮腿還會引起產婦中暑, 是非常錯誤的。

(本文為編譯文章,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