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絕不要嘲笑孩子

用安慰、鼓勵取代嘲笑, 你的孩子會更加自信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和成長。 你和孩子的關係也會獲得良性發展。 換個態度、換個說法, 你可能就會看到不一樣的孩子。

記得我小時候玩得很好的一個夥伴, 他媽媽經常對他說:“你怎麼總是沒有長進呢?我看你這輩子就這麼點出息了……”

而另一個夥伴的媽媽卻這樣和兒子說話:“孩子, 你應該能做得更好的, 媽媽相信你。 ”

同樣的意思, 以責駡的方式和鼓勵的方式說出來, 效果就不一樣。 第一個孩子, 默默無聞, 始終沒有大的起色, 而第二個孩子長大後在社會上做出了很大成績。

Advertisiment

這讓我想起之前有個孩子給我講的事情:

這個孩子說他的數學成績很不理想, 一般都是處在將及格狀態。 但是有一次, 經過他的努力, 他的數學成績考到了班裡前幾名, 雖然只有80多分, 他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爸爸, 本來認為爸爸會誇自己的。

可是, 爸爸卻說:“80分有什麼了不起, 你怎麼不想著考滿分呢!瞧你這點出息!”聽了爸爸的話, 他覺得很受打擊, 覺得自己的辛苦努力換回的不但不是表揚, 反而是冷嘲熱諷, 這讓他覺得自己的辛苦白費了, 也就沒有心思好好學習了。

有一天, 妻子說:“這盆花怎麼還不開啊?是不是溫度不夠啊?”桐桐聽見了這句話, 就自告奮勇地說要替媽媽照顧花。

第二天, 我下班回家, 發現桐桐把家裡的水盆都倒滿了熱水,

Advertisiment
然後把花盆放在裡面。 我看著地上的水漬, 有些生氣, 並且也看不懂她到底是在做什麼。

我耐心問桐桐在幹什麼, 她說:“媽媽不是說溫度不夠嗎, 我給它加溫呢, 可是, 爸爸, 它的葉子怎麼都蔫了啊?”桐桐還用帶著疑惑的眼神看著我。

我當時就開始笑了:“你怎麼會用這樣的方式, 你可真是傻。 ”桐桐的眼神變得暗淡了。 我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

我轉念一想, 桐桐本來是好心, 想讓花早點兒開, 可是卻採用了錯誤的方法, 即使是錯誤的, 那也是她想像力的體現。

於是, 我換了種口氣, 對桐桐說:“寶貝, 你的想法是好的。 花要盛開, 需要溫度, 但它所需要的溫度不是靠熱水, 而是靠太陽給的光和熱。 再說, 現在熱水的溫度已經明顯超過正常溫度了,

Advertisiment
所以花的葉子都開始變蔫了。 ”

孩子的年齡小, 在思考問題的時候, 可能會用錯方式, 這就需要你用心觀察孩子的行為, 對於孩子的過錯不要嘲諷, 而要在具體的問題中幫助孩子, 在關鍵時刻稍微指點一下孩子, 孩子就會進步很多。

你的嘲笑只會讓孩子懷疑自己, 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 是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的。 你應該理解孩子的世界, 即使孩子提出的問題、做出的事情是你很難理解和接受的, 你也應該試著去接受。

有一次, 妻子生病住院了, 她對我說:“現在生病, 你還能照顧我, 等老了走不動了, 那怎麼辦啊?”

桐桐立即接上話說:“媽媽, 不怕, 等你老了, 我就長大了, 我給你做最好吃的飯, 買最漂亮的衣服,

Advertisiment
我來照顧你。 ”

妻子開玩笑地回應桐桐道:“你也就說個嘴吧, 等我老了, 你就會躲著我了。 ”

桐桐的臉接著就變了, 眼淚流了下來。

“你媽媽和你開玩笑呢。 我和媽媽知道你會好好愛我們, 等我們老了也會好好照顧我們的, 是吧?”我趕緊接上妻子的話, 這樣桐桐的情緒才穩定下來。

我知道, 如果妻子的話在桐桐心靈上留下陰影, 桐桐就不會受到鼓舞, 甚至會覺得自己得不到尊重。 但是, 桐桐聽了我的話, 強化了自己的孝心, 會好好照顧老了的我和妻子。

孩子年齡小的時候自尊心強、自信心不足, 你是孩子最親近的人, 如果你嘲笑孩子, 孩子會覺得失去依靠, 從而產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用安慰、鼓勵取代嘲笑, 你的孩子會更加自信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和成長。

Advertisiment
你和孩子的關係也會獲得良性發展。 換個態度、換個說法, 你可能就會看到不一樣的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