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講究場合和時間

2017-07-14 1243

有的爸爸媽媽在對孩子進行教育和批評的時候, 總是不分場合和時間, 只要自己想, 就會去責駡和批評孩子, 完全是隨心所欲地教育孩子, 這樣的爸爸媽媽, 相信大家都有見到過。 不過, 細心的爸爸媽媽會發現, 採用隨心所欲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沒有什麼效果的, 因此, 教育孩子最好要分場合和時間。

一、四個時間點不要批評孩子

1.早上

我們都知道一日之計在於晨, 如果一早起來就責駡孩子, 孩子一整天都會覺得不舒服, 為了讓孩子可以從早上開始就擁有一個好的心情, 最好是能夠溫柔地和孩子講話,

Advertisiment
上學或者上班出門的時候跟孩子溫柔的道個別。

2.吃飯

爸爸媽媽如果工作很忙, 一直到處奔波的話, 那麼每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基本上只有一起吃飯的時候了。 很多爸爸媽媽會在吃飯時間討論孩子一天在學校的表現, 或者詢問考試成績等, 如果發現孩子白天的表現不能讓人滿意就會教育孩子。 這樣的教育不僅影響孩子的心情, 還會對孩子的食欲造成影響, 長時間如此會導致孩子消化系統發育不良, 而且孩子會覺得和家長吃飯非常痛苦。

3.發脾氣

一些爸爸媽媽像個炮筒, 一點就著, 但是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就不要講話了, 最好是能夠儘量在孩子面前心平氣和, 等息怒之後再和孩子說話, 防止孩子莫名其妙受到牽連。

Advertisiment

4.衝突

當孩子做錯事, 正好撞在父母槍口上, 就會立刻被爸爸媽媽罵。 不過, 這個時候和孩子發火確實是不必要的, 最起碼等孩子解釋清楚原因, 然後對孩子寬容一些, 也許等他自己冷靜一下自己就明白犯錯誤了, 不需要父母指責。

二、孩子容易接受的批評

批評也是有技巧的, 不是說孩子犯了錯誤, 你打罵孩子就是有效果的。 如果能夠掌握技巧, 孩子會變得更加聽話哦。

1.低聲

當責駡孩子的時候, 最好是使用低沉一點的聲音。 主要是由於低沉有力的聲音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 低聲講道理, 其實更能夠讓孩子聽進去。

2.沉默

事實上, 一些時候孩子明明知道自己犯錯誤了, 但還是會等著爸爸媽媽把自己罵一頓。

Advertisiment
主要是因為他知道爸爸媽媽罵一頓之後就沒事了, 自己所犯的錯誤就翻篇了。 所以, 在自己犯了錯誤以後, 如果爸爸媽媽沉默的話, 孩子反倒會害怕、緊張, 在這段時間裡會去反省自己, 認識到錯誤以後, 自己就能夠去改正。

3.暗示

爸爸媽媽不妨採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啟發孩子, 不一定要用批評來講述他的過失, 有時候給孩子一些暗示, 反而可以讓孩子明白自己做錯了事, 另外, 暗示的方式其實還照顧到了孩子的面子和自尊。

4.換位元

有時孩子犯錯誤後會把責任推給別的小朋友,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要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一下, 如果別人犯錯了, 把責任推到自己身上, 你是什麼心情?讓孩子自己發現錯誤比爸爸媽媽指責來的更有教育意義。

Advertisiment

5.適時

有些孩子忘性大, 前面犯了錯誤等玩一會兒後就忘記了, 所以為了起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應當趁熱打鐵。

以上就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 各位爸爸媽媽要記住哦。

相關用戶問答