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新主張:養寶寶不要“太乾淨”

很多媽媽認為, 把房子消毒成無菌室, 才能為孩子們創造出一個更健康的環境。 可事實是這樣嗎?雖然幼小的孩童需要爸爸媽媽的更多呵護, 但要是被養成“無菌”溫室裡的花朵, 那就太過了。 這樣做不僅會讓我們的孩子暴露在有毒化學物質中, 還很可能導致過敏成為流行病的脆弱一代。

過度清潔:反而降低寶寶身體免疫力

有的孩子長期生活在“無菌“的環境中, 接觸的微生物太少, 導致自身免疫力低下, 一旦與外界“親密”接觸, 就會生病。

念念在上幼稚園之前很少生病。 但是, 今年進幼稚園的第一天,

Advertisiment
身上就出現了大量紅疙瘩, 膿包瘡, 只得回家。 不久之後家人很快發現:只要孩子一進幼稚園, 不是患皮膚病, 就是感冒、咳嗽等, 一回到家就好了。 如此一來, 孩子基本上沒上幾天幼稚園。

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醫生在問診中發現, 原來是念念的媽媽有潔癖, 為了不讓孩子接觸不乾淨的東西, 她定下多條規定:除家人外, 不准外人觸摸孩子;只要孩子的衣服髒了就要換乾淨的;每天要用消毒水清洗衣物;不能讓孩子隨便和社區的孩子玩耍;不能玩泥巴、觸摸小動物……

目前像念念這樣的患兒越來越多, 特別是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更容易因免疫力低下而引發過敏、罹患疾病。 醫學上一直提倡“衛生假說”, 即人是伴隨病菌和病毒等病原體長大的,

Advertisiment
病原體會讓人生病, 但它同時也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力。 孩子需要健康的生活環境, 並不是讓孩子生活在沒有細菌的真空環境當中。

過度殺菌:讓過敏成為寶寶流行病

那些手邊隨時備著瓶超級強效殺蟲/清潔劑, 恨不得把家中的每一個細菌都殺死的爸媽, 很可能導致他們的孩子暴露在過敏和多種化學物質中毒的健康風險中。

澳洲環境研究學院(Australian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的創辦人、理療家畢傑瑪(Nicole Bijlsma)警告, 潔癖對健康弊大於利。 他在新作《健康的屋子, 健康的家》(Healthy Home, Healthy Family)一書中指出, 由於現代家庭慣於使用威力巨大的化學製劑, 幼兒過敏症如火山一般爆發。

“自二戰以來, 我們已經向自然環境中釋放出了成千上萬種化學物。 現在, 你早晨離家去上班,

Advertisiment
一路上很可能就已經遭遇了200種化學物。 ”畢傑瑪說, 多數人都以為, 只有使用化學製品才能殺滅有害細菌, 但這其實是種消費迷思。 他本人喜歡在打掃時使用微纖布料(microfibre cloths)。

“人們其實是被誤導了, 誤以為必須把房子消毒成無菌室, 才能為孩子們創造出更健康的環境。 ”她說, “說來很諷刺, 這種潔癖不僅會讓我們的孩子暴露在有毒化學物質中, 還很可能創造出過敏成為流行病的脆弱一代。 ”

這位元建築生物學家還指出, 配備了太多高科技數碼產品的房子, 很可能增加兒童暴露在有害電磁波中的風險。 畢傑瑪建議家長們盡可能不要使用刺激性的空氣清新劑, 除臭劑以及含氨和漂白成分的窗戶、微波爐和地板清潔劑。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